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Model Y已经在中国市场扎稳了脚,前两个月我跑了趟4S店,跟销售聊了聊,他说现在Model Y卖得还挺火,尤其是6座加长版,卖到30多万没人嫌贵。价格高点没啥影响,毕竟配置够用,空间大,而且特斯拉品牌效应真不是盖的。
说到销量,咱不能光看高价位段。最近传出廉价版Model Y要上市,最早可能是今年第四季度。价格预计在20万上下,具体我心里有点数,但不敢拍胸脯肯定——毕竟现在常规版Model Y的起售价26.25万,加上地方补贴后大概24万出头。要真能拉低到19万多,那市场搅局的味儿挺浓。
这中间我就想到,特斯拉这招是压价换量,直接跟小鹏G6、理想L60这几个主打20万级纯电SUV市场的国产车抢生意。毕竟你对比一下小鹏G6,标配智能驾驶、超长续航,但空间和品牌力略弱;理想L60售价也差不多,但它走的是增程式路线,续航焦虑比较少。廉价版Model Y能靠更低门槛和纯电系统优势抢份额吗?我倒是挺好奇大家怎么看。
说到配置压缩,厂家的算盘打得明明白白。刚才听朋友说,他之前在供应链那边呆过,说这就是典型去芜存菁的套路:比如取消贯穿式灯带和分体头灯,尾灯不搞漫反射了。光这些设计上的剪裁其实成本能省不少。再加上内部换织物座椅,摊开来看,供应链环节少了不少高端原材料和复杂工艺,生产成本能下降个10%估计有余。
配置上还会砍掉前景天幕、后排屏幕,还有座椅加热通风啥的。其实像我自己平时开车,也不太用加热通风,这玩意儿感受差距挺大,真没必要多花钱去买。但我得承认,车型配置的退步多少让人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毕竟特斯拉的表现一直是高科技、简洁,这回带点妥协,有点变味的感觉。
动力和续航呢,反倒没啥确切风声说会缩水。反正特斯拉电池那套技术,续航能力就像手机电池续航一样,充得满,但用多久、怎么用差别大,我估算一下,这个廉价版Model Y的续航可能还得能撑到至少400公里左右。配电方面不会轻易砍低,毕竟市场不好卖就怕口碑垮了。
回到我刚才和4S店销售小张的对话,他说:这车要是冲破20万大关,市场关注度肯定爆炸,但咱也得看看实际拿车的人反馈怎么样。其实我更想问:普通消费者面对这些配置缩水,真的会买账吗?还是说他们宁愿多花点钱,买配置更豪华但更贵的版本?
对了,我倒是想吐槽一下,供应链和研发的故事真复杂。之前我写文章夸特斯拉快,但实际上,降成本绝不是简单砍配置那么轻松——想象你家厨房做菜,原本用高级食材和多步骤工艺,突然要你用便宜材料,做好同样味道,那是多难的事儿。供应链这盘棋,很大程度上是厂方和零件供应商之间的角力,而研发团队又得在成本与性能间拉锯。
聊点跑题的,我最近翻了翻相册,发现去年楼下修理厂老板说:现在电车板换件比汽油车还难,零部件供应链乱七八糟,特别是进口的电池管理模块,断货断得直接影响修车速度。这个细节,同样告诉我们,特斯拉想砍价格,不只是调整售价那么简单,背后整个供应链生态链都得理顺。
说回来,虽然有些人对廉价版Model Y的期待满满,我还是有点保留。楼主我心里直觉是,特斯拉不会像国产车那样拼命降配置、拼命压成本。可能还是会在起售价上谦虚点,估计23万左右。毕竟品牌豪华感和技术领先是他们卖点,不能轻易丢弃。
你们觉得呢,20万以下的纯电SUV市场真是红海吗?还是这次特斯拉能靠老底牌撬开一条新路?话说,我看着配置调整,又在想,这廉价版未来能不能拉动整体保值率?如果配置少了,换电池、修车的费用会不会更高?(这段先按下不表)
我随口算了下,假设售价20万,考虑到补贴和油费节省,一年省下的电费大概4000元左右,换言之,2-3年内能把价格差弥补舒坦。你咋看?这车到底是降成本的好选择,还是看得见坑的买卖?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