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的营销套路,和别人真不一样,你注意过吗?
这年头,车企搞宣传,基本都是一个路子:把优点放大再放大,恨不得用三米高的字体写在车头上,生怕你不知道它哪儿强。至于那些限制条件、免责说明?小字缩在角落,密密麻麻像蚂蚁爬,不拿放大镜都看不清。这种操作,大家见多了也就麻木了,心里有数,宣传嘛,总得往自己脸上贴金。
可比亚迪呢?玩得有点不一样。你去看它的宣传物料,该说的性能、技术、销量,大大方方摆出来,不藏着掖着。但真正让人觉得“卧槽”的地方,反而是那些藏在小字里的信息。比如某款车标着“续航700公里”,你刚想夸一句,下面一行小字写着“CLTC工况下实测达成率92%”。别人家的小字是“本数据为实验室理想状态”,它的小字倒像是在补一句:“我们实际跑下来,真差不多是这个数。”
再比如,宣传页上写着“百公里加速4.3秒”,底下又补一句“气温25℃、电池电量80%以上、运动模式实测”。这不是自曝短板,这是把别人不敢说的细节主动亮出来。别的品牌生怕你较真,它倒好,先把自己可能被挑刺的地方提前说清楚,等于变相告诉你:“我们经得起较真。”
这操作,说白了就是底气足。你敢把小字写得这么实,前提是你真有那个本事。要是数据虚一点,用户一试就穿帮,那不是自己打脸?比亚迪这几年,从电池到电控,从e平台3.0到云辇系统,技术积累摆在这儿。它不怕你细看,就怕你看不明白。所以它的宣传逻辑变了——不是靠信息差忽悠人,而是靠信息透明赢信任。
更狠的是,它甚至把“小字”变成了一种沟通方式。比如“全系标配热泵空调”,后面加个小字:“冬季续航提升15%-20%”。这不是冷冰冰的配置表,这是在告诉你,这玩意儿到底有啥用。再比如“刀片电池针刺不起火”,后面补一句:“已通过86项严苛安全测试”。别人家把测试结果当背景板,它直接把测试过程当卖点。
你琢磨琢磨,这跟传统车企的玩法差了多少?一个是“我说我强,你不信也得信”,一个是“我强不强,你拿数据去验”。前者靠嘴,后者靠实证。消费者现在越来越精,光喊口号早就不灵了。比亚迪这波操作,表面看是老实,其实是高明——它把“可信度”当成了核心竞争力。
所以别光看它宣传的大字,真正值钱的,都在那几行小字里。那些小字,不是免责,是底气;不是掩饰,是亮剑。它不跟你玩虚的,它直接把底牌摊桌上:技术我有,数据我敢晒,你爱信不信,反正我经得起查。
这才是最狠的营销——不用吹,事实自己会说话。
说到底,敢把真相写在小字里的企业,往往最不怕你睁大眼睛看。
资料来源:比亚迪官网、懂车帝、汽车之家、易车网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