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聊到东南亚,总觉得那边的马路上肯定是日本车的天下,丰田、本田这些牌子得跟咱们这儿的大众一样,遍地都是。
这个印象大体上没错,但在东南亚有个国家很特别,它就是马来西亚。
这个国家的汽车市场,非常有意思,日本车在这里虽然也卖得不错,但绝对不是说一不二的老大。
真正统治着马来西亚人购车清单的,反而是他们自己的本土品牌,而且这背后,还有咱们中国车企的影子。
咱们先看看马来西亚这个市场有多大。
它一年差不多能卖掉将近80万辆新车,这个销量不算小了。
在这80万辆车里,最让人吃惊的是,有一个叫“北鹿大”(Perodua)的本地品牌,自己一家就占了差不多44%的份额,也就是说,马来西亚马路上跑的新车,快有一半都挂着这个牌子。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相当于咱们国内市场,有一个品牌能把大众、丰田、比亚迪的销量加起来还要多,简直是难以想象的霸主地位。
紧随其后的,是另一个马来西亚本土品牌,叫“宝腾”(Proton),它也拿下了18%的市场。
这两个本土兄弟俩加起来,市场份额就超过了60%。
剩下的蛋糕,才轮到丰田(12%)和本田(10%)这些我们熟悉的日本品牌来分。
那么问题就来了,马来西亚这两个本土品牌到底有什么神通,能把国际巨头都压得抬不起头呢?
我们先说老大“北鹿大”。
其实它成功的秘诀很简单,就是找了个好老师,而且学得特别好。
这个老师就是日本专门造小车的大发汽车,而大发又是丰田旗下的。
所以,北鹿大造的车,骨子里流淌着丰田的血液,技术成熟可靠,质量有保障。
但它又是个地道的马来西亚品牌,非常懂得当地老百姓需要什么。
销量第一名的车叫Axia,就是北鹿大最典型的作品。
这是一款非常小的两厢车,车长才3米6多一点,比我们熟悉的本田飞度还要短一截。
它用的就是大发最拿手的微型车平台,配一台1.0升的三缸发动机,主打的就是一个词:便宜。
它的入门手动挡车型,在马来西亚只卖2.2万林吉特,换算成人民币,大概就是3万7千块钱。
三万多块钱买一台全新的汽车,这个价格实在是太有吸引力了。
而且你别看它便宜,配置可一点不含糊,高配车型上连自动刹车、车道偏离预警、盲区监测这些主动安全配置都有,比很多更贵的合资车都齐全。
这就精准地抓住了大部分普通家庭的需求:花最少的钱,买一台既能代步、又省油、还足够安全的车。
榜单上第二、三、五、六名也全都是北鹿大的车。
比如第二名的Myvi,可以看作是Axia的升级版,车身大了一圈,换上了动力更好的1.3升和1.5升四缸发动机,空间也更实用,前排座椅甚至能完全放平,和后排连起来形成一个大空间,特别适合家庭出游。
还有三厢版的Bezza,满足了喜欢轿车造型的消费者。
甚至还有一款叫Alza的7座MPV,看起来就像一台更时尚、更不像面包车的五菱宏光,价格也不贵。
另外还有一款叫Ativa的小型SUV,用上了1.0T的涡轮增压发动机,满足了年轻人对动力和潮流的需求。
你看,从最入门的代步小车,到家用轿车,再到MPV和SUV,北鹿大用一套成熟的技术,打造出了覆盖各种需求、价格又极具竞争力的产品线,当地人当然会优先选择它。
说完了北鹿大,我们再来看看市场第二名,那个更有故事的品牌——宝腾。
宝腾是马来西亚的第一个汽车品牌,曾经是国民的骄傲,但后来因为技术更新慢,产品竞争力不足,一度陷入了困境。
转机出现在几年前,咱们中国的吉利汽车入股了宝腾,占了49.9%的股份。
吉利的到来,不是简单地把宝腾变成一个代工厂,而是真正地给它带来了技术、带来了新产品、带来了新的管理理念。
这次上榜的第十名,宝腾X50,就是吉利帮助宝腾实现复兴的最好证明。
国内的朋友看到这款车肯定会觉得非常眼熟,没错,它其实就是我们国内卖得很好的吉利缤越,换上了宝腾的车标,并且改成了适合马来西亚的右舵驾驶。
这款车一上市,就在马来西亚引起了轰动。
它的外观设计、内饰的科技感,都远远超过了同价位的日本车。
更重要的是,它搭载的1.5T发动机,在整个销量前十的榜单里,动力是最好的。
这样一款产品力超强的SUV,起售价只要8.6万林吉特,性价比直接拉满,让很多原本打算买日本车的消费者,转而投向了宝腾的怀抱。
除了X50,吉利还把博越变成了宝腾X70,把豪越变成了宝腾X90,把帝豪变成了宝腾S70,用一套成熟的“组合拳”,迅速帮助宝腾的产品线实现了现代化,重新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在两个本土品牌的强势挤压下,丰田和本田这些日系品牌,只能在相对高端一些的市场里寻找机会。
比如排在第七名的丰田威驰和第八名的本田锋范,它们都是车长超过4米4的紧凑型轿车。
这两款车的内饰做工、品牌形象确实比本土品牌要好一些,但价格也贵了一大截,威驰的起售价要9万林吉特,几乎是北鹿大Axia的四倍。
所以,它们的目标客户群,是那些预算更充足、对品牌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
还有一个比较特别的是排在第九名的丰田Hilux皮卡,这款车在全球都是个传奇,以其无与伦比的耐用性和可靠性著称。
在马来西亚这种有大量种植园和复杂路况的国家,这种工具属性极强的皮卡是刚需,它的畅销更多是靠自身过硬的产品力,而不是品牌光环。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