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辆新车在三天内接连亮相,直接把新能源市场的火药桶点着了。
智己、传祺、领克、捷途这几家平时不显山露水的品牌,这次掏出来的全是硬货,价格一个比一个狠,配置一个比一个疯。
先说智己L6,这车摆明了是要把特斯拉按在地上摩擦。
2.74秒破百,续航破千公里,充电二十八分钟能从百分之十冲到百分之八十。
这些数据往那一摆,隔壁还在吹嘘“超充技术”的某美国品牌脸都绿了。
更绝的是车里那块21.4英寸的大屏,配上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开车像开飞船。
上汽和阿里联手搞出来的东西,果然带着互联网公司那种“堆料不眨眼”的基因。
传祺向往S7玩的是田忌赛马的套路。
十六万九千八的起售价,塞进去激光雷达和城市高阶智驾,直接捅破了二十万级SUV的性价比天花板。
这车最鸡贼的是搞了个“一车三用”模式,能当纯电开,能当混动跑,还能切换增程模式。
相当于买一辆车送三套动力系统,精打细算的家庭用户看了直呼内行。
领克08 EM-P的新配色“曙光棕”堪称教科书级的营销案例。
北欧极光色调的金属漆,阳光下能变色,内饰配真皮麂皮,二十四万的车硬是做出四十万的腔调。
领克的设计师深谙“颜值即正义”的道理,毕竟在电动车参数越来越同质化的今天,能让消费者多看一眼就多一分胜算。
捷途山海L9走的是实用主义路线。
五米长的车身塞下七座,综合续航一千一百公里,油耗五点三升,预售价还不到十七万。
奇瑞这套鲲鹏混动系统算是摸准了三四线城市的脉——既要空间大,又要油耗低,最好还能兼顾点面子。
后排那个能按摩的零重力座椅,明显是冲着家里掌握财政大权的女主人去的。
这四款车凑在一起,暴露出行业三个有趣的现象:
首先是激光雷达这类高端配置开始“飞入寻常百姓家”。
去年还是四十万以上车型的专属,今年二十万的车就敢往上装。
这背后是国产供应链的成熟,把原本金贵的技术做成了白菜价。
其次是续航竞赛进入新阶段。
纯电突破一千公里,混动冲上一千一百公里,数字游戏玩到最后,受益的倒是那些有里程焦虑的消费者。
最耐人寻味的是设计语言的进化。
从智己的星际座舱到领克的极光车漆,车企们不再堆参数,开始讲审美。
说明市场正在分化——有人为技术买单,也有人为颜值冲动。
这场新车狂欢背后,站着中国汽车工业二十年积累的供应链、工程师和营销人才。
当跨国品牌还在琢磨怎么减配降价时,本土玩家已经玩起了技术普惠的游戏。
电动车市场的牌桌,正在重新洗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