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门发力 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按下“快进键”

□ 郭 兴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6部门日前印的《电动汽车充电设施服务能力“三年倍增”行动方案(2025—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在全国范围内建成2800万个充电设施,提供超3亿千瓦的公共充电容量,满足超过8000万辆电动汽车充电需求,实现充电服务能力的翻倍增长。

聚焦城乡充电短板

构建向好向优格局

作为电动汽车的能源补给设施,充电桩不仅关系用户出行的便利性,也影响电动汽车的推广普及。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枪)总数达到1734.8万个,同比增长53.5%。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充电桩利用率按照“1个公共充电桩=3个私人充电桩”测算,2024年我国增量市场的纯电动汽车车桩比已达1∶1。不过,从用户反馈看,每逢长假出行,高速排队充电现象依旧存在,公共充电服务短板亟须补齐。

针对上述短板,《方案》提出“公共充电设施提质升级行动”,要求打造有效满足电动汽车中长途出行需求的城际充电网络。到2027年底,全国城市新增160万个直流充电枪,其中包括10万个大功率充电枪;在高速公路服务区(含停车区)新建改建4万个60千瓦以上“超快结合”充电枪,鼓励建设大功率充电设施。除高寒高海拔地区外,其他高速公路服务区均应具备充电能力。

国网能源研究院电网所安全与城市电网研究室主任代贤忠指出,当前城市充电设施功能结构不够均衡,需要聚焦热点区域的快速补能场景,着手提升充电功率、服务能力和品质。对此,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副秘书长、中电联电动交通与储能分会会长刘永东建议,城市充电设施要更具前瞻性,注重结构与质量。

着眼“最后一公里”

多措并举方便车主

如果说补齐公共充电服务短板是“半程马拉松”,那充电设施进社区便是“最后一公里”。聚焦“最后一公里”,《方案》制定了“居住区充电条件优化行动”“供电能力和供电服务改善行动”。针对新建居住区和既有居住区充电设施的安装,《方案》明确新建居住区要按规定在固定车位全部建设充电设施或预留安装条件,既有居住区则要因地制宜补充充电设施。

针对居民充电桩报装申请繁琐的问题,《方案》明确要强化报装接电服务保障,加快推广手机应用程序(App)、网站等线上充电桩报装申请渠道。对具备条件的地区,鼓励探索“一小区一证明”等试点应用,进一步简化居民充电桩报装申请资料,落实“三零”“三省”服务举措,优化内部审批流程,提高接电服务效率。

除此之外,《方案》还要求同步开展配套供配电设施改造,将充电设施接入需求纳入配电网规划,重点围绕城市核心区、高速公路服务区、交通枢纽、乡镇聚集区以及老旧小区。针对网架结构薄弱、供电能力偏低等问题开展配电网架优化、台区增容等建设改造,推广应用智能有序充电,提升高渗透率充电负荷场景下的电网承载能力和调节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为加速居住区充电设施建设,《方案》还提出推广“统建统服”模式,即由运营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维”居住区充电设施,面向电动汽车渗透率高、接入容量受限、私人桩建设存在制约的小区开展试点工作,到2027年底,打造1000个“统建统服”试点小区,实现私人充电桩接入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的大幅提升。

刘永东表示,“统建统服”模式的优点在于方便居住区充电设施专业管理,保障充电质量与安全,提升充电服务水平,方便开展大规模车网互动实践。此外,他也指出,企业参与“统建统服”试点建设,除了要练就过硬的综合实力,也要主动寻求与业主、居委会达成共识。

京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孙茂建认为,“统建统服”模式有助于聚合需求,加速充电设施推广。同时,他强调,开展“统建统服”试点工作不能贪快求大,需要以系统思维为引导,结合可靠的产品和服务能力提供支撑。

发掘车网互动潜能

助力新型电力系统

近年来,伴随着新型电力系统加速发展,车网互动(V2G)也成为行业热点。所谓车网互动,是指电网与电动汽车在充电设施助力下完成双向充放电。2024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关于推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试点工作的通知》以来,各地政府积极探索车网互动试点建设并已取得一定成效。

以江苏为例,该省不仅多次组织开展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还在今年8月中旬出台了专项政策,明确了车网互动反向放电的价格参照。以国网江苏8月代理购电工商业用户电价测算,江苏参照尖峰时段放电价格为1.2245元/度。按低谷充、尖峰放测算,参与车网互动用户的度电收益可超0.72元。

需要注意的是,V2G的价值仍需深入挖掘。代贤忠指出,V2G价值挖潜需要打通车桩网融合标准协议、电池放电质保、放电价格和市场机制等堵点。以上问题的解决需要电动汽车企业、动力电池企业、充电运营商、电网企业、政府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促进达成统一标准协议,打消用户对电池寿命的顾虑,拓展多元化收益渠道,构建可持续的V2G商业模式。

《方案》在“车网互动规模化应用推广行动”中明确,要扎实推进首批车网互动试点建设,建立协同推进和跟踪评价机制,充分发挥电力市场分时价格信号引导作用,探索市场化车网互动响应模式。完善新能源汽车和充换电场站对电网放电的价格机制,推动车网互动资源聚合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业内人士预测,《方案》有望激发各方参与V2G的积极性,加快车网互动政策保障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建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