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双握过主席的手,他整整21天没敢洗
1958年2月的辽宁抚顺,零下二十度的寒风里,生产队长赵文泉的右手成了全村最珍贵的文物。从毛主席坐上汽车离开村口那一刻起,他就被村民们团团围住——“这手不能洗!得让全村老少爷们都握一遍!”
赵文泉后来回忆,那二十一天里,他这只右手几乎被握出了包浆。从七八十岁的老人到流着鼻涕的娃娃,每个人都要来摸一摸这只刚被毛主席握过的手。最让他哭笑不得的是邻村老王,特意赶了二十里路,就为握着他的手念叨:“这下咱也算跟主席说过话了。”
这事儿要搁现在,估计有人得吐槽“太卷了”。但在那个年代,这种质朴的情感真实得让人动容。
其实在武汉蛇山,毛主席被群众认出时场面更震撼。1953年2月的那天,小姑娘赵守华就凭一个侧影认出了戴口罩的主席——这眼力见儿,放现在绝对是个追星神探。然后整个蛇山瞬间沸腾,成百上千的群众从四面八方涌来,警卫员急得满头大汗,毛主席却笑着说:“真是下不来的黄鹤楼啊。”
我翻遍史料发现,毛主席每次视察都像现在顶流明星出街——区别在于,那时的群众是发自内心地想靠近这位带领他们翻身做主的领路人。在抚顺煤矿,女工常桂荣刚摘下手套又不敢上前,是主席主动走过去握住她沾满煤灰的手。这个细节特别戳我:真正的领袖从不嫌弃劳动人民的手脏。
如今在各大纪念馆里,毛主席塑像前总是排着长队。有数据说,毛主席纪念堂每小时要接待8000人——这条思念之河,流淌了半个多世纪依然没有干涸。
当我们在网上为各种琐事争吵时,或许该想想:为什么六十多年过去了,依然有这么多人自发地去缅怀一位逝去的领袖?答案可能就藏在赵守华认出主席时的那声惊呼里,藏在赵文泉21天没洗的那只手里,藏在常桂荣犹豫着伸出的那只沾满煤灰的手里。
你说这是个人崇拜?我倒觉得,这是老百姓用最朴素的方式,记住谁真正把他们放在心里。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