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帕里斯帝上市,配置对比国产,品牌力面临挑战

咱们今天就来聊聊——韩国帕里斯帝这车,刚刚在中国上市,卖到了30万块钱,值还是不值?

先不急着站队,先抛个问题给大家:你现在掏30万买台合资SUV,是在买什么?是买面子?买性能?还是买安全配置,智能体验?你说买舒适性吧,现在国内一堆20万级大七座SUV早就舒坦得不行了;你说买豪华感吧,同样价钱都能摸到奥迪A6或者宝马3的入门版。那你要买的是品牌吗?现代这牌子在中国还有多大号召力?这些问题可得一个个想。

韩国帕里斯帝上市,配置对比国产,品牌力面临挑战-有驾

不得不说,中国新能源车这些年卷得太有劲了。五年前,新能源还算是个“新鲜玩意儿”,你买辆电车别人还夸你有远见。现在,你如果去4S店还要挑燃油车,售楼大姐可能都要笑话你“还没跟上时代”。数据挺吓人,产量从140万直冲1300万,渗透率已经超五成。说句实话,哥现在写车评,经常觉得燃油SUV已经快变成博物馆展品了。

这不是空喊口号。国产新能源车现在卷智能化、卷空间、卷配置,几乎不给合资留活路。各路品牌干到你你死我活,连一些外资牌子都跪了。奥迪都开始和华为合作,标志都改“中文”了,说明什么?大家都清楚,要在中国卖车,早就不是你有个外国身份就能摆谱的事儿了。你要想混,就得跟中国企业、科技紧紧抱在一起,把自己“本地化得再本地化”,甚至你造的车得让中国人在乎的细节全到齐,价格还得便宜。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现代却悄悄搬来一个新帕里斯帝,号称韩国卖爆,定位高端进口SUV,喊出“50万以内最强混动SUV”的口号。先别说够不够格,这个定价一出,有没点“敢死队”的劲头我不知道,至少是够自信。

但问题来了,这种自信到底底气在哪?是产品力?还是自认为品牌溢价?你在韩国能卖爆,并不代表能在国内也吃得开。现在的中国车市,好车太多了,卷上天了。你要想三十万混迹主流,就得把自己每个维度都卷到极致。不然,顾客凭什么选你?

的确,帕里斯帝尺码可以说有优势,5060毫米长,1980毫米宽,轴距将近3米,三排七座,面向家庭用户。国产竞品,比如银河M9、问界M9,体积优势不小,但价格却便宜一大截——有的还只要17万多,逼近一半。

说动力吧,现代的2.5T涡轮混动,比上一代提升30%。听着喜人。但仔细一想,国产同价位,甚至10万级的纯电车都能零百加速“秒天秒地”。而且家用SUV,说实话,谁天天飚零百。配置呢?总不能30万还没成套舒适/豪华装备吧?

还是看配置清单。帕里斯帝入门版本配置朴素得让人心疼——没有电动后备厢,没有HUD抬头显示,没有手机无线充电……连陡坡缓降、座椅通风也没装全。大车都没全景影像,基础倒车影像就打发你了。要想体验高配,你就得多掏钱上顶配,否则,中低配跟二十万的国产车都差不多。

说到底,真正让人掏钱不是这些基础大件,而是智能座舱、驾驶辅助能力,还有售后便利。帕里斯帝搭载的是普通辅助驾驶,连自动变道、高速NOA都没有,座舱芯片也还是“传统艺能”,语音交互仅能简单控制空调和导航——智能化水平根本和主流国产新能源不在一个维度。

韩国帕里斯帝上市,配置对比国产,品牌力面临挑战-有驾

关键还有个死穴——进口车维护麻烦,网点少,售后体验不友好。你住小城市,买到这车,想找官方服务得多跑几百公里,谁愿意槽这么大风险?买高价合资车,应该要省心的。

说到这儿,又要问一句了:三十万到底买的是什么?你是买“豪华”?还是买“品牌力”?在中国,四个圈的奥迪变得都要玩本土化,你现代到底还有几分号召力?实话说,早些年现代的确靠性价比在中国杀出过一条血路,大家只认价,不认豪华。但这两年,现代在中国市场风光都没了——销量越来越少,品牌影响力也逐渐下滑。年轻一代车主,知道现代帕里斯帝的都不多。

你说BBA、特斯拉这些全球头部品牌,再怎么调整也有拥趸。现代现在卖三十万,是不是有点错位了?市场里,同级别选手多如牛毛,途昂、汉兰达、理想L8……哪个不是百花齐放?你跟他们拼品牌不占优势,小毛病维修还费劲,二手保值又没底气,真拿什么和他们扳手腕?

现在中国车市已经变成了“新能源主导、智能化决胜、本土化为王”。卷智能、卷品牌,配置卷到天花板。你还在靠尺寸、动力、碎片化的豪华噱头来卖高价,难道没点自我反思?如果中国SUV消费者最重视的“智能化”“安逸性”“品牌趋势”你都没占到,那售价其实就空落落的。

实际上,市场比任何车企都现实和讲道理。你说要造高品质车,得真心下血本,把每个细节做到极致,而不是只靠几个亮点自我吹嘘。如果只是想借进口身份“扮个高端”,那一看就是花架子。配置分层太明显,低配太寒碜,智能化拉胯,售后势单力薄。消费者一比一看,用脚投票就能告诉你这定价是不是“扯淡”。

韩国帕里斯帝上市,配置对比国产,品牌力面临挑战-有驾

再说回品牌认知。韩国现代这些年在中国已经变成了边缘选手。早年北京现代起亚销量爆表,现在掉到近乎裸退。现在销售不到百万,份额低到可怜。品牌一路衰弱,残值率也低,谁还敢三十万抵押未来养护服务和保值率?你要是途昂、汉兰达,虽然价格也高,但品牌根基摆在那里,二手车还不亏。帕里斯帝扮高端没资源、没口碑、没市场号召力,三大核心优势都输掉了。现实就是这么冷酷。

最后想问现代一句:你是真不懂中国市场,还是太看得起自己了?进口身份在中国已经不是优势了,反而变成了短板。中国车主要买,拼得不是你韩国本地怎火爆,而是拼你能不能适应中国消费者胃口、价格、配置,智能体验和售后。你没做到这些,就别指望凭几个“亮点”吃下蛋糕。你再吹嘘也没用,销量一上来全是赤裸裸的数据。一个月卖几百台,不如国产车一天出货。

有人说,高价买的是“情怀”,买的是“稀有”。但说到底,中国人现在买车买的是体验、是智能、是面子,三十万买对象不服气,凭啥愿意交智商税?如果现代不醒悟,还在用原来的打法做市场,只会越来越边缘,再不做出彻底转型,怕是要被中国市场彻底淘汰。

这个问题其实也不止于现代,是所有合资品牌该警醒的。中国新能源卷配置、卷智能、卷价格,留给合资车的“高端溢价”空间越来越小。关键不是是谁进步慢一点,是你如果总在自说自话,市场会毫不留情地把你淘汰。

韩国帕里斯帝上市,配置对比国产,品牌力面临挑战-有驾

所以,还是那句老话:别觉得自己能靠“历史身份”混下去,要么就转型,要么就回家。三十万买现代SUV,不值!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