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2025年一季度利润大幅提升,市值却被严重低估为何如此?

上汽这艘“老舰”,最近报了个喜讯:一季度“进账”颇丰,利润蹭蹭往上涨,几乎赶上去年一年的“收成”。可奇了个怪,这“腰包”鼓了,“身价”却没跟着水涨船高,市值愣是被市场“压”下去一大截。这到底是哪门子“玄学”?

说白了,这车市的“戏码”,比股市还让人“云里雾里”。那边厢,比亚迪、赛力斯们“风头无两”,动辄“傲视群雄”,市值膨胀得让人有点“虚火上升”;这边厢,像上汽这种“老字号”,明明“家底殷实”,却仿佛成了市场的“隐形人”。这就像学霸考了个高分,大家习以为常;学渣偶尔“超常发挥”,反而无人问津。

上汽2025年一季度利润大幅提升,市值却被严重低估为何如此?-有驾

摊开数据瞧瞧,上汽一季度“卖货”94.5万辆,同比增长13.3%,营收1408.6亿,利润30.2亿,也跟着“水涨船高”了11.4%。单拎出来看,的确“赏心悦目”。尤其是那扣非净利润,蹿升了34.4%,这说明“主业”是真的在“生金蛋”。可关键就在于:如今这车市,大家都在“内卷”,都在“刺刀见红”地打价格战,利润普遍“缩水”。中汽协的数据就摆在那儿,一季度汽车行业整体销量涨了11.2%,利润却“跌份儿”了6%。

这就好比,大伙儿都在“刨食”,别人费劲巴拉刨了一斤,你吭哧吭哧刨了一斤二两,可总体来说,大家都“饿着肚子”干活。上汽能“逆流而上”,固然“可圈可点”,但架不住市场对整个行业的“悲观论调”。

上汽2025年一季度利润大幅提升,市值却被严重低估为何如此?-有驾

再来说说估值。里头“扒拉算盘”,说上汽的“合理身价”应该是2717亿,现在只有1805亿,是被“低估”了。反观比亚迪、长城、赛力斯,反倒被“捧上了天”。这个“合理身价”是怎么来的呢?是根据一季度的利润和增速,以及汽车行业其他公司的季报“倒推”出来的。这种算法,有点像“缘木求鱼”。

要知道,股市这玩意儿,看的可不只是眼前的“蝇头小利”,更看重未来的“潜力股”。比亚迪之所以能“身价倍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领头羊”地位,以及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而上汽,虽然也在积极“转型升级”,但总给人一种“慢人一步”的感觉。就像一个经验老道的“舵手”,面对惊涛骇浪,虽然也能“稳住阵脚”,但总不如那些年轻的“弄潮儿”更能“吸睛”。

上汽2025年一季度利润大幅提升,市值却被严重低估为何如此?-有驾

当然,上汽也在“奋起直追”。和华为“牵手”,开发“SAIC尚界”汽车,推出MG、荣威等自主品牌的新车,这些都是“积极信号”。但这些信号,能不能转化成实打实的销量和利润,还得让时间来“验验成色”。

此外,别忘了,上汽身上还“背负”着一些历史“遗留问题”。合资品牌“比重”较大,自主品牌“竞争力”相对较弱,这些都是“掣肘”上汽估值的重要因素。就像一个身经百战的“老将”,虽然经验丰富,但身上也难免有些“陈年旧伤”,影响了行动的“敏捷性”。

上汽2025年一季度利润大幅提升,市值却被严重低估为何如此?-有驾

因此,上汽市值被“低估”,表面上看是市场“不买账”,但深层次的原因,是市场对上汽的未来,还“心存疑虑”。这种疑虑,不是靠一份“光鲜亮丽”的季报就能“一笔勾销”的。

归根结底,股市就像一面“明镜”,它反映的,不仅仅是企业的业绩,更是投资者对未来的“信心”。上汽想要“咸鱼翻身”,需要的,不仅仅是漂亮的财报,更是清晰的战略、创新的产品,以及一颗“拥抱未来”的赤子之心。否则,就算利润再“飙升”,也可能只是“镜花水月”,看得见,摸不着。就像那个“超常发挥”的学渣,如果下次还是“原地踏步”,估计也没人再“大惊小怪”了。他需要证明,这不仅仅是“昙花一现”,更是“真材实料”的体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