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邮政推出无人配送车服务

昨天出门买菜的路上,我亲眼见到个新鲜玩意儿——顶着"中国邮政"绿色车标的无人配送车正慢悠悠地挪动。这铁疙瘩个头跟普通快递三轮车差不多,但车顶上密密麻麻的摄像头和雷达转个不停,车头电子屏上"正在配送中"的红字格外醒目。最逗的是它走到路口时,突然用甜得发腻的电子音连喊三声:"请注意避让,车辆正在转弯!"吓得旁边骑电动车的老大爷赶紧刹住车,探出脑袋直嘀咕:"这铁车子咋还会说话?"

这事儿让我想起上周在新闻里看到的消息。原来中国邮政今年开始在多个城市试点无人配送车,光我查到的就有上海、江西、安徽、浙江等地。这些车可不是简单的电动三轮改装,人家可是顶着L4级自动驾驶技术的"高科技产物"。就拿江西遂川县那辆来说,车身能装600-800件快递,顶着40公里时速跑130公里都不带喘气,比三个快递小哥轮班干还带劲。上海奉贤区的无人车更夸张,3立方米的大肚量能吞下500公斤包裹,跟个小货车似的。

不过最让我好奇的是,这铁家伙真能像人一样认路?搜索结果里说它们装了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和8个摄像头,跟人眼似的360度无死角监控。遇到红灯会自动刹车,看见行人就乖乖停下,连突然窜出来的电瓶车都能躲过去。有次在安庆职业技术学院门口,这车转弯时还播报提示音,跟驾校教练似的细心。要我说,这可比某些新手司机靠谱多了。

不过看着这些无人车在路上晃悠,心里还是有点五味杂陈。以前总听人说快递小哥辛苦,现在机器抢了饭碗可咋办?但仔细想想,上海那位干了22年的谢师傅说得实在:"用微信小程序开个车门就能装货,省时省力还省心"。看来这技术不是要淘汰人,而是帮人从重复劳动里解放出来。就像遂川县快递站的余总说的,无人车能把配送效率提高2-3倍,还能省下30%的成本。这笔账算下来,快递公司当然乐意尝鲜。

说到成本,我特意查了查数据。这种无人车充电一次能跑100-150公里,顶得上三箱油钱。按每天跑200公里算,一个月能省下小两万油费。更绝的是它们不用休息,凌晨三点也能干活,这对电商促销期间的"爆仓"压力简直是福音。金华邮政的郑经理就说,他们用无人车后,农产品快件处理量能突破5000万件/年,光冷链运输这块就能省下不少钱。

不过真要大规模推广,还得过几道坎。山区地形就是个大挑战,像江西上栗县那些盘山公路,海拔落差400米,普通无人车根本爬不动。好在现在有升级版,装上5G模块和多线激光雷达,连40度陡坡都能对付。更贴心的是,他们还给留守老人设计了定点配送功能,500米内自动送货上门,这科技温度确实够暖。要我说,这种"适老化改造"比那些花里胡哨的功能实在多了。

环保方面也是加分项。这些绿皮车全用电驱动,零排放不说,光是遂川县那几辆,每年就能省下十几吨柴油。安庆的江伟师傅给我算过,他们那辆5米长的大家伙,充满电能跑130公里,够快递员蹬三轮跑半个月了。要是全国都换成这种车,快递行业的碳足迹怕是要少一大截。

不过最让我意外的是,这些铁疙瘩居然还有"社交恐惧症"。上海浦东的无人车到了驿站,工作人员得输密码才能取件;安庆的快递车卸货时,电子屏会滚动播放"正在交接,请勿靠近"。这种设计倒不是怕人偷,主要是为了遵守交规——毕竟按照现行法律,自动驾驶车辆在开放道路行驶还得有人远程监控呢。要我说,这就像给智能汽车套了缰绳,安全第一嘛。

看着这些无人车在街头穿梭,我突然想起小时候看科幻片里的场景。谁能想到二十年后,送快递的都成了"钢铁侠"?不过技术再先进,有些东西还是代替不了。就像遂川县的老百姓说的,他们就爱看快递小哥憨厚的笑脸,听那句"您的快递到了"。所以邮政也没打算全换成无人车,而是"人车搭配"干活不累。听说在浙江金华,无人机负责送山货,无人车负责城里配送,配合得倒是默契。

说到底,这场物流革命不是机器取代人,而是给人换装备。就像上海那位谢师傅,现在他每天能多送200件快递,下班还能陪女儿练琴。江西山区的快递员也不用再冒雨爬山,坐在调度室里就能指挥无人车送货。这种改变,或许比无人车本身更有意义。

最后想问问各位看官:要是以后送快递的全是这种无人车,你觉得是方便多还是少了人情味?要是遇到迷路的"铁快递员",你会帮忙指路还是躲着走?评论区聊聊呗,咱们一起琢磨琢磨这科技与生活的平衡之道。

中国邮政推出无人配送车服务-有驾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