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大巴高速爆胎救援有哪些注意事项?

旅游大巴在高速公路上遭遇爆胎,瞬间可能引发车辆失控,救援过程中的每一个决策都关乎数十名乘客的生命安全。这类车辆载重高、车身长,爆胎后的救援不仅要解决轮胎问题,更要防范二次事故,兼顾道路通行效率,需遵循一套严谨的安全准则。?

旅游大巴高速爆胎救援有哪些注意事项?-有驾

现场应急处置是遏制风险的第一道防线。司机在爆胎瞬间需保持冷静,坚决避免猛打方向盘或急踩刹车 —— 正确做法是双手紧握方向盘,利用车辆惯性缓慢减速,同时开启双闪灯,观察后视镜确认安全后,将车辆平稳停靠至应急车道。车辆停稳后,立即拉紧手刹,挂入 P 挡(自动挡)或空挡(手动挡),在车身后方 150 米处放置三角警示牌(夜间或恶劣天气需延长至 200 米以上),所有乘客必须撤离至护栏外侧的安全区域,清点人数并指派专人负责观察来车方向,严禁在车辆周边逗留。?

救援准备工作需适配大巴特性。联系救援前,需准确告知车辆位置(通过公里牌、收费站信息确定)、车型、载重及爆胎位置(前轮、后轮或驱动轮)。等待救援期间,司机需检查剩余轮胎的磨损程度和胎压(若配备胎压监测),评估是否具备更换备胎的条件 —— 旅游大巴的备胎通常为应急窄胎,仅适用于低速行驶至服务区,且更换需专用工具(如液压千斤顶、长柄扳手),非专业人员切勿尝试。若爆胎导致轮辋变形或刹车系统受损,必须等待专业救援车拖运,禁止强行行驶。?

轮胎更换的操作规范决定救援质量。专业救援人员抵达后,需先将车辆用轮挡固定(尤其在斜坡路段),使用与车身重量匹配的重型千斤顶,顶起车身时确保支撑点位于底盘专用承重位置(避开油箱、管路等薄弱部位)。拆卸爆胎前,需用扳手将轮毂螺栓按对角线顺序逐步拧松(避免单侧受力导致轮辋变形),清除胎纹内的碎石等杂物。安装备胎时,同样按对角线顺序紧固螺栓(分三次逐步拧紧,确保受力均匀),紧固扭矩需符合车辆手册标准(通常为 300-400N?m),防止行驶中螺栓松动。?

特殊场景的风险防控不可忽视。若爆胎发生在弯道或桥梁路段,需在弯道入口提前设置警示标志,引导后车减速避让;雨天救援时,需在千斤顶下方铺垫防滑垫,避免车身滑动,操作人员需穿戴反光雨衣和防滑鞋。更换备胎后,必须告知司机应急轮胎的限速要求(通常不超过 60 公里 / 小时),且不得长时间使用,需尽快抵达服务区更换标准轮胎。若车辆无法更换备胎(如无备用胎或轮辋损坏),需由具备大型车辆拖运资质的救援车转运,拖钩连接点必须为车身专用牵引装置,拖运过程中保持低速平稳,避免急刹或变道。?

乘客管理与信息同步体现救援温度。在等待救援期间,应为乘客提供必要的饮用水和遮阳、避雨设施,及时通报救援进度和预计等待时间。若救援耗时超过 1 小时,需协调转运车辆分流乘客,优先安排老人、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人员换乘,换乘过程中务必清点随身行李,避免遗漏。同时与旅行社或目的地接待方保持沟通,调整行程安排,减少乘客焦虑情绪。?

救援后的安全核查是收尾关键。车辆恢复行驶前,司机需测试制动系统(在应急车道内低速试刹),确认转向无异常,检查备胎与其他轮胎的匹配度(花纹、尺寸差异不宜过大)。清理现场时,需将爆胎残骸和维修废弃物全部带走(不可遗留在高速路面),回收工具并检查是否有部件遗落。建议旅游大巴运营方定期开展爆胎应急演练,确保司机掌握正确的处置流程,随车配备充足的应急物资(反光背心、急救包、手电筒),从源头降低救援风险。?

旅游大巴高速爆胎救援的核心,是将 “安全冗余” 贯穿全程 —— 从最初的应急停靠到最终的恢复行驶,每一个环节都需预留安全缓冲,既保障乘客生命安全,也维护高速公路的通行秩序。唯有专业操作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才能让突发险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守护旅途的平安顺畅。?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