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SUV吉利银河M9发布,六座设计背后的真实需求是什么?

吉利银河M9,这名字算是板上钉钉了。

原以为会是“星舰9”横空出世,结果是个“AI科技大六座旗舰SUV”,听着就赛博朋克,恨不得能直接跃迁到克卜勒-186f去溜达一圈。

瞅这尺寸,据说比领克900矮了半头,估摸着5米1上下。

大型SUV吉利银河M9发布,六座设计背后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有驾

现如今,汽车是愈发膨胀,不弄个巨无霸,感觉都没脸见人。

可问题也随之而来,这车库能塞得下吗?

犄角旮旯的小路能拐得过去吗?

想想就脑壳疼。

先聊聊这“大六座”。

现在家里添丁进口的多了,对空间的需求那是刚需。

可“六座”真的是不二之选吗?

七座车虽说更具弹性,可年检就够喝一壶的。

五座车?

又捉襟见肘。

所以,六座车,似乎是卡在了一个微妙的节点上,既能勉强应付需求,又能避免一些麻烦。

不过话说回来,又有几个家庭能经常满载六人出行呢?

大多数时候,可能就两三个人,甚或就自己孤零零地开。

这么大的车,是不是有点儿杀鸡用牛刀?

大型SUV吉利银河M9发布,六座设计背后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有驾

或者说,为了满足小概率事件,而折损了日常的便利性?

这就像为了预防蚊子叮,天天穿着宇航服,有点儿矫枉过正。

再说这“AI科技”。

现在甭管啥都得往AI上靠,好像不带个AI,就OUT了。

但这“AI科技”究竟能整点啥活儿?

是自动驾驶?

还是语音助手?

还是远程遥控?

说实话,不少所谓的“AI功能”,用起来并不顺手,甚至还不如手搓来得痛快。

就拿自动驾驶来说,现在技术还差点意思,真要撒手不管,心里还是毛毛的。

与其提心吊胆地让它溜达,还不如自己握紧方向盘,心里更有底。

这就像把自己的身家性命交给一个刚出道的毛头小子,总觉得不太靠谱。

与固有印象相悖,很多时候,科技的跃迁,并没有真正改善我们的生活品质,反而让我们更加如坐针毡。

各种APP推送的讯息,让我们眼花缭乱;各种智能设备,让我们手足无措。

大型SUV吉利银河M9发布,六座设计背后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有驾

科技,本应为人所用,而不是反过来奴役人。

当然,吉利银河M9的问世,也昭示了中国汽车产业的精进。

从亦步亦趋到自主创新,从低端市场到高端领域,中国汽车品牌正在崛起。

但崛起的同时,也要反刍,我们真正渴求的是什么?

是更大更奢靡的车?

还是更实用更精巧的车?

当我们一味地将汽车标榜为身份的象征时,是否忽略了它作为代步工具的本真?

汽车,终究是用来跑的,不是用来炫耀的。

与其追逐外在的浮华,不如注重内在的底蕴。

仅从停车难这一个症结来看,就能说明城市规划的滞后性。

一方面,车辆与日俱增,另一方面,停车位却凤毛麟角。

这种龃龉,不仅给车主带来了困境,也加剧了交通的拥堵。

所以,吉利银河M9的发布,不仅仅是一款新车面市那么简单,它也引申了我们对于汽车、科技、城市规划、生活方式等一系列命题的思辨。

它就像一面棱镜,折射出我们这个时代的焦灼与渴盼。

或许,我们真正需要的,不是更大的车,更智能的车,而是更简洁、更便捷、更惬意的出行方式。

或许,我们应该重新考量汽车的价值,让它回归到代步工具的本位,而不是沦为一种身价的背书。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