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交通部针对货车驾驶出台了一项备受关注的新规:明确要求货车驾驶员单日驾驶时长不得超过8小时。若存在特殊情况,驾驶时长最多可延长至10小时,但每月累计延长时间不能超过36小时,夜间延长驾驶时间更是不得超过2小时。同时,为避免疲劳驾驶,规定驾驶员单次连续驾驶4小时后,必须休息至少20分钟。
这项政策的初衷无疑是值得肯定的。货车运输行业劳动强度大、风险高,长时间驾驶容易导致驾驶员疲劳,进而引发交通事故,威胁道路交通安全。交通部出台这样的规定,旨在从制度层面保障货车驾驶员的休息权益,降低因疲劳驾驶引发的安全风险,为整个道路运输行业营造更安全的环境。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有些骨感。在政策实际执行过程中,不少货车司机(卡友)面临着诸多难题。当到达规定的休息时间,很多卡友却发现服务区早已“一位难求”,根本挤不进去,只能无奈地继续在道路上行驶,无法按时休息。更有甚者,为了应付北斗系统的监控,部分卡友采取了插卡拔卡等作弊手段,使得原本旨在保障安全的规定沦为了一种“形式主义”,难以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我们支持这项政策,因为它代表着对货车驾驶员生命安全的重视,对道路交通安全的有力保障。但我们更希望政策能够不打折扣地落地实施。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多管齐下。一方面,相关部门应加大投入,多建设一些服务区,并对现有服务区的车位进行优化管理,合理规划停车区域,提高车位使用效率,让卡友们在到达休息时间时能够有地方安心停车休息。另一方面,在严查北斗作弊行为的同时,更要着力规范运价市场。当前,运价偏低是导致卡友不敢休、不能休的重要原因之一。只有让运价回归合理水平,保障卡友们的合理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他们为了多跑几单、多赚点钱而牺牲休息时间的问题。
在此,也想问问各位奔波在路上的卡友们,对于交通部的这项8小时驾驶规定,你们是支持还是有所顾虑呢?欢迎大家分享自己的看法和经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