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报废新时代 车况决定命运 骑行永不停歇
2025年。中国摩托车管理迎来历史性转折。13年强制报废政策。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全国1.87亿摩托车主。终于等到了这一天。
告别“一刀切”
湖北枝江成为首个取消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的城市。车龄满13年的摩托车不再强制报废。改为发放备案号牌。车主只需每年购买强制险并通过安全检测。即可继续合法上路。
保养良好的老车。避免沦为废铁。打破了执行多年的“一刀切”规则。
商务部在2025年7月明确回应:将废除摩托车13年强制报废年限。转向“安全检测+排放达标”的动态评估机制。新规草案由交通运输部与公安部联合修订。核心原则是“车况合格即可续用”。
为何要取消?
数据显示。使用12年以上的摩托车中78.3%仍保持良好技术状态。强制报废政策导致每年约1200万辆技术状况良好的摩托车被迫淘汰。造成严重资源浪费。
制造技术显著提升。2025年国内生产的摩托车平均设计使用寿命已达17.5年。比2010年提高了5.3年。电控燃油喷射、ABS制动等先进技术普及。可靠性和安全性显著提升。
消费需求结构变化。摩托车从“工具”变为“玩具”。高品质、大排量摩托车市场需求增长。这些车辆通常价格较高。13年的强制报废期限制了消费意愿。
新政如何运作?
取消强制报废年限不等于放松安全管理。而是建立更科学的检验体系。
检验频率动态调整:
•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免上线)
•6-10年:每年1次上线检测
•10年以上:每6个月1次上线检测
检验内容严格。车辆外观、底盘、动力、制动、转向等关键系统是重点。使用15年以上的摩托车。首次检验不合格率高达42.3%。
其他利好政策
驾照年龄上限从60岁放宽至70岁。老年人可继续合法骑行。
年检周期优化。新车6年内免检。6-10年每2年一检。10年以上每年一检。
注册登记实现全国“一证通办”。仅凭身份证即可办理新购或二手摩托过户。
市场反应热烈
销售市场迅速反应。2025年5月摩托车销量环比增长17.3%。二手摩托车交易量增长28.5%。
消费者对高品质、长寿命车型的需求增长显著。国产摩托车企业中。有8家提出了提升产品耐久性的明确目标。平均研发投入增加了22.7%。
环保效益显著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评估指出。取消强制报废政策预计每年可减少约260万吨碳排放。同时。随着检验标准的科学化。高污染摩托车将被更有效地筛选出来。
老车的挑战与机遇
取消报废年限不等于“免死金牌”。年检成本飙升:10年以上老车需半年一检。单次检测费150-300元。年检支出超600元。
配件困局:2005年前的老车配件停产。车主为换原厂零件需海淘。
排放硬门槛:国一、国二车排放超标报废。国三车需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均价2000元。
经典车豁免:出厂超30年、核心部件未改装、保持原厂状态的摩托车。经认证后可豁免报废限制。但仅限收藏或展览用途。
骑行新时代
从“定年限报废”到“以车况定寿命”的转变。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全国政协委员李稻葵指出:“按车况淘汰而非按年限淘汰。是资源节约与安全管理的平衡点。”
政策应服务于人。而非束缚热爱。摩托车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文化符号与生活态度的载体。
现在。终于可以骑到老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