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年新能源车市场真是风起云涌,特别是插电混动车型,凭借着既省油又能跑长续航的优势,成了不少家庭换车的首选。
我身边好几个朋友都在纠结,20万预算到底选哪款插混SUV合适?
今天咱们就唠唠市面上最火的五款车型,结合真实车主反馈和最新行业动态,看看这些车到底值不值得掏腰包。
先说比亚迪宋PLUS DM-i,这款车绝对是插混界的常青树。
上周刚去4S店试驾,销售提到他们最近订单量暴增,很多等车用户都是冲着超低油耗来的。
实测市区通勤开空调的情况下,百公里油耗确实能压到4.5L左右,按照现在92号油价算下来,每公里油钱不到一块钱。
不过也有老车主吐槽,说这车高速动力储备不算充沛,超车时得深踩油门。
但话说回来,家用代步谁天天飙高速?
后备箱能塞下婴儿车和露营装备,这才是实实在在的加分项。
要说科技配置,刚发布的比亚迪海狮07 DM-i绝对算得上卷王。
朋友在广州车展体验过,说那套云辇-C悬架过减速带就像德芙一样纵享丝滑,高速过弯时车身侧倾控制得比30万级豪车还稳。
不过最让人上头的是那套城市领航系统,实测在陆家嘴晚高峰能自动变道超车,但遇到加塞车辆时反应速度还有提升空间。
值得注意的是,这款车虽然标称零百加速7.5秒,但实际驾驶中电门调校偏舒适,想体验推背感得深踩油门。
家里有俩娃的朋友可以重点关注奇瑞风云T11。
上周末参加车主自驾游,六座版本二排独立座椅带腿托的设计太实用了,孩子坐在上面吃零食都不费劲。
车主分享了个真实案例:从上海到莫干山自驾,纯电跑了180公里,剩下的路程用油发电,综合油耗比同级燃油车低了将近一半。
不过要吐槽的是车机系统偶尔卡顿,导航到山区信号弱的时候会跳回基础版地图。
星途瑶光C-DM最近在短视频平台火得一塌糊涂,特别是那个AR-HUD抬头显示功能,实测导航箭头直接投射在前挡风玻璃上,比手机导航直观多了。
但有个细节要注意,虽然官方说支持快充,但30%-80%充电需要30分钟,要是赶时间的话还是得提前规划。
有位杭州车主分享了个妙用:周末露营时用车载冰箱冰啤酒,配合外放电功能烤串,妥妥的移动咖啡馆。
最后说说年轻人扎堆的吉利银河L7 EM-i。
销售说最近购车用户里90后占了六成,机甲风前脸确实吸睛。
不过实测发现,副驾娱乐屏在强光下反光严重,晴天基本看不清。
但语音助手反应是真的快,说句“打开座椅通风”立马就有凉风吹来。
车主群最近在讨论冬季续航,北方用户反馈开暖风后实际续航打七折,南方车主则对香氛系统赞不绝口。
现在买新能源车,补贴政策是个关键因素。
比如上海2024年新能源置换补贴最高1万元,杭州则给插混车额外3000元充电补贴。
但要注意,有些车型虽然指导价在20万内,但选装配置比如高阶智驾包可能要额外加钱。
像海狮07 DM-i的云辇-C悬架,选装价就要8000块,算下来得仔细掂量。
说到真实车主故事,上周遇到个有意思的情况:两位车主分别买了宋PLUS和瑶光C-DM,结果在高速服务区相遇。
宋PLUS车主说亏电时动力响应有点迟滞,而瑶光车主抱怨车机广告太多。
但两人都认同一点:插混车最大的好处是不用像纯电车那样天天找充电桩,周末带家人短途自驾完全没压力。
选购建议方面,如果是首次买新能源车的家庭,宋PLUS DM-i这种成熟车型确实稳妥,配件供应和维修网点都多。
但要是追求新鲜科技,海狮07的激光雷达版本值得等等,不过得做好提车周期长的准备。
对于多孩家庭,风云T11的六座布局比很多MPV还实用,就是内饰材质偏硬塑料,可能影响高级感。
最近行业有个趋势值得注意:插混车型开始卷服务了。
像瑶光C-DM提供免费充电桩安装,银河L7承诺终身免费基础流量,这些隐性成本也得算进购车总预算。
有位广州车主就因为没注意流量套餐到期,每个月被扣50块车机流量费,后来去4S店扯皮才解决。
说到底,选车就像找对象,没有十全十美的。
有人看重省油省钱,有人追求科技配置,也有人就喜欢高颜值。
建议各位有空去4S店实地体验,特别是重点试试座椅舒适度、车机流畅度和充电便利性。
现在很多品牌都提供深度试驾,甚至可以模拟不同路况测试车辆表现。
最后抛个问题给大家:如果让你在20万预算内选插混SUV,你会更看重续航能力、智能配置还是空间实用性?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看法,也欢迎晒出你的提车作业,咱们一起探讨新能源时代的购车智慧。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