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起电动车新规落地,4类车型可上路,2种将被查扣
老李是我邻居,退休后迷上了骑电动车,每天早晨绕着小区兜一圈。他那辆蓝色小龟车已经服役五年多了,这两天却闹心得很。原来他听说7月开始交警查得严,不合规的车要被拖走,他愁坏了。前天下午我们在楼下碰头,他还拉着我问:“小王,你说我这车还能不能骑?新国标到底啥意思?”
其实像老李这样关心自家电动车命运的人不在少数。今年7月刚过,各地交管部门都开始执行新的管理办法。简单现在能安心上路的主要有四类:新国标电动自行车、电动轻便摩托、电动摩托,还有共享单车。
先说最常见的新国标电动自行车。这玩意儿外形和以前差不多,但有个硬杠杠——速度不能超过25码。我表弟去年买了一辆,说开起来没以前快,但胜在省心,上牌也方便。购置发票、身份证、合格证带齐,到窗口跑一趟就能领到绿底白字的小号牌。有次他忘记挂牌,被巡逻民警拦下,好在材料齐全,当场补办了手续。这事儿之后,小区群里还传开一句话:“宁愿慢点,也别为省事惹麻烦。”
再聊聊二三轮的“轻便摩托”。这类比普通自行车劲大些,最高时速50码左右。不过它算机动车,需要F或E、D本才行。我舅舅之前图方便,用C1驾照骑去买菜,被罚了一回,从此再也不敢马虎。据他说,这种蓝底白字的号牌和普通汽车区别挺大,而且保险年检一样都不能少。有朋友抱怨保养麻烦,其实正规店换个刹把、检查轮胎就行,不用瞎折腾。
第三种就是更猛一点的二三轮“正经”电动摩托。这玩意儿跑起来能超60码,我隔壁修理铺师傅私下吐槽:“这种高性能货,有人改装动力系统,还嫌不过瘾。”不过真要合法上路,可没那么容易:黄底黑字的大号牌必不可少,还得提供3C认证等一堆材料。不久前有位姑娘拿着发票和保险卡去登记,因为漏带出厂合格证,又白跑了一趟,只好回家翻箱倒柜找资料。
第四样其实不少人天天见,就是街头巷尾随处可租的共享单车。这些基本都是按新国标生产,公司统一注册挂牌,只要扫码解锁就能走。但用的时候别忘戴头盔——城西那边曾有人摔伤脑袋,据说后来运营方干脆免费送头盔应急。大部分城市规定共享单只允许载一个成年人,多带孩子会被抓拍劝导。
不过,新规下来,也不是所有旧款都还能混日子。有两种类型现在彻底凉凉。一是所谓“非标”车辆,比如过去流行的大功率老式踏板、“铁皮怪兽”,或者三四轮自制货运版,都因达不到国家标准面临清退。今年陕西山西海南等地直接宣布过渡期结束,一夜之间好多居民楼门口停满待处理车辆。我同学家的老爷三轮本想留作搬东西用,现在只能放仓库吃灰。
还有一种是非法加装或乱改装,比如给原厂车型强行加遮阳伞,加篷布甚至拆限速器换大容量锂电池。维修店张师傅常念叨,“你以为自己聪明,其实分分钟进局子。”去年夏天,小区里有人图凉快安了顶棚,结果风大时直接掀翻,把旁边轿车砸出坑来。不仅赔钱还挨罚,一点都划不来。目前很多地方要求发现必须恢复原状,否则不仅扣分罚款,有时候连整台车辆都会暂扣调查。
顺便提一句,新政策出来后,还有不少冷门细节值得注意。例如某些品牌专门推出内置GPS防盗系统的新型号,在丢失后通过手机定位找回成功率高出不少;另外部分地区对挂外地临时号牌的新国标车型设有限期,如果逾期未转正式本地户籍,同样可能面临处罚;还有老司机反映冬季低温对锂离子动力包影响较明显,续航掉得厉害,比夏天缩水近20%。
这些变化让许多人重新审视自己的通勤工具,是继续沿用还是考虑升级成符合标准的新款?昨天傍晚,看见老李终于鼓起勇气推着他的“小龟”去了附近检测站,说准备碰碰运气。如果真不能用了,他打算换辆支持NFC钥匙解锁的新型代步。“时代变啦,”他笑呵呵感慨,“咱们也跟紧点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