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你说这叫什么事儿?”
老王把那顶灰不溜秋的头盔往桌上“哐”地一放,声音闷得跟我的心跳一个频率。
他灌了口茶,眼睛里全是血丝,一看就是又跑了一宿的单。
“我那车,想当初买的时候,卖车的唾沫横飞,拍着胸脯跟我保证‘绝对国标,放心骑’。嘿,现在倒好,一张A4纸飘下来,直接给我打成了‘黑户’。”
听听,多有水平的词儿——“非标车”。
这词儿跟前几年网上给明星们量身定做的那些,什么“劣迹艺人”、“塌房偶像”,简直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帽子“啪”地一下扣你脑袋上,管你三七二十一,你就成了那个异类,百口莫辩。
这事儿魔幻就魔幻在这儿。
规则这玩意儿,好像一夜之间就能变张脸。
昨天还夸你长得有个性,今天就说你影响市容。
你看那些明星,前几年留个长发、说两句狂话,粉丝捧着喊“真性情”;现在风向一转,同样的事儿,就成了“没素质”、“带坏青少年”。
这跟咱们这满大街跑的电动车、三轮车有什么区别?
当年,它可是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难题的大功臣,是咱们这些打工人的“宝马良驹”,现在呢?
成了城市“牛皮癣”,恨不得除之而后快。
所以啊,十月这阵风,吹得人心惶惶。
什么吉林柳河、福建宁化的,通告贴得满城都是,核心思想就一个:甭管你是什么两轮、三轮还是给大爷大妈遮风挡雨的四轮“老头乐”,赶紧的,办证、上牌、备案去。
晚了,就等着在某个路口跟你的车“生离死别”吧。
那套所谓的“3禁4罚2淘汰”新规,听着跟武功秘籍似的,招式倒是挺唬人,可招招都往咱们这些小老百姓的软肋上招呼。
就说那个“禁改装”吧。
我的天,这简直是不让人活了。
外卖小哥不加个大点的箱子,他那餐怎么保温?
当爹的后座不加个儿童座椅,他怎么接娃?
这就像是你买了个毛坯房,人家不让你装修,说你破坏了房子的“纯洁性”。
可笑不可笑?
我们求的不是纯洁,是生存。
还有那个“罚违规充电”,更是说得轻巧。
小区不让进,楼道不让停,公共充电桩呢?
找去吧您内,比找个对象还难。
你光堵不疏,最后出了事儿,板子全打在用户身上。
这不就跟对一个快饿死的人说“米饭不健康,你应该吃有机蔬菜沙拉”一个德行吗?
纯属站着说话不腰疼。
我有时候真怀疑,那些坐在办公室里画道道的人,跟咱们活的是不是一个世界。
他们眼里的城市,是干净的、整齐的、没有一丝烟火气的。
可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就是这点烟火气撑着的。
那辆“非"标”的电动三轮车,可能是一个家庭全部的营生;那个违规加装的雨篷,可能就是孩子放学路上唯一的温暖。
老王那天走的时候,又把头盔戴上了,安全扣“咔哒”一声,扣得死死的。
他说:“没辙啊,路还得跑,饭总得吃吧。”
我看着他那个有点佝偻的背影,汇入车流,突然觉得,那顶廉价的塑料头盔下面,藏着的哪是脑袋啊,分明是咱们这些普通人,最后那点儿不甘心、不服输的倔强。
所以,这事儿您怎么看?
是咱们太矫情,还是这规矩,真有点不近人情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