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又热闹了,广汽传祺刚刚把“向往”系列的第二款车——传祺向往S9推上舞台,22.99万起的定价一出来,不少人都在嘀咕:这价格,是不是冲着问界M7来的?要知道,问界M7现在可是鸿蒙智行里的“顶流”,月销动不动就破两万,风头正劲。结果这边传祺直接甩出一张牌:我比你便宜,空间不输你,还带插混系统,你说这不是“降维打击”谁信?
但话说回来,价格低就一定赢吗?咱们今天不吹不黑,作为一位天天跟车打交道的老司机,咱从里到外好好盘一盘这台新上的传祺向往S9,看看它到底是“真香”还是“劝退”。
先说外观,第一眼看到传祺向往S9,说实话没啥太大惊喜。整体走的是简约大气路线,前脸大尺寸格栅+贯穿式灯带,侧面线条流畅,尾部也是时下流行的贯穿尾灯设计。设计感有,但不够“出片”,走在街上估计很难让人回头多看两眼。相比之下,问界M7那种简洁又带点未来感的设计,配合华为光环,更容易让人“上头”。传祺S9更像是一个稳重的上班族,不张扬,但也别指望它能让你“走路摇头晃脑”。
坐进车内,内饰倒是有点意思。用料还算扎实,大面积软包加上木纹饰板,氛围营造得不错,有种低调的豪华感。中控那块14.6英寸的大屏反应挺快,内置的ADiGO 5.0系统操作逻辑也顺手,菜单层级清晰,上手基本没难度。不过,车机智能化这块,和鸿蒙座舱一比,立马显得“老咕噜棒子”了。问界M7的车机响应速度、生态互联、语音助手的拟人化程度,真的是“顶呱呱”。你让小艺干点啥,它基本都能办到,而传祺这套系统,更像是个听话的员工,执行命令可以,但别指望它主动献殷勤。
再聊聊大家最关心的动力和续航。传祺向往S9全系都是1.5T插电混动,纯电续航200公里(CLTC),综合续航超过1300公里。听起来很猛对吧?日常通勤用电,长途出行无焦虑,理论上确实很“真香”。但问题来了,同价位你还能选问界M7的增程版,人家不仅有纯电驱动的平顺感,还有华为超级增程技术加持,油耗控制更稳,动力输出也更线性。而且问界M7可选五座六座,传祺S9虽然也提供6座布局,但第三排空间表现嘛……只能说应急还行,谈不上舒适。这么一对比,传祺S9的“降维打击”口号,听着有点打脸。
说到驾驶感受,传祺S9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和坑洼路面时滤震不错,座椅也够软,适合家用。但你要把它当“驾驶玩具”?那还是算了。转向手感偏轻,路感模糊,高速变道时车身侧倾稍微明显一点,操控上限不高,更适合佛系驾驶。反观问界M7,虽然也不是运动取向,但华为的动态稳定控制系统调校更成熟,L2级辅助驾驶的实际体验也更稳定,跑高速能大大减轻疲劳感。这点上,传祺还得支棱起来。
安全性方面,传祺S9标配了L2级辅助驾驶,包括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这些主流功能都有,主被动安全配置也算齐全。但要说多惊艳?并没有。问界M7在安全测试中拿过高分,加上华为算法加持的AEB系统反应更快,实际使用中更有底气。而且现在消费者买新能源车,越来越看重“智能安全”,传祺在这方面声量太小,品牌号召力拼不过华为,哪怕硬件差不多,心理安全感也差了一截。
最后咱们来算笔账。传祺向往S9起售价22.99万,置换再减1万,21.99万就能拿下,确实比问界M7入门款便宜几万。但问题是,便宜这几万,换来的是智能化体验的降级、品牌影响力的减弱,以及潜在的保值率风险。问问自己,你是更看重短期省钱,还是长期用车的爽感和便利性?
横向看看,除了问界M7,其实还有比亚迪唐DM-p、理想L6这些狠角色。唐的三电技术成熟,性能强;理想的品牌形象和空间体验更是“装逼利器”。传祺S9夹在中间,想靠性价比突围,但目前看来,产品亮点不够锋利,品牌认知度也不够高,月销一千台的S7已经敲了警钟。
所以你看,传祺向往S9这步棋,看似低价出击,实则压力山大。它有空间,有续航,价格也有诚意,但在这个拼智能、拼生态、拼用户体验的时代,光靠“实惠”两个字,真的能打赢一场硬仗吗?
这样的传祺向往S9,你会考虑入手吗?面对问界M7的强势围剿,你觉得它有机会逆袭吗?还是说,你更愿意多花几万,直接上桌第一个动筷,选那台更“上头”的问界M7?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