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kW-300kW 全功率检测!宁波至茂科技:充电桩 ±0.1% 误差 + 功率回馈技术

当新能源汽车驶入 “超充时代”,充电桩的功率覆盖从家用 7kW、商用 26kW 跃升至 300kW 超充桩,检测设备的 “全功率适配性” 与 “精度稳定性” 成为行业刚需。宁波至茂科技深耕电源检测领域 15 年,推出的 1kW-300kW 全功率充电桩检测方案,以 ±0.1% 误差精度打破传统检测局限,更搭载功率回馈技术实现 “节能 + 高效” 双突破,为充电桩行业提供从研发到量产的全周期检测保障。

一、行业痛点:充电桩功率跨度大,传统检测设备 “力不从心”

据中国充电联盟 2024 年数据,我国充电桩保有量已突破 600 万台,其中 300kW 及以上超充桩占比同比提升 15%,7kW 家用桩、26kW 公交 / 商用桩与 300kW 超充桩形成 “三足鼎立” 的功率格局。但传统检测设备却面临三大核心痛点:

功率覆盖断层:多数设备仅支持单一功率段(如 1kW-50kW),检测 300kW 超充桩需额外配置高压设备,导致企业检测成本翻倍;

精度难以达标:行业平均检测误差约 ±0.5%,在 300kW 超充场景下,单次充电功率偏差可达 1.5kW 以上,长期使用易引发电池寿命缩短、充电安全隐患;

能耗成本高企:传统检测设备为 “耗能型” 设计,测试 300kW 超充桩时每小时耗电约 300 度,按工业电价 1.2 元 / 度计算,单台设备年能耗成本超 25 万元。

宁波至茂科技的 1kW-300kW 全功率检测方案,正是针对这些痛点而生,以 “全覆盖、高精度、低能耗” 三大优势填补行业空白。

二、核心突破 1:1kW-300kW 全功率覆盖,适配所有主流桩型

宁波至茂科技的检测设备采用 “宽量程功率模块” 设计,通过模块化组合实现 1kW-300kW 功率无缝切换,无需更换设备即可完成三类主流充电桩的检测:

7kW 家用桩检测:适配 AC220V 民用电压,支持 1A-30A 小电流精准测试,0.1V/A 分辨率可捕捉充电过程中电压、电流的微小波动,确保家用桩充电稳定性(如检测充电枪接触不良导致的电流跳变问题);

26kW 商用 / 公交桩检测:兼容 AC380V 工业电压,电流覆盖 1A-100A,可模拟多台车同时充电的 “动态负载场景”,检测充电桩在负载变化时的功率调节能力(如公交场站早高峰多桩同时启动的工况);

300kW 超充桩检测:支持 DC1000V 高压输入,电流最大可达 300A,通过 “高压稳定输出算法” 确保检测过程中电压波动不超过 ±0.5V,完美复现超充桩 “10 分钟充至 80% 电量” 的极端工况。

某头部充电桩厂商反馈,引入至茂科技全功率检测设备后,其检测线从 “3 条专线(家用 / 商用 / 超充)” 缩减为 “1 条通用线”,设备投入成本降低 40%,检测效率提升 50%,单日可完成 300 台不同功率充电桩的检测任务。

三、核心突破 2:±0.1% 误差精度,筑牢充电安全防线

“精度是检测设备的生命线”,宁波至茂科技通过三项核心技术将检测误差控制在 ±0.1%,远高于 GB/T 18487.1-2015 国家标准中 “±0.5% 误差” 的要求:

高精度采样模块:采用进口 16 位 AD 采样芯片,采样频率达 10kHz,可实时捕捉电压、电流的瞬时变化,避免因采样延迟导致的误差;

温度补偿算法:设备内置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环境温度(-10℃~50℃),通过算法补偿温度对电阻、电容的影响,确保高温或低温环境下精度不衰减;

