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卷错了方向:真正的顶级安全配置,是那只不再夹烟的手

讲真,最近总有人问我,现在电车这么卷,油车是不是没得玩了。

我说你格局小了。

真正威胁我们驾驶安全的,从来不是油车还是电车,也不是L2和L3的路线之争,而是我们身边那些一边开车一边坚持修仙的“在野法师”。

具体点说,就是那些单手握着方向盘,另一只手夹着烟,眼神迷离望向远方,以为自己在演王家卫电影的司机。

他们觉得吞云吐雾之间,自己就是这条路上最懂生活的老炮儿,是人车合一的哲学家。

但在上帝视角看来,这哪是什么老炮儿,这就是一个移动的、不定时的、充满了随机性的人形自走炸弹。一个大号的,会移动的二踢脚。

我们必须搞清楚一个核心问题:开车抽烟,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

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坏习惯”,它是一种融合了行为艺术、神秘主义和极限运动的“赛博修仙”。

你看他那个动作,从口袋里摸索烟盒,单手弹出烟支,叼在嘴里,再摸打火机,凑近,点燃,深吸一口,最后把打火机扔回中控台。

这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力,根本做不出来。

整个过程,车速60公里/小时,他的视线至少离开路面三秒。三秒,你知道是什么概念吗?

车企卷错了方向:真正的顶级安全配置,是那只不再夹烟的手-有驾

三秒,在玄幻小说里,主角已经能打出一套毁天灭地的组合技了。在现实世界里,你的车已经“盲驾”出去了50米。

车企卷错了方向:真正的顶级安全配置,是那只不再夹烟的手-有驾

这50米,就是一个薛定谔的距离。里面可能什么都没有,也可能有一个突然窜出来的老头乐,一个鬼探头的孩子,或者一辆急刹的前车。

而我们的这位“修仙者”,正在享受尼古丁冲上天灵盖的快感,他的元神,在那一刻已经出窍了,去跟宇宙意志交流人生的真谛了。

他以为自己掌控了一切,实际上,他连自己车头前面那50米都掌控不了。

这种对风险的极致漠视,和对小概率事件的盲目自信,共同构成了一种独特的信仰。

这种信仰就是:只要我看不见危险,危险就不存在。

三体人看了都得气活过来,你们地球人的物理学,还能这么玩?

然后,我们再聊聊那个车内环境。

很多人觉得,开个窗,不就没事了?

天真。太天真了。

你以为你开窗通风,是在进行空气交换。错了,你那是在进行“道场”的淬炼。

研究数据冰冷无情:在关窗的车里抽一根烟,PM2.5的浓度能飙到汽车尾气的10倍。什么概念?就是你直接把头塞到排气管里,吸得都没这么纯粹。

你在车里创造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污染环境,而是一个微缩的、高浓度的、加速版的“毒气皿”。

你以为你在开车,其实你在进行一场大型的化学实验,实验材料是你自己和你家人的肺。

最骚的是“三手烟”,这玩意儿简直是玄学攻击,是“道诡异仙”里的污染物。

那些看不见的尼古丁残留物,会像怨灵一样附着在你的座椅、内饰、空调滤芯上,持续不断地释放诅咒。你以为烟味散了,其实它们只是换了一种更低调的方式,对你的家人进行“被动修仙”。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真的坐过朋友那种老烟枪的车。

讲真,那个味道,已经不是简单的烟味了,那是一种混合了尼古-丁、焦-油、皮革、塑料和车主中年油腻汗液的复合型生化武器。一开车门,那个味道能把人直接送走。

朋友还很自豪,说这叫“岁月的沉淀”。

我心想,这哪是岁月的沉淀,这分明是肺癌的预告片。你这车要是拿去卖二手,车贩子都得戴着防毒面具来砍价,最后给出的价格可能还不够你买两条好烟。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而当你恨一个习惯的时候,你就更懂了。

更有意思的,是关于“提神”的迷思。

这是所有开车抽烟党的“理论根基”和“核心教义”。

他们会告诉你,开长途,累了,来一根,瞬间就精神了。

是是是,精神了。

尼古丁用8秒钟冲进你的大脑,给了你短暂的、虚假的兴奋感,就像游戏里嗑了一个临时加攻击力的药水。

但这个药水,它有副作用啊。

半小时后,药效一过,你会陷入比之前更深的疲劳。这个在生理上叫“尼古丁戒断反应”,但在玄学上,这叫“借运”。

你等于跟魔鬼做了一笔交易,用接下来一个小时的清醒,换取了这三分钟的虚假繁荣。

这和那些玩命加班,靠咖啡和功能饮料续命的打工人有什么区别?没有区别。

唯一的区别是,打工人最多是猝死在工位上,而你,可能会带着一车人,猝死在高速上。

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就问你怕不怕?

这还不是最狠的,最狠的是对视觉的慢性谋杀。

烟草里的氰化物,会慢慢地侵蚀你的视神经,搞出一个叫“烟草中毒性弱视”的东西。

这玩意儿不是立刻让你瞎,它是温水煮青蛙。

你会发现你看东西,尤其是视野中心,好像蒙了一层雾。你看红绿灯,开始有点分不清。晚上开车,对面远光灯一晃,你直接眼前一片白,半天缓不过来。

你的动态视力,你的暗光适应能力,都在不知不觉中被削弱。

你以为你的驾驶技术没问题,但你的硬件——你的眼睛,已经开始出现坏点了。

这就像你给一台顶级电脑配了一个10年前的显示器,CPU算得再快,你看出去的画面也是一坨马赛克。

这时候,自动驾驶的关键在哪?不在特斯拉,不在激光雷达,在你自己的眼睛上。

车企卷错了方向:真正的顶级安全配置,是那只不再夹烟的手-有驾

只要你的眼睛够瞎,你就是最牛逼的那个“自动驾驶”系统,因为你根本看不见危险。

车企卷错了方向:真正的顶级安全配置,是那只不再夹烟的手-有驾

当然,只要大爷躺得快,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这就是另一个维度的掀桌子式竞争法则了。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开车抽烟这事儿说得跟渡