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发现,熟悉的事物有时候变起来,比彻头彻尾的“新物种”还让人懵圈?奥迪最近整的这茬,就是这么个意思。一辆车,一下子玩出了仨不同,还保留了一个“祖传”基因。到底是进步还是瞎折腾?想明白这事儿,咱得慢慢捋一捋。
先说这“四环变四字母”,你习惯没?小时候咱就知道,马路上看着最洋气的标志,不是三叉星(奔驰),就是那四个圈。连幼儿园的小朋友都能画得八九不离十。可一夜之间,奥迪把门脸儿改成“AUDI”四个拉丁字母,新不新鲜?这事儿想想其实不奇怪,当年就是霍希老爷子因为打官司不能再用名字,只好翻出拉丁文“听”来起家。但你看,在中国市场,这车标一下变了,肯定还要适应,咱中国老百姓这视觉惯性特别强,一改就容易冒牌感觉。
不过你别说,车圈这事儿越来越像时装圈。潮流一变,谁不及时跟进就被撇到后头。四环变四字母,一是靠历史梗装一把文化深度,二可能也想和自家电动序列划清点界限——老腔调是汽油机,这新腔调纯电的,必须另起炉灶。其实不光车标,全球的主流品牌都在靠“新壳子”叫板老对手,奥迪更是想一脚迈进“新贵”圈。
说到这,咱是不是应该问问:“大家都要新潮,那‘经典’的还有啥用?”我觉得,新潮是好,新意是好,但归根结底,你这品牌底子不能变成“浮躁”。你要真做成了大logo一贴,一身花活,这路就是为流量生的,不是为长久留名的。
再聊聊第二个不同。外观和内饰真是彻底翻篇。第一眼看这E5 Sportback,别说老奥迪粉儿,连老司机可能也一头雾水。这车明显奔着轿跑和旅行车结合的路数来,尾部都快赶上A6的气势,但因为那流线、那低趴,一下多了几分活力劲。——说真的,老奥迪的气质讲究端庄得体,气场全靠“官儿味”。这波新车则是“得体里透着不羁”,像那种穿西装但配运动鞋的小伙子。
内饰变化更大。过去的奥迪,懂的人说它*低调的华贵*,啥都不咋外露,每块木头都讲究材质和手感。现在是咋的?干脆把液晶显示屏排成一溜,恨不得让副驾驶也能刷抖音。翻毛皮、实木饰板、氛围灯该有都给了,还讲究分区自由调节。说实话,光从体验感讲确实比老奥迪有冲击力。可这“堆屏堆灯”,搞得跟在电竞馆开车似的,到底能让谁买账?年轻人估计会喜欢,七零后那批忠实老客户,恐怕要皱眉头。
但话说回来,你觉得汽车到底该给用户提供“归属感”还是“未来感”?大变脸背后,品牌想吸引新用户这想法可以理解。老的那一套是让叔叔阿姨们掏腰包,新的这一波图的是微信朋友圈里说走就走、自嗨的“都市玩家”。这就像你爸的中山装和你的连帽卫衣,是代际冲突,也是市场强迫品牌转身的必经之路。
说到第三点不同,也最扎眼。配置给的“突破天花板”。都说国产车这几年发愤图强,各种花里胡哨的配置一个比一个全,合资车却一向舍不得给料。你看大众、丰田那低配,连气囊都能缩,真就有点敷衍。但奥迪这次搞新车,直接来个满帽子,安全、便利、舒适、智驾能给全给,不怕你挑。最厉害的是入门配置,连一堆车道保持、并线辅助、自动泊车、远程操控、空气净化、香氛座椅这些高级玩意都一股脑塞满。
你想啊,合资车卷不过国产车在配置上下的猛功夫,这回奥迪反过来,给你来一套全家桶,那别的合资品牌不惊了嘛?同样价位谁还好意思当“配置阉割王”?这不是明摆着让宝马、奔驰一起卷进来吗?
但问题来了:你要的到底是堆出来的参数,还是品牌背后的底蕴?一辆车的魅力,说白了不能只靠配置清单。再丰富的配置也要有好用为前提,你要把体验做糟糕了,豪华品牌的门脸那是没了。试想,能买二十几万车的,最看重啥?面子、舒心、驾驶质感,就跟买LV、买劳力士一回事。你卖配置没问题,但别把自己做成了价格屠夫,那就走错路了。
说了这仨不同,最后那“一个照旧”就得说道说道了。什么没变?那就是底盘和操控这一块。老实讲,德系在这块的底蕴,真不是吹出来的——奔驰豪华,宝马钢炮,奥迪就走那种底盘严谨、四驱给你足信心的路子。现在底子是纯电,但骨子里还是那个味儿。用最标准的数据说话,前悬双叉臂,后悬五连杆,空气悬挂、CDC变阻尼、渐进转向、高级四驱,前后通风盘、前后轮胎规格都玩“宽窄配”,甚至入门款都不马虎,加速、操控、过弯绝对杠杠的。
你要问为啥德系一直对底盘乐此不疲?那得先明白欧洲的用车环境。那些路面上弯多窄直,开快了讲“人马合一”,稳才是硬道理。所以德系车卖全世界,都靠底子打江山。这玩意儿靠投机取巧可弄不出来,必须踏踏实实烧经验。那么,在电动车时代,这底盘传统奥迪没丢,爱玩车、爱开车的自然能懂。
你说,这是不是一种该有的坚守?面对新潮和流行,车企都猛往前冲,但基础盘不丢,才有底气高喊“我们变了,又没变”。车企追求电动化、智能化,花活再多,也不能忘了“好开”的本质。等你真上手去试驾一回,才会明白底盘工艺和数据参数、配置花头的差距。
其实看明白这新奥迪,你要问自己:“车子是要变得更炫更潮,还是得保持点老规矩?”我觉得,最好的状态应该是创新和传统掺着来。一味跟风,最后多半没有自己;光守着老一套,又注定跟不上大势。
消费者手里是大票,市场又是试金石,这场自我革命能不能闯得过去,不是光靠互联网热度、配置表那两页纸能定的,得拼时间去验证。你说这回奥迪的选择到底对不对?我看,也许五年后,咱们回头再看,答案就能更清楚点。
不过眼下,有些事能确定。奥迪这一回,是想把电动车真正推向“豪华”新高度,再也不是光靠“官儿免检”混市场的套路了。至于消费者有没有兴趣买账?谁也不敢打包票。有时候,想得太圆满未必是好事——毕竟历史教给咱们的道理是,“谁都想万变不离其宗,但要是不变,早晚酱油都没得拌。”
新也好,旧也好,四环也罢,四字母也罢,车子的故事还长着呢。等着看吧,这回奥迪能不能让市场、让消费者心服口服,时间和大马路会给出答案。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