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有个话题特别火:预算不到20万,到底能不能买到一台配置全面、智能先进、空间宽敞的新能源家轿?过去这个价位的选择,要么续航不够长,要么智能配置缩水,要么内饰质感拉胯,总让人觉得差点意思。但这次宝骏新推出的享境,直接把顶配价格压到了15.58万,还号称能越级挑战20万级车型,甚至和比亚迪汉、小鹏P7+这些明星产品正面硬刚。听到这里,你是不是和我一样好奇——这车到底是真能打,还是营销噱头?咱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聊一聊。
一、智能驾驶:新手司机秒变“老司机”
先说个真实场景:新手司机小张刚提车就遇到暴雨天,开着车在市区转了三圈愣是找不到停车位,最后硬着头皮侧方位停车还蹭了马路牙子。要是开宝骏享境,这事儿可能完全不一样——它有个“云端地图”泊车功能,覆盖全国20多个城市的停车场,到了商场直接帮你找车位,还能在没高精地图的情况下自动泊车。更绝的是,系统能记住你家到公司的路线,上车一键开启“托管模式”,连红绿灯读秒都给你显示得明明白白。
对比某款20万级的网红车,虽然也有自动泊车,但得先在手机上下载商场地图包;再比如某品牌的车道保持功能,稍微遇到弯道大的立交桥就开始“画龙”。宝骏享境的灵眸智驾系统还多了个“油门防误踩”,专门治那些把油门当刹车踩的“马路杀手”。朋友老李试驾完说了句大实话:“这车比我媳妇还懂怎么开车。”
二、坐进车里,15万的车居然有百万豪车配置
上个月陪亲戚去4S店看车,表妹一坐进某合资品牌的后排就吐槽:“这硬塑料门板,跟我家面包车似的。”转头试宝骏享境时,她直接掏出手机拍照发朋友圈——门板储物格包着软皮,座椅用的是理想L9同款Nappa真皮,连天窗都搞了个1.71㎡的双层镀银玻璃。销售小哥现场演示:拿激光笔照天幕,紫外线直接被过滤掉99.9%,夏天再也不用戴帽子开车了。
更夸张的是细节配置:四门双层隔音玻璃+米其林静音胎,等红绿灯时旁边大货车轰油门,车里照样能听清语音导航;后排座椅靠背能调25度,配上吸风式通风功能,跑长途再也不会后背湿透。对比某款22万的车,座椅通风只有前排,后排乘客夏天还得自带小风扇,这差距可不是一星半点。
三、续航不玩虚的,北方老铁也能放心开
去年冬天有个新闻,某品牌电动车在东北续航直接腰斩,车主裹着棉被开车成了段子。宝骏享境的工程师显然听进去了——600公里纯电版实测零下7度还能跑372公里,高速开120码续航达成率72%,充电20分钟能补能300公里。我认识个网约车司机王师傅,他开的某品牌标称520公里的车,实际跑高速开空调只能跑380公里,换了享境后直言:“这回接机场单再也不心虚了。”
插混版更是“省油界扛把子”,满油满电能跑1100公里,亏电油耗4.8L。同事小刘算了笔账:他每天通勤60公里,纯电模式够用两天,公司楼下充电桩15分钟就能充80%,比吃个午饭的时间还短。反观某热门混动车,快充要半小时,冬天发动机介入时噪音像拖拉机,这些痛点享境都给解决了。
四、看不见的地方,藏着造车的良心
很多人不知道,宝骏享境的电池包能扛住1吨重物碾压不起火,车身用了80%高强度钢,连车门都是双面镀锌的。上个月某地暴雨,有车主开车误入深水区,享境的电池管理系统立刻启动防水模式,最后车拖出来晾干照样能开。对比某些品牌电池包泡水就报废,这安全感真不是一个级别。
底盘调校也下足了功夫,请来给超跑做调校的摩缇马帝团队,150万公里路试把减震器都磨平了。实际开起来过减速带“咚咚”两下干脆利落,不像某些车过个坎儿能把咖啡晃洒。朋友老周开完说了句:“这底盘比我那台30万的合资车还稳当。”
结语
说到底,宝骏享境就像班里那个低调的学霸——不说大话,但每门功课都在90分以上。它可能没有炫酷的鸥翼门,也没有能旋转的大屏,但当你对比完配置表,试驾过实车,就会明白为什么说它是“价格屠夫”。毕竟在这个价格区间,能同时做到智能不阉割、续航不缩水、安全不打折的车,除了它还真难找出第二个。如果你正纠结选车,不妨去4S店亲自体验下——说不定试完你就会发现,那些多花五六万买的“品牌溢价”,原来真的可以省下来。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