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中国的新能源市场像一锅水饺,总有人想把自己包进去,哪怕馅都不新鲜,只要还能下锅蹭点汤水,小鹏汽车就这样,“下饺子”式地砸出了九款新车,场面上堪比饺子宴,内里却像是年夜饭的剩菜,一个个端上来,还都冒充新品,真要较真起来,其实就是旧饺子换了个皮,馅还没变。
新车来了,这词在小鹏嘴里好像被用滥了。九款所谓新车,横竖都是在老款那堆水饺里捏出来的新造型,没见着什么新面粉,也没有什么神秘新内馅,你要问哪里变了,小鹏摇头晃脑:我们加了电池,换了点外观装饰,有增程器,哦对,还有价格上的花活儿。用户要大电池?来一份!要省钱?小电池也能搭个台!嫌弃纯电赶路焦虑?那好,新上市的P7+终于有了增程版,1.5T发动机直接塞进肚子里,全是为了让车主半夜不用担心车趴窝,不是为了你长得好看,就是想让你心安理得地多开几步。
新车九连发,小鹏冲市场去的气势你要真当它是攻城略地,那也太高看它了。人家这波操作,怎么看都像补锅灰:这里糊个缺,那头补个洞。纯电大电池和小电池,其实就是调个价格区间,好让“想省钱的韭菜”能也捞上个机会。至于增程版,说白了就是对着比亚迪、理想拍砖头,大家都是混动,咱也能来一把“油电双修”的玄学,G6增程号称动力拉满,油耗拔尖,G9直接扔出低价款,硬是拉着腰带,把价格砸到二十万以内,表明高端那条贵族路已经堵死,小鹏打算跟大伙儿抢抢地摊市场,反正面子已经顾不上了。
有人还在给小鹏鼓劲:别看外头热闹,这两年小鹏技术有了大突破。但你看看G6、G9,从去年起就没见改过,配置倒是越堆越多,好像饭馆菜越点越满席,味道却全靠辣椒和大蒜糊弄智能座舱和自动驾驶也没见升级,一边喊着智能,一边还是用那套老掉牙的电机和电池,换句话说,咱这小鹏就一直挺有原则:不是不想创新,只是钱包实在太扁,没钱焊接芯片。
Ultra高配版嘛,高贵地孤零零挂在高位,去年年底卖得那叫一个惨,平均一百台里,还没捞到十五台买主。你们都喜欢经济实惠的白菜,谁还当真去摘高高在上的仙人掌?眼睁睁看着特斯拉和华为在科技树上都攀到树顶演杂技,小鹏还在树根那儿扒皮剥壳,嘴里还念叨着“差不多得了,差不多得了”。
咱们是政策大国,什么新能源、多路径发展,层层转发各种正能量鸡汤,大家坐在会议室里喝春天的风,讨论着未来的方向,却没人敢拍桌子说一句,增程到底是不是正路?你看比亚迪、长城都攒着自家的混动发动机,吉利、长安手里捏着自造的混动系统,只有小鹏老实巴交地指着外头买来的增程器,作为技术引以为傲,讲出来不怕脸疼。别人闷在实验室里做发动机,咱小鹏依旧去万能的淘宝淘核心,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买的是性价比,卖出去是刮刮乐:这玩意儿你开几年,能不能跑得比蔚来的电池耐用,全靠运气。
小鹏急啊,急得像考试前一晚还没背完政治选择题的差等生,既没有蔚来高大上的换电服务撑腰,也玩不来理想那种“全城自动驾驶”的科幻叙事,心里盘算着:都省了那么多成本,怎么销量还是上不去?一口气端出九个“新品”,这不是突然爆发的灵感,更像老板临时被堵在厕所门口,管不住泻肚,只好清仓甩货,这叫什么?叫被生活按在地上摩擦,连翻个身都得求人给递个枕头。
当然,老板心里精明着呢。销量要是能靠智能驾驶翻盘,那也得赌过2026新车押宝那一锤命运。谁都知道未来会不会真有无人驾驶的大饺子随意飘,眼下只能不停给老车型补妆,撑着点业绩不崩。搞不好等到2026的那天,街上一溜烟全是别家混动无人车,小鹏还在这边捏着那份“老酒换新瓶”自娱自乐。我不是诅咒,但眼下这局面,有点像把电池包当压路机使劲踩,能不能踩出新路,全凭车主的胆子大不大。
你说,小鹏还能挺多久?这问题我也想知道。说不定下个月还能撑着出头条,周都还没过完,说不定就有新瓜啃。公司里的人,估计比吃瓜群众还焦虑,早上一杯咖啡提神,下班前递了份简历当安全带,投资人开始精挑细选下家,谁还指望你一家公司九连发之后还有气儿翻身?每个人都在等他扛不住的那一刻,戏台上,一边是老板干嚎着“向着未来,继续努力”,一边大家心里默念:“这锅能不能快点糊掉?”
撑下去?也许可能,也许不可能,毕竟中国新能源的江湖从来不缺神仙下饺子。只不过,有些饺子煮熟了还不自知,泡在锅里久了,皮烂了,馅儿也空了,一捞全是水。要我说,小鹏嘛,别指望它能鲤鱼跃龙门,打住吧,该煮就煮,要下锅早下锅,实在不行,也别搁平台上晾着糊味了。毕竟,世上最悲剧的不是没机会翻身,而是翻完身发现还是原来的饺子,那才叫扎心。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