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询问,新一代的唐DM是否还保有“公路坦克”的称号?我们知道,老款的唐80因设计较为陈旧,未配备可拆卸吸能盒,而是直接通过纵梁硬碰硬,从而赢得了这一称号。为了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决定拆解新一代唐DM的防撞梁,来一探究竟。
首先来看前防撞梁的部分,它采用的是单层冲压钢板构造,厚度为1.95毫米,覆盖车头宽度达到了60.96%。但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车头两侧的低速碰撞保护,这款车的表现可能略显不足。
在拆下前保险杠后,我们发现防撞梁前方配备了一块黑色的行人保护泡沫,这在老款唐80上是看不到的,显示出比亚迪在设计理念上的进步,正在向主流汽车制造标准靠拢。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一些问题。防撞梁与水箱,特别是增压中冷器的距离过近,这可能在低速碰撞时导致中冷器及后方水箱受损,进而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这款车的ACC雷达被安装在一个坚固的钢质支架上,并且位置非常靠前,没有任何缓冲空间。这样的设计在低速碰撞时,很可能导致雷达受损,增加维修成本。
相比之下,其他车型在处理ACC雷达的安装上就显得更为考究。有的将雷达安装在前保险杠的柔软皮质上,利用后方的缓冲空间来保护雷达;有的则将雷达安装在防撞梁的后方,用防撞梁来吸收轻微碰撞的冲击力。即使同样使用支架安装,也会选择轻薄的铝片,并采用可溃缩的设计,以最大限度地保护雷达。
再来看后防撞梁,它同样也是单层冲压钢板,但厚度略有减少,为1.67毫米,覆盖范围为63.44%。与老款唐80DM相比,新款唐DM的后防撞梁设计似乎有所简化,取消了吸能盒,直接安装在车身上,且从双层冲压变为了单层冲压,这可能是出于成本考虑的调整。
此外,我们在车尾处发现,支持电动后尾门和脚踢开启的感应器竟然是用电工胶布直接粘贴在后防撞梁上的。这种装配方式不仅可能因泥水侵蚀而导致开胶脱落,更重要的是,它反映出一种令人担忧的装配工艺水平。
总的来说,新一代唐DM在防撞梁的设计上确实有所进步,比如增加了行人保护泡沫和可拆卸式吸能盒等。但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如防撞梁与关键部件的距离过近、ACC雷达的安装方式过于简单粗暴等。这些问题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车辆的安全性能和维修成本。因此,虽然比亚迪在产品更新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有提升空间。至于“公路坦克”的称号,可能已经成为过去式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