魏建军撂下这话,听着就让人心里犯嘀咕。
电动车这阵风都刮这么猛了,眼瞅着街上绿牌车越来越多,咋突然就说它成不了“正宫娘娘”了?
这事儿得掰开了揉碎了看。
长城汽车掌门人嘛,他放的每个屁……咳,说的每句话,肯定都有门道。
他说“混动兴许能成”,这话带着浓浓的“护犊子”味儿。
长城在混动这块儿铆足了劲儿,这时候贬低纯电,抬高混动,也算盘打得精响。
不过,咱也不能光觉得这是“老王卖瓜”。
魏建军点出一个绕不开的坎儿:油老大的地位。
全球的能源版图,特别是咱们中国的,短时间里挪不了窝。
你想想,咱们国家这么大,各地情况千差万别。
搁东北,冬天动不动就零下二三十度,电动车续航直接趴窝,谁敢开着它跑远道?
夏天呢,电池又娇气,怕热,损耗得厉害。
这么一琢磨,还真有几分道理。
这事儿就怪了,为啥大家对电动车是不是“明日之星”这么上心?
说穿了,还是环保这根鞭子抽得紧。
看看欧洲那些国家,环保标准严苛得要命,恨不得明天就把烧油的车全给扬了。
咱们国家也一样,大城市灰霾漫天,推广电动车也是势在必行。
可问题就出在这“一刀切”上了。
理想很骨感……不对,是丰满,现实才骨感。
制定政策的,可能更多是从大局着眼,可老百姓过日子,那都是实打实的。
你让东北老铁冬天开电动车,这不是故意给人添堵么?
当然,肯定有人跳出来说,技术会迭代的,电池技术总有一天能克服严寒和酷暑。
这话不假,但技术进步得有个过程,而且成本也是个拦路虎。
现在电动车身价普遍不菲,很大程度就是电池拖了后腿。
魏建军还抖搂出一个挺耐人寻味的现象:国产车想往高端走。
他说咱们的车子论品质不输别人,甚至更胜一筹,但就是卖不出高价,归根结底是品牌底蕴不够。
这话听着扎心,但也一语中的。
咱们的汽车工业起步晚,品牌积淀不足,消费者对国产品牌的信任感还没到位。
这就好比一个刚出茅庐的小年轻,明明有两把刷子,但因为资历浅,薪水就是比不上那些老油条。
依我看,这事儿没那么简单粗暴。
电动车、混动车、烧油的车,各有千秋,也各有各的用武之地。
非要争个“谁是天选之子”,其实没啥意义。
更要紧的是,要尊重市场的选择,让老百姓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买啥车。
就像咱们平时唠嗑,谁也没规定必须用哪种特定的表情包。
怎么顺心怎么来,对吧?
车也一样,能满足需求,开着舒坦,那就是好车。
所以,魏建军这番话,与其说是给电动车“泼冷水”,不如说是提醒咱们,在追逐“未来”的时候,也要把脚踩实了,别忘了现实的复杂性。
记住,技术是为人民服务的,最终目标还是让老百姓的日子更舒坦。
这才是重中之重。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