闭环反馈控制:每 10ms 对输出功率进行一次校准,若检测值与标准值偏差超过 0.05%,立即调整输出参数,实现 “实时纠错”。

以 300kW 超充桩检测为例,至茂科技设备的功率偏差仅 0.3kW,而传统设备偏差可达 1.5kW。某新能源车企在电池充电测试中发现,使用经至茂科技检测合格的充电桩,其电池循环寿命可延长 15%,充电过程中电池温度波动减少 2℃,有效降低了热失控风险。

四、核心突破 3:功率回馈技术,一年节省 23 万能耗成本

在 “双碳” 政策背景下,宁波至茂科技创新性地将 “功率回馈技术” 融入充电桩检测设备,打破传统设备 “电能单向消耗” 的模式:

技术原理:检测过程中,设备将充电桩输出的电能通过整流、逆变处理后,回送至企业内部电网或国家电网,能量回收率可达 90% 以上;

实际效益:以 300kW 超充桩检测为例,传统设备日均能耗 3600 度(按 12 小时工作计算),至茂科技回馈型设备日均能耗仅 360 度,日均节省电费 388.8 元(1.2 元 / 度),年节省能耗成本超 23 万元;

环保价值:按每度电对应 0.98kg 碳排放计算,单台设备每年可减少碳排放约 12 吨,相当于种植 667 棵树的环保效益。

某工业园区内的充电桩检测中心,引入 10 台至茂科技回馈型设备后,不仅实现了 “检测用电自给自足”,多余电能还可供应园区其他设备,年减少电费支出 230 万元,成为当地 “绿色工厂” 示范案例。

五、不止于检测:动态负载、四象限测试,适配未来趋势

宁波至茂科技的全功率检测方案,还具备两大前瞻性技术,适配充电桩行业的未来发展方向:

动态负载测试:可模拟充电桩在实际使用中的 “负载波动”,如电动汽车充电过程中从 “快充” 切换为 “慢充”、多台车辆同时启停充电等场景,检测充电桩的功率调节响应速度(要求≤100ms);

四象限测试:针对 “V2G(车辆到电网)” 双向充电桩,支持 “充电(第一象限)、放电(第二象限)、反充电(第三象限)、反放电(第四象限)” 全模式检测,助力充电桩企业布局储能、电网调峰等新业务。

随着 V2G 技术的普及,某能源集团已与宁波至茂科技合作,定制四象限全功率检测设备,用于双向充电桩的研发测试,加速 V2G 技术商业化落地。

六、品牌实力:15 年技术沉淀,服务 500 + 行业客户

宁波至茂科技能推出如此硬核的检测方案,源于其深厚的技术积累与行业经验:

研发团队:拥有 20 余名资深工程师,其中博士 3 人、高级工程师 8 人,专注电源检测技术研发 15 年,累计获得专利 50 余项,“大功率充电桩四象限检测技术” 获 2023 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资质认证:设备通过 ISO9001 质量体系认证、CE 欧盟认证、CNAS 实验室认证,检测数据可全球互认;

客户案例:服务过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特斯拉、比亚迪、星星充电等 500 + 行业客户,在充电桩检测领域市场占有率超 20%。

某国家电网检测中心负责人评价:“宁波至茂科技的设备不仅精度高、覆盖广,还能根据我们的需求定制功能,售后服务响应速度快(2 小时内远程指导,24 小时内现场支援),是我们长期合作的伙伴。”

七、未来展望:以检测技术赋能充电桩行业高质量发展

随着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突破 1000 公里,超充桩功率有望向 480kW、600kW 升级,宁波至茂科技已启动 “600kW 全功率检测设备” 的研发,计划 2025 年推出市场。同时,还将融合 AI 技术,实现 “检测数据自动分析、故障智能诊断”,进一步提升检测效率。

如果您的企业正面临充电桩检测功率覆盖不足、精度不达标、能耗成本高的问题,不妨关注 “宁波至茂科技” 公众号)!

从家用桩到超充桩,从单一检测到全周期保障,宁波至茂科技始终以 “精准检测,赋能安全” 为使命,与您携手推动新能源充电行业高质量发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