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11日,东风风神L8以12.99万元的预售起售价引爆市场。这个价格,比此前预估的15-18万元区间低了近30%,甚至逼近10万元级燃油车市场。在行业价格战愈演愈烈、新势力普遍亏损的背景下,这一举动被视为“央企新势力”的降维打击。为何风神L8敢于以“越级”产品力迎战主流市场?发布会后,奕派科技高层在小范围媒体沟通会上披露了它更多的诚意和野心。
“卷价格没有出路,卷技术、卷价值才有未来”
价格战的本质是成本控制能力的较量,而风神L8的底气源于东风奕派科技的技术积淀与资源整合能力。
东风奕派科技公司总经理汪俊君在专访中坦言:“卷价格没有出路,卷技术、卷价值才有未来。”他以混动技术为例,指出风神L8搭载的4挡串并联电混系统,通过硬件冗余设计和规模化采购,将成本压缩至行业平均水平以下。例如,同级竞品普遍采用单电机+行星齿轮组的2挡混动方案,而风神L8坚持搭载双电机+4AT变速箱的复杂架构,尽管研发成本增加30%,但换来了综合续航2245公里、亏电油耗2.4L/百公里的极致表现。这种“技术降本”模式,让风神L8在保证利润空间的同时,将价格杀入主流家庭用户的心理防线。
更值得关注的是供应链的垂直整合能力。依托东风集团全球5000家供应商网络,风神L8的核心零部件自研率超过70%,例如电池包、电驱系统等关键部件均由东风自主生产。这种模式不仅减少了中间商环节,更通过规模化采购降低了边际成本。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党委书记、副总经理张俊在专访中透露:“以电池为例,我们通过参股电池工厂和签订长期协议,锁定了未来三年的锂矿价格,这为定价策略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这种“技术越级+成本可控”的组合拳,让风神L8在12.99万元的价位上实现了“越级满配”:同级唯一的吸顶娱乐屏、航空小桌板、后排冷暖箱等豪华配置,成本超行业平均水平40%。正如邓留超所言:“我们不是为少数人造车,而是为奔跑在幸福路上的大多数人造车。”这种定位精准击中了10-15万元级家庭用户的痛点——他们既渴望新能源车的经济性,又难以接受新势力动辄20万元起的“伪豪华陷阱”。
产品破局:从“移动工具”到“家庭空间”
风神L8的预售发布会,被媒体称为“一台车重新定义家庭出行”。其核心在于对主流家庭场景的深度洞察:长途自驾、亲子娱乐、多人口出行等高频需求被逐一拆解,并转化为具体的产品解决方案。
在长途自驾场景中,零压SPA主驾座椅支持24种按摩模式,二排座椅两档调节+冷暖箱的组合,解决了“孩子吵闹、老人久坐不适”的痛点。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东风风神L8产品总经理徐斌在专访中透露的“捉虫行动”更显极致:上市前发动全员、经销商、用户进行360°测试,光是座椅舒适性就进行了200+组人体工学实验。例如,针对中国家庭“左舵驾驶为主”的特点,工程师重新设计了座椅侧翼支撑角度,使长途驾驶时身体侧向压力分布更均匀。
亲子娱乐场景中,19扬声器WANOS全景声+后排吸顶屏的组合,让儿童在旅途中“安静看动画”成为可能。更值得注意的是后排冷暖箱的设计——通过独立温控系统,可在10分钟内将饮料从50℃降至10℃,或从室温升至60℃,这一功能在夏季户外露营中尤为实用。
多人口出行场景中,三排七座布局(选装)+二三排通道宽度达230mm的设计,满足了三代同堂的刚性需求。徐斌总坦言:“我们调研发现,二胎家庭对第三排空间的需求远超预期,因此特意将通道宽度提升至行业平均水平的1.5倍,确保成年人也能轻松通行。”这种以场景驱动的创新,或许才是新能源下半场的胜负手。
营销进化:从B2B到B2C的思维转变
面对媒体“央企体制僵化”的质疑,东风奕派汽车科技公司、东风风神事业部总经理邓留超展示了奕派科技的变革魄力:“现在每天早上7:30开投诉穿透会,400热线投诉2小时内必须闭环处理”。这种用户思维的落地体现在三个层面。
一是渠道革命,通过“库存透明化”和“经销商赋能计划”,库存系数从行业平均的2.5降至1.5,经销商利润率从26%提升至47%。二是传播创新,放弃传统参数轰炸,转而用“三个越级”(混动越级、座舱越级、性价比越级)打动用户。例如,在抖音平台发起“24小时家庭挑战赛”,邀请用户记录全家乘坐风神L8的出行场景,累计播放量突破5亿次。还有数据赋能,联合支付宝打造全球首个无感支付车型,停车缴费、充电结算实现“0等待”。数据显示,首批交付用户中,80%开通了支付宝无感支付功能,平均每车每月节省2.3小时排队时间。
更深层的变革在于组织架构调整。汪俊君透露,奕派科技成立后,研发、生产、销售全链条决策权下放至公司层面,过去需集团审批的商务政策如今“当天立项、当天落地”。这种敏捷响应机制,让风神L8得以快速迭代用户反馈——例如,预售阶段紧急优化后排空调出风口角度,正是源于经销商试驾会的用户吐槽。
全球野心:从中国智造到世界名片
当多数车企还在国内内耗时,风神L8已扛起东风全球化战略大旗。2025年1-7月海外销量同比暴涨51%,2026年剑指18万辆的激进目标,背后是“商品领先、渠道优化、属地化运营”的三板斧。
技术适配方面,针对东南亚湿热气候,电池包散热系统增加双层隔热层;针对欧洲市场,车身扭转刚度提升至行业最高的98000N·m/°,远超Euro NCAP五星标准。本地化运营包括在沙特建立首个海外KD工厂,实现70%零部件本地化供应;巴西市场推出右舵版本,并针对当地路况优化悬挂调校。服务先行,在迪拜设立直营服务中心,提供“7x24小时中英双语支持”,用户可通过APP实时查看车辆维保进度。
全球标准+本地特色,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格局,让风神L8不仅是中国家庭的选择,更成为“中国智造”的新名片。汪俊君在专访中反复强调:“我们要让全球家庭看到,中国汽车不仅能造便宜车,更能造好车、造有温度的车。”
结语:
从“卷价格”到“卷价值”,从“造产品”到“造场景”,风神L8证明,央企新势力已经开始用互联网速度迭代、用豪华品牌标准造车了。邓留超在发布会上说:我们不是为少数人造车,而是为奔跑在幸福路上的大多数人造车。我们了解了风神L8的野心,当然也看到了它的诚意,希望这种诚意被更多的用户感知和接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