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最近关于新能源车圈的新闻,几乎每天都有新瓜,不是芯片、就是智能驾驶,再不济也得整点大屏语音、手机互联那些花头,反正就是一股脑往“智能化、个性化”路线上狂奔。
说实话,咱们这些吃瓜群众看多了,也容易麻木。
我就纳闷了,同样是10多万块钱的SUV,怎么今年就被宝骏突然整出个“城市领航辅助”首发?真不是开玩笑——你往下翻那配置单,才十万出头,居然能OTA加持一堆人工智能黑科技,不管是新车,还是老车主都能用上。
这是不是有点“惊掉下巴”的意思?
先别急着拍桌子说“真香”,摆事实,咱们慢慢来解谜。
一场名为“龚赴云海 与JUN同行”的私享会,把宝骏一众技术大佬、副手、和他们新官宣的全球代言人龚俊都请出来了。
气场是有了,重点不在明星本身,而是台上揭的这些新功能——官方宣布,五款车型持续分步升级,先是推送新的灵语座舱体验,再来就是年底前要行业首发的10万级城市领航辅助。
噢对了,所有老用户也都能免费OTA。
什么概念?
就是你买早了也不吃亏,等着推送就行,AI功能升级跟着走。
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咱以前装APP开宝箱,别人还在等下一代手机,你直接系统升级就能有新花样。
说白了,气氛组炒的不是新鲜感,是一种“买了还能焕新”的满足。
再捋一捋,这次OTA波及面还挺广。
从宝骏云海、悦也一众2024、2025年款车型,到享境都有份。
不管是车机界面,还是座舱交互、导航壁纸、手机互联……升级后画风都变了。
过去有种“千车一面”的简陋感,升级就是美观个性,界面更精细,手机互联也更丝滑,恨不得一块屏幕用出三台手机的爽感。
汽水公司都知道搞“限定口味”收割情怀,车企这波带点智能buff的新皮肤,自然要看看咱们这些用户愿不愿意买账。
其实,最能让“卷王”这个称号实锤的,是年底行业首发的那招“10万级城市领航辅助”——你品一品,这可不是普通的L2自动跟车。
同行都玩“高速领航”、玩记忆路线,宝骏直接把辅助驾驶从高速杀到城市、导航即走,无需提前学习路线。
再配合自家和合作伙伴卓驭科技联合研的大模型,第一次还用上了强化学习。
这词听着高大上,说到底就是让AI像人一样边跑边学,辅助驾驶不光能“机械地开”,还琢磨着怎么更聪明地“躲坑”、“熬堵”、“舒适地载你回家”。
懂了吧?
像是以前打游戏靠死磕,现在带AI导师自动升级打副本。
辅助驾驶的舒适性、博弈、拟人化通通上新档次,老少皆宜,办公室小白、宝妈、老司机都能无门槛体验未来感。
点到这儿,台上龚俊自带“流量牌面”闪过一波温情彩蛋。
请原谅我一句——现在但凡出点新车,明星带货不是端水喝就是压轴唱主角了。
不过宝骏这波实际还真不是单纯拿龚俊站个台。
据说“云海俊雅版”就是和他一块共创的,“你设计,我量产”,听起来就有点新意思。
年轻人想要的仪式感、个性、沉浸空间,全砸进一辆大空间SUV里,外观走优雅风,内装玩双色环抱,再配个一眼难忘的巴斯夫顶级车漆。
难怪现场气氛拉满——什么舒适、安全、智能辅助都堆一块,咱们老百姓买的不就是这样,大的空间、高的配置、实在的价?
从配置单拆解下来,云海2026款确实秀——得房率64%,后备厢567L,那种“过年回老家,三代五口、行李杂物随便塞”的实用感,就问你缺不缺。
再有,600km纯电续航+快充,打破“电车焦虑”,周末说走就走不是梦。
安全这一块也没掉链子,宝骏制定的新一代电池“五零标准”,搭配将近八成高强钢车体,全系标配AEB自动紧急制动+6气囊,咱们交警叔叔看了都想竖大拇指。
别看价格接地气,该有的功能一个都不落下。
讲价钱,真是卷出天际。
官方定价从10.98到13.29万,这三四万落差横跨插混、纯电、标准、豪华五款配置,还有俊雅版给挑,基本把同价位选择杀死一大片。
你想哭了没?
再看看宝骏的玩法:“置换一口价”“七重购车礼遇”。
瞄准的就是那些手头预算不充裕、可劲抠细节的实际用户。
流量、金融、维保全给你安排,真金白银直接砸福利。
这让很多年前刚买自主品牌SUV的司机直呼“赔了,早买早当冤大头”。
再说回来,宝骏这么操作,难道真的只是搅局?
我觉得啊,其实这背后隐隐埋着新能源汽车“智能化下半场”那股无声的硝烟。
之前都比拼三电系统、续航里程,现在上演的其实是AI座舱、智能辅助、出行体验的“军备竞赛”。
有些人会讲,“智能体验,终归是噱头”,可真到上下班高峰让AI带躲堵保命,老用户OTA一更新,新技能白捡,还真体会得到变化。
你别忘了,“常用常新”的背后,是用户粘性的大提升。
用户愿意留下,品牌才可能有长远的后劲。
否则,买完新车半年就成“电子垃圾”,谁还再信你?
这么多年宝骏做平民家用车,有人说性价比极致,看不上啥豪华路线。
但这波OTA加码,AI领航上线,你会发现,这回真是“便宜也得内卷”,隔壁合资甩得远远的。
再看当红明星龚俊也一脚踏进共创圈,年轻人的需求、生活场景全包圆,用户需求所指,量产就得回应。
现在谁还忍得住十年如一日的小家子气?市场卷,就得掏心窝子干活。
说到底,大厂宣扬的什么“科技为人”,咱们终归最关心自己的体验和钱包。
你说智能到底多牛,别人家的遥控泊车顶天了偏僵硬,宝骏做了城市领航和端到端大模型,普通消费者能体会到改善,这才有资格叫“行业首发”。
老用户感叹自己买车不用羡慕隔壁新功能,年轻用户又能玩出个性,这种“常开常新”,谁能不心动?
一句话,宝骏的这波操作,已经超出单纯堆配置、打价格战的范畴。
它是中国汽车行业转型智能的那种缩影——产品硬实力揉进科技感,市井烟火混搭AI先锋,无论你从哪个视角看,哪怕当初没选宝骏,如今也不得不承认,这把卷的水平,可真够劲儿。
未来呢?
市场风云变幻,今天是OTA城市领航,明天很可能就是无人代驾、个性定制。
车主的期待会越来越高,谁能真正通过技术持续迁就用户,谁就能存活下来,甚至引领风向。
假如说前些年自主品牌还畏手畏脚,今天的局面可是谁爆创新、谁敢贴地飞,谁才配代表新时代“老百姓的好车”。
宝骏这个“常用常新”的卷法,估计会给不少品牌念紧箍咒。
你怎么看?
买车的时候,真是只看配置表就能下定决心吗?
有没有被这波“OTA升级+新老同步”的骚操作搞心动?
评论区讲讲你的看法吧——到底什么才是你心目中最不能将就的家用智能车体验?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