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豹钛7上市,造型方正硬派,背小书包,大五座,纯电续航200km
方程豹钛7来了。
它不声张。却带着一股不容忽视的硬气。
9月9日,售价17.98万起,两驱与四驱可选。这个价格,对一辆中大型SUV来说——意味着什么?是妥协?还是颠覆?答案,藏在它的每一寸线条里。
外观。方正。硬朗。像一块被风沙打磨过的岩石。
不是圆润的讨好。而是直白的宣告。
前脸宽厚。机盖上的筋线隆起,如同肌肉绷紧的臂膀。
大灯是双层L形灯带。内侧藏着方块光源。冷峻。但不冰冷。
前包围大面积黑化处理。中间那根H形银色护杠——突兀吗?不。它是盾牌。是态度。
车身侧面。“方舟舷窗”设计。这名字妙。
车窗轮廓像宇宙飞船的观察口。悬浮式车顶。后侧窗后的同色饰板——很大。几乎覆盖整个D柱。
视觉上很前卫。也很完整。
轮眉有设计感。踏板实用。尺寸数据摆在这:4999mm长,1995mm宽,1865mm高,轴距2920mm。
数字是冰冷的。但当你站在它旁边——能感受到体量带来的压迫感。那是属于大车的尊严。
尾部。垂直。干脆。没有多余的曲线。
侧开式尾门。传统?复古?不如说是致敬。
而那个“小书包”——背挂式备胎罩。32.5升容积。双液压撑杆。内部还有网兜。
实用性拉满。谁说硬派就得牺牲便利?
内饰呢?你以为会是粗犷到底?错了。
中控台呼应外观的硬朗。但细节处处是巧思。
空调出风口造型别致。副驾扶手上的敞开式储物格——随手放手机、钥匙,顺手。
科技配置堆得扎实:15.6英寸中控屏,12.3英寸液晶仪表,还有26英寸W-HUD抬头显示。
这不是堆料。是整合。是让你一眼看清所有关键信息。
前排扶手箱里藏着冷暖冰箱。夏天冰镇饮料。冬天加热咖啡。
标配前后排座椅加热、通风。高配车型更是搭载20扬声器,支持7.1.4环绕声场。
听一首交响乐。低音如大地震颤。高音似山巅清风。
这是一台可以陪你露营、也能带你通勤的车。两种生活,无缝切换。
空间。大5座布局。关键词:百变。
后排座椅宽厚。坐垫够长。支撑到位。长途也不累。
更绝的是——能装两个13英寸BYDPad。孩子看电影?老人查路线?交互延伸到后排。
座椅支持4/6比例放倒。常规后备厢970L。全平放倒后达到1880L。
搬家?运家具?或者,直接铺成一张移动大床——星空为被,大地为席。
动力系统。1.5T插电混动。
发动机最大功率115千瓦。两驱版单电机200千瓦。四驱版前后双电机,综合功率惊人。
零百加速4.5秒。你没看错。
一台看起来要去越野的车。能在城市高架轻松超车。
纯电续航呢?CLTC工况下最高200公里。日常通勤,完全可以当纯电车用。
油耗自然更低。绿牌优势还在。不限行。不摇号。
底盘才是重头戏。
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
配上云辇-C智能阻尼车身控制系统。
过减速带?滤震干脆。颠簸路面?车身稳定。
它还懂预判——地面预瞄技术。提前扫描前方路况。
iCCT智能舒适控制。防晕车模式。甚至高速爆胎辅助功能……
安全,不只是坚固的车身结构。更是看不见的算法与调校。
你说它是硬派越野?它有那个外形。也有那个能力。
但它的野心不止于此。
它想成为城市与荒野之间的桥梁。
白天穿梭在CBD的玻璃幕墙间。夜晚停靠在湖边营地。
充电一次。既能穿越三环路。也能驶向无人区。
我们总在问:国产车凭什么崛起?
答案就在这类车上。
不再是模仿。不再是堆参数。
而是重新定义需求——用户要的不是单一属性的工具。
而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载体。
方程豹钛7。
它不迎合流量。却自带话题。
它不标榜豪华。却处处体现精致。
它叫“钛7”。钛,坚硬。抗腐蚀。轻量化。
一个名字,三种隐喻。
你会买它吗?
也许不会。毕竟选择太多。
但它存在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证明我们不仅能造车。还能造出有性格的车。
下次更新。我想聊聊它的实际越野表现。
沙漠。泥地。陡坡。
让轮胎说话。
让底盘回答。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