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汽车市场,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热闹,甚至有点吵。
今天这家说自己是“五百万以内最好的”,明天那家喊出“遥遥领先”,好像谁的嗓门大,谁的车就卖得好。
各种发布会都搞得像演唱会,老板们个个都成了金句频出的段子手。
但在这种风气里,吉利这家车企显得有点格格不入。
他们的发布会和高管采访,听不到什么惊天动地的狠话,也没有华丽的辞藻,说话总是慢条斯理,四平八稳。
然而,奇怪的是,大家反而觉得他们的每一句话都很有分量,因为背后都有实打实的技术和数据撑着。
最近吉利银河M9这款新车上市,预售订单一下子就超过了4万台,正式开卖后24小时内,大订单又突破了23000台。
这样的成绩,换做任何一个品牌,估计从上到下都要开香槟庆祝了。
可吉利汽车集团的CEO淦家阅,在接受采访时却表现得特别平静,好像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早就料到了。
这种淡定,不是装出来的,而是一种心里有底的从容。
这种底气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
要弄明白这个问题,得先看看吉利这些年都在干什么。
造车这事,说白了,要想让老百姓买单,就得解决大家开车时遇到的烦心事,再给点意想不到的惊喜。
这话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比登天还难。
汽车发展了一百多年,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想再往前进步一点点,都需要投入难以想象的人力物力。
很多时候,钱花出去了,可能连个响都听不见。
面对这种情况,有些车企选择走捷径,把心思花在宣传和看得见的配置上。
而吉利选择了一条最苦、最慢的路:踏踏实实地投入研发。
根据淦家阅透露的数据,从2021年到2025年这五年,吉利的研发费用就投了一千多亿,如果把时间拉长到最近11年,总的研发投入更是超过了2500亿人民币。
这么一笔巨款,砸进去的前些年,外界可能看不出什么名堂,但吉利内部的人知道,这是在打地基,是在为未来做准备。
现在,这笔漫长的投资终于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
就拿这次大火的银河M9来说,很多普通消费者可能不太懂那些复杂的技术参数,但能直观地感受到这车的好。
比如,它用了一台专门为混合动力设计的发动机,热效率达到了47.26%。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呢?
简单来说,就是这台发动机特别能省油,能把每一滴汽油的能量都尽可能地转化成动力。
再加上它高度集成的电驱系统和智能的能源管理系统,这台车长超过5米2,能坐六个人的大家伙,在不充电的情况下,一百公里油耗居然只有4.8升。
这个油耗水平,比很多小轿车还要低,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常年开下来能省下一大笔油钱。
这就是实实在在解决了大家对大车油耗高的“痛点”。
更让人惊喜的是,它省油的同时,动力一点也不弱。
从静止加速到一百公里时速只要4.5秒,这种提速感受,在以前的燃油车时代,得是那种搭载八缸甚至十二缸发动机的百万级豪车才能体验到。
现在,一台家用车就能给你这种体验,这就是所谓的“爽点”。
这种既省钱又有劲的完美结合,不是凭空变出来的,正是那2500亿研发投入换来的成果。
当然,光有好的技术零件还不够,怎么把这些好东西巧妙地组合在一起,用一个合适的价格卖给消费者,这更考验一家车企的综合能力,也就是大家常说的“体系力”。
市场上并不缺有好技术的车企,但有些车企的产品时好时坏,或者技术很好但车价太高,老百姓够不着,这都是体系能力不足的表现。
吉利的厉害之处就在于,他们能持续不断地推出受市场欢迎的产品,并且做到物超所值。
这背后的秘密,就是他们成熟的平台化造车模式。
银河M9诞生于一个叫做GEA-Evo的架构平台,你可以把这个平台想象成一个非常灵活的“万能底盘”,在这个底盘上,既可以造混合动力的车,也可以造纯电动的车,可以造大车,也可以造小车。
因为很多基础技术和零部件都是通用的,所以单台车的研发和生产成本就被有效分摊了,省下来的钱,就可以用来给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配置和更低的价格。
这就是为什么银河M9能用一个很有竞争力的价格,却提供了越级的舒适、智能和安全体验。
这种体系力的优势,在智能驾驶方面体现得尤其明显。
现在大家都关心汽车的智能化水平,尤其是辅助驾驶功能。
银河M9搭载的千里浩瀚H5辅助驾驶系统,不仅能实现高速和城区道路的领航辅助驾驶、自动泊车这些常见功能,更厉害的是,它还具备了一些通常只在顶级旗舰车型上才有的主动安全能力,比如在时速130公里的情况下也能实现紧急刹车,还能主动避让路上的障碍物。
吉利之所以能把这么高级的功能下放到主流家用车上,是因为他们建立了一个强大的数据和算力中心,这个“云端大脑”为所有搭载千里浩瀚系统的车型服务。
也就是说,核心技术的研发成本是一次性的,之后就可以赋能给更多的车辆。
这样一来,即便是购买相对入门版本的车主,也能享受到核心功能带来的安全保障,实现了技术上的平权。
这种能力,让吉利的产品在同价位竞品中显得格外厚道。
一个集团下面有多个品牌,如何避免“自己人打自己人”也是个大问题。
吉利对此也早有规划,他们提出了“一个吉利”的战略,让旗下的每个品牌都有自己清晰的定位。
极氪品牌,主打的是豪华和科技,面向的是追求极致体验和前沿技术的消费群体。
领克品牌,定位中高端,强调运动和性能,吸引的是那些对驾驶乐趣有要求的年轻人。
而吉利银河品牌,则面向最广大的主流家庭用户,核心任务就是打造高价值、高品质的国民好车。
最近,这三个品牌都推出了各自的“9”系旗舰SUV,分别是极氪9X、领克900和银河M9。
虽然都是大六座SUV,但它们从设计风格、技术架构到目标人群都完全不同,各自在自己的细分市场里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领克900的平均售价在35万左右,买家大多看重它的高端配置和性能;而极氪和银河的“9”系,订单也同样集中在中高配车型上。
这说明,消费者非常清楚自己需要什么,而吉利也准确地提供了他们想要的产品。
这种清晰的品牌分工,让吉利能够全面覆盖从主流到豪华的各个市场区间,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合力。
特别是像极氪这样的品牌,它非常注重和用户的沟通,甚至愿意为了满足用户的建议,投入数亿元去进行一项技术升级。
这种对用户的尊重和投入,最终都会转化为品牌的口碑和用户的忠诚度。
总的来看,吉利在当前这个喧嚣的汽车市场里,选择了一条看起来最慢、最笨,但实际上最稳健的道路。
他们不靠花哨的营销口号,而是靠着长达十几年、超过2500亿的真金白银投入,建立起了深厚的技术壁垒。
然后通过高效的体系能力,将这些先进技术转化为普通消费者能买得起、用得爽的好产品。
最后,通过清晰的品牌布局,让每一款车都能找到最适合它的用户。
这一整套组合拳打下来,才造就了如今吉利新车一出就成爆款的盛况。
这就像一场马拉松比赛,那些起跑时冲得最快的选手,不一定能笑到最后,而像吉利这样,懂得合理分配体力、保持自己节奏的选手,往往能走得更远、更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