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激烈的价格竞争下,一些合资品牌逐渐被市场边缘化。乘联会的数据显示,2025年前四个月,头部合资品牌已经拿下了合资市场超过八成的销量份额,较2019年提升明显。其余品牌只剩下一小部分市场,生存空间日益狭窄。
拿北京现代来说,今年前五个月总销量只有46,134辆,月均销量刚过一万辆,全年可能连十万台都难以保住。对比2016年的百余万辆高光时刻,现在下滑的速度可谓断崖式。实际上,销售情况疲软还只是表面,终端的4S店生存也变得异常艰难。
我去了郑州高新区的一家北京现代4S店,发现展厅主要被极狐汽车占据,北京现代只剩下极小的展示区和两名销售人员。展厅位置分散在三楼和六楼,进出不便,缺乏指示标志,顾客很难找到正确的地方。还有,郑州主城区的北京现代门店已经锐减,只剩下四家。这种收缩让人清楚地看到北京现代在终端渠道上的困境,新车型和新能源方面投入也很有限。
随着5、6月份价格竞争进一步升级,北京现代的销量出现了大幅下滑。从易车的数据看,今年1-5月北京现代每月销量分别是11,662、6,520、10,817、10,001和7,134辆,其中5月销量直接跌去三成左右,只剩七千辆出头。作为人口众多的省会城市,郑州的竞争尤为激烈,可北京现代的业绩却很不理想。
有一位合资品牌4S店负责人透露,虽然北京现代在郑州城区还有四家门店,但高昂的运营成本已经让门店负担加重,销量难以支撑门店数量。他还说,北京现代之前因为信心不足,放弃过一些合作,如今困境更加明显。
价格战给北京现代带来的影响很大。懂车帝数据显示,北京现代今年1-5月的月销量在持续下滑,尤其是5月表现不佳。面临这样的局面,北京现代不得不采取新的应对办法,甚至有退出市场的风险。
多个业内声音认为,北京现代出现问题,主要是没有及时响应市场变化,燃油车的竞争力越来越弱,新能源领域又没有突破。此外,高层对于品牌优势过于乐观,策略目标难以实现,压力反而越来越大。
2025年将被视为行业洗牌的关键期,北京现代要想走出困境,必须放下幻想,加快推出本地化的核心技术,尤其要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追赶,同时要重塑更有成本优势的体系和渠道网络。只有这样,才有机会在国内品牌不断壮大、合资品牌转型加快的激烈竞争中获得生存机会,否则未来充满变数。
郑州市场的情况,只是北京现代全国困境的一个缩影。年销量从百万台跌到十万台,从顾客盈门到门店冷清,数据的滑坡和渠道的收缩清楚地显示这家合资品牌已经走到关键的转折点。2025年被普遍看作是优胜劣汰的分水岭。对北京现代来说,时间已经非常紧迫,只能下决心加速技术落地,重建成本和渠道体系,才有可能赢得一线生机。如果不能迅速转变,郑州“4家店320台”的局面也许很快会在其他城市重演,留给北京现代的选择已经不多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