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门店惊现理想车主“不文明集锦”,水军产业链浮出水面!
失业君小编 | 文
cottonbro studio | 公共图库图
清晨启动车辆前,一位理想L9车主习惯性地绕车一周,确认车身没有被扔垃圾,才忐忑上路——这已成为近期许多理想车主的日常仪式。
打开手机,满屏都是“理想车主乱停车”、“强行变道”的短视频剪辑。社交媒体上,“理想车主素质差”的话题铺天盖地,评论区里,全国网友化身移动电子眼,360度无死角监控违停的理想汽车。
更令人惊愕的是,网传某华为汽车门店的展示区,竟公然播放着理想车主不文明驾驶的短视频集锦,似乎印证了网友那句调侃:“高端的商战往往采用最普通的方式”。
这场针对理想车主的舆论风暴呈现出高度组织化的特征。理想汽车法务部8月7日发布声明,揭露了背后的产业化操作:某短视频平台仅8月3日0时至7时的七个小时内,就集中涌现45条标题雷同的视频,全部标注着《以前真没注意,理想车主,没有意外,一律乱停车…理想车主》的标签。
这些内容不仅呈现“24小时不间断、多平台同质化高频发布”特征,评论区更是被“理想车主素质差”、“买理想的人没公德心”等标签化言论淹没。当舆论狂欢溢出屏幕,现实伤害随之而来:
人身骚扰:多位车主反映车辆被恶意扔垃圾,甚至不敢开车出门;
心理压力:一位车主在社交平台倾诉:“现在打开社交软件,铺天盖地都是骂理想的帖子,我的车停在小区车位上,竟被人扔了一袋垃圾”;
群体污名化:守规矩的车主无辜躺枪,被迫为少数人的行为集体买单。
这场舆论攻势背后,一条明码标价的黑产业链逐渐浮出水面。理想汽车第一产品线总裁汤靖在微博曝光了网络水军兼职群聊天截图:
任务一:收集理想汽车“压线、变道不打灯、乱停车”画面,图片每张5元、视频每条8元(允许AI生成“逼真”素材);
任务二:在车主内容下发布负面评论,普通评论1.5元/条,带图评论2元/条。
更荒诞的是,有理想MEGA车主在闲鱼挂出“接拍乱停车”的钓鱼订单,标价5元一次,竟真有人拍单,并明确要求:“只要理想MEGA的图片,今天给到就行”。这种产业化操作完美解释了为何凌晨时段仍在持续产生“新鲜素材”。
网传“华为门店播放理想不文明视频”的传言虽未获官方证实,但在两大品牌白热化竞争背景下显得尤为刺眼。回溯两者交锋史:
2022年问界M7发布后,理想汽车销量应声下滑,李想在微博用“崩盘”形容当时处境,一个季度亏损十几亿。理想随后紧急召开战略会议,全面学习华为经验,管理团队集体研读华为书籍,甚至引入前华为全球HRBP管理部部长李文智等华为系高管。
华为车BU CEO余承东深谙“超限战”打法。据行业分析,华为根本不用传统广告营销的笨办法,而是动用了声势最大的自媒体矩阵(如抖音、小红书等)这一战略空军力量,锚定对手理想汽车的头部产品理想L7,在其后方进行狂轰滥炸。当华为门店展示理想车主负面行为时,这种“对比营销”已踩在道德与法律的边界线上。
失业君小编观察认为,理想汽车陷入舆论风暴并非偶然,三大因素使其成为完美标靶:
❶保有量魔咒:理想累计交付量已达150万辆。即使低素质车主比例仅千分之一,绝对数量也有1500人,足以支撑“每日不重样”的素材需求;
❷车型设计自带“靶心”:理想L9车长超5.2米,MEGA形似高铁车头。庞大车身在拥挤城市中面临更高停车难度,而高辨识度设计让任何违规行为都无所遁形;
❸竞争关键节点:风波恰逢理想纯电SUV i8上市关键期,该车型小订量已突破3万辆。业内人士指出,新能源中大型SUV市场竞争进入深水区,有利益方正通过舆论战转移消费者关注。
面对有组织的网络抹黑,理想汽车宣布三管齐下的法律行动:要求平台下架违规内容,以侵犯名誉权起诉幕后黑手,追究“损害商业信誉罪”责任。
蔚来高管马麟也发声声援:“非常反感不分青红皂白往某一个汽车品牌车主群体身上泼脏水的行为”。
某社交平台上,一位同时拥有小米和别克的车主道出关键:“任何群体大了都有低素质的,但用刻板印象攻击车主,这打法就太下作了。”
当商战从技术比拼滑向人格诋毁,当舆论监督异化为网络猎巫,最终受伤害的不只是某个品牌的车主群体,更是正在蓬勃发展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整体形象。华为与理想,一个是科技巨头跨界造车的标杆,一个是新势力中产品定义的翘楚,本应代表中国智造的最高水平同台竞技——但商战的底线一旦失守,没有真正的赢家。
议
网友热议
@公子潮Aron(IP京):
高端的商战,低端的手段。华子这波操作(如果属实)真掉价!技术打不过就玩人身攻击?格局呢?心疼被误伤的理想车主。
@段永锋2007(IP皖):
水军产业链曝光才是重点!5块钱一张图、8块钱一条视频?这成本比正经广告低太多了,难怪黑稿满天飞。平台监管在哪?该管管了!
@方小言Hollis(IP沪):
‘水军收集/制造素材、集中传播抹黑,这妥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
@淡爱在深秋(IP京):
销量压力下,竞争已经无所不用其极了?从技术战、价格战打到‘车主素质战’?行业‘内卷’成这样,最终损害的是中国新能源的整体口碑和消费者信任!
@方吉尔伽美什Scott(IP闽):
每天停车小心翼翼,还要拍照发群打卡自证清白… 太魔幻了!我们普通车主招谁惹谁了?希望这场闹剧早点结束,还大家清净。
@落凡星xingzai(IPHK):
高端的商战往往采取最普通的方式……但是,技术、产品、服务的良性竞争才是正道!
最后一条,
环境使然!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