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买燃油车,一定要避开这3种车,否则颗粒捕捉器会堵得你怀疑人生

帮朋友选燃油车,他一开始盯着 1.2T 的紧凑型车,说省油好停车…… 结果我让他先去问问开同款车的人 ... 有个车主才开半年,颗粒捕捉器堵了三次,每次清理花五百多,油耗从 7 个飙到 15 个,这哪是省油,是烧钱。

现在 国六 B 标准全面实施,90% 以上的燃油车都装了颗粒捕捉器就是大家常说的 DPF,这东西本是为了过滤尾气里的 PM2.5 颗粒,是好事…… 可偏偏有些车,买回去没几个月就出问题,不是亮故障灯就是动力掉得厉害,归根到底,还是车没选对。今天就跟大家聊聊,现在买燃油车,这 3 种车一定要避开,不然颗粒捕捉器能堵到你怀疑人生。

现在买燃油车,一定要避开这3种车,否则颗粒捕捉器会堵得你怀疑人生-有驾

第一种要避开的,就是「市区短途专属的小排量涡轮燃油车」。不是说小排量涡轮不好,而是这类车跟市区短途的用车场景,是天生的 “冤家”。大家买小排量涡轮,大多是为了市区通勤方便、油耗低,可偏偏颗粒捕捉器要正常工作,得靠足够高的排气温度 ... 一般得 550℃以上,才能把捕捉到的碳颗粒烧掉,也就是所谓的 “再生”。

小排量涡轮在市区开,车速基本超不过 60 码,发动机大多在低速工况转,排气温度根本上不去,有时候连 300℃都到不了…… 碳颗粒烧不掉,就只能在 DPF 里堆着。要命的是,短途行驶时,发动机还没热透就熄火了,不仅 DPF 没法再生,机油里的一些成分还会因为温度不够,附着在 DPF 上形成积碳。

现在买燃油车,一定要避开这3种车,否则颗粒捕捉器会堵得你怀疑人生-有驾

就拿市面上常见的某款 1.2T 紧凑型车来说,去年某投诉平台上,单月关于颗粒捕捉器堵塞的投诉就有两百多起,不少车主都是每天上下班单程 3 公里,没俩月故障灯就亮了。有个车主吐槽,冬天离谱,单箱油能堵两次,清理一次的钱够加半箱油,最后索性把车停在车库,天天打车上班 ... 你说这图啥?

有人可能会说,堵了跑高速不就行了?可问题是,很多买这类车的人,根本没条件经常跑高速。要是每天就开几公里接送孩子、买个菜,就算周末偶尔跑一次高速,DPF 里的积碳可能已经硬化了,根本烧不掉,最后还是得花钱拆洗,甚至换总成,换一次就得两三万,这成本可比油钱贵多了。

现在买燃油车,一定要避开这3种车,否则颗粒捕捉器会堵得你怀疑人生-有驾

第二种要避开的,是「未针对国六 B 优化的 “过渡款” 燃油车」。国六 B 标准落地前,不少车企为了赶节点,没心思去改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就简单在老款发动机上 “打补丁”... 加个颗粒捕捉器,就敢标国六 B 车型卖。这种车,本质上就是 “旧瓶装新酒”,问题早晚会暴露。

这类车的问题在哪?首先是 发动机燃烧效率没跟上。老款发动机的设计,本来就不是为了国六 B 的低排放,就算加了 DPF,燃烧不充分产生的碳颗粒还是多,DPF 根本忙不过来,自然容易堵。其次是 机油适配性差,有些 “过渡款” 车型,厂家甚至没新机油标准,还是推荐用原来的高灰分机油,这类机油燃烧后会产生灰烬,这些灰烬堵在 DPF 里,根本没法通过再生烧掉,只能越积越多。

现在买燃油车,一定要避开这3种车,否则颗粒捕捉器会堵得你怀疑人生-有驾

之前听一个修车师傅说,他接过一款早期的中型 SUV,就是典型的 “过渡款”,车主换了三次 DPF 总成,每次都要两三万,最后车主实在受不了,把车卖了,亏了好几万。后来查了才知道,这款车的发动机根本没针对国六 B 调校,只是加了个 DPF 应付政策,等于让消费者替车企的 “偷懒” 买单。

坑的是,有些 “过渡款” 车型的 DPF 布局还不合理,比如装在离发动机很远的地方,排气温度到了 DPF 这里已经降了不少,再生效率低。车主就算小心翼翼开车,加低灰分机油、加正规汽油,DPF 该堵还是堵 ... 这种车,买回去就是给自己添堵。

现在买燃油车,一定要避开这3种车,否则颗粒捕捉器会堵得你怀疑人生-有驾

第三种要避开的,是「依赖 “高频再生” 却无主动优化的燃油车」。不是所有带主动再生功能的车都靠谱,有些车的主动再生,根本不考虑用户的实际使用场景,触发条件苛刻到离谱,等于 “摆设”。

大家知道,主动再生是靠车自己喷油或者电加热,把排气温度升上去烧碳颗粒。可有些车的主动再生,得满足一堆条件:水温必须到 80℃以上、油箱油量得过半、不能开空调、车速得保持在 100 码以上持续 20 分钟…… 市区堵车的时候,这些条件根本达不到,主动再生根本触发不了。

还有些车,连原地再生功能都没有,或者原地再生逻辑有问题。比如某款国产 SUV,原地再生时要求不能熄火、不能踩油门,还得保持怠速 30 分钟,期间发动机噪音大得像拖拉机,邻居还以为在修车。有个车主冬天在小区里原地再生,结果怠速时间太长,电瓶亏电了,最后还得叫救援 ... 你说这糟心不糟心?

离谱的是,有些车的主动再生频率太高,比如每跑 2000 公里就得再生一次,每次再生还得消耗不少油。有个车主算过,他的车每次主动再生,百公里油耗会多 2 个,一年下来,光再生多烧的油钱就有一千多。关键是,就算频繁再生,DPF 的寿命也会缩短,一般 DPF 的设计寿命是 10 万公里,有些车跑 5 万公里就得换,又是一笔大开销。

其实说到底,颗粒捕捉器堵不堵,核心还是看车企有没有真的下功夫优化。那些大排量自吸车型,比如 2.0L 以上的,排气温度本身就高,DPF 再生轻松,堵塞率普遍低于 5%;混动车型不用说,发动机大多在高效区间工作,碳颗粒排放少,DPF 基本不用怎么再生,比如某款混动轿车,上市两年,DPF 投诉只有个位数。

我朋友最后听了我的建议,选了一款 2.0L 自吸的日系轿车,开了半年,DPF 一点问题没有,油耗稳定在 6 个左右,他说早知道当初就不纠结小排量涡轮了。

所以大家买燃油车的时候,别光听销售吹 “省油”“环保”,多做点功课:查一下这款车的 DPF 投诉数据,问问真实车主的使用感受,看看车企有没有针对国六 B 做核心优化 ... 毕竟买车是为了方便,不是为了天天跟颗粒捕捉器 “斗智斗勇”。要是车企只是应付政策,把 DPF 当 “补丁”这种车,再便宜也别买,不然真的会堵到你怀疑人生。

声明:为了提高创作效率和阅读体验,本文有借助使用AI工具进行辅助创作,请注意甄别。作为自媒体一直遵循客观理性地评论时事,不搞极端言论带节奏,仅传播正能量。文中数据来自各媒体公开报道,但信息可能会更新,因为无法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本文不作为任何投资依据,请大家理性阅读。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