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强抢中国芯片,本田立刻停产,代表团赴欧讨说法

荷兰强行接管安世半导体后,影响很快显现。中方代表团正赶往欧洲。第一个直接受伤的是本田。

日经报道说,本田在墨西哥塞拉亚的工厂因用到安世的芯片被迫停产。那座厂主要做HR-V,年产约二十万辆,面向北美出口。现在生产线停了,何时恢复还不清楚。

荷兰强抢中国芯片,本田立刻停产,代表团赴欧讨说法-有驾

本田不是唯一的受害者。日本汽车工业协会早就警告,安世的供应一断,全球汽车可能受大影响。安世的芯片广泛用于零部件、电子控制和功率模块,很多车厂都在用。也就是说,荷兰的命令卡住了汽车产业链的一个重要环节。

中欧之间的对话没有停。中国商务部长王文涛和欧盟贸易、经济安全官员谢夫乔维奇视频通话时说,中方不同意把“国家安全”说得太宽,要求荷兰尽快给出解决办法。欧方表示理解,并愿意帮忙沟通,尽快恢复供应。

10月30日,中国高级技术代表团去了欧洲,和欧盟官员会谈。欧洲想借此推动在供应链和产业安全上达成让步。中方会重申自己的合法权益和市场规则。这将是一场复杂的谈判。

荷兰强抢中国芯片,本田立刻停产,代表团赴欧讨说法-有驾

从经济荷兰的做法伤害了自己。欧洲本就缺芯片产能,很依赖中国产能。安世在分立器件市场排在前列,其中国工厂做着关键工序。荷兰剥离管理、切断合作,只会打乱供应。欧盟委员会的分析也说,短期内欧洲无法替代安世在中国的产能。换句话说,想把生产搬回本地,欧洲没足够的资源和技术。

从政治这事也暴露了欧盟内部不一致。法国和德国对荷兰的做法不完全支持。有些欧盟官员担心,若允许成员国以“国家安全”为借口干预跨国公司,会破坏单一市场的完整。现在欧盟内部在讨论怎样防止类似情况再发生。中欧的沟通渠道在恢复。无论是稀土問題还是安世问题,双方都表现出务实态度。全球制造一体化很深,脱钩只会让大家受损。

这件事可能成为中欧关系的转折点。它让欧洲看到,单靠跟随美国并不能保证安全,反而会损害自己的产业。对中国来说,这是现实的一课:要有核心环节和自主能力,才能抵御外部风险。无论谈判结果如何,安世事件都将是对全球化的一次重大冲击。

荷兰强抢中国芯片,本田立刻停产,代表团赴欧讨说法-有驾

现在摆在欧洲面前的事实很清楚:芯片断供不是遥远的危险,它就在眼前;工厂停产不是偶然的意外,而是政策失误的后果。荷兰的接管破坏了商业信任,也动摇了欧洲制造的基础。中方代表团到布鲁塞尔时,欧洲要回答的不仅是如何补救产业危机,还要回答如何在中美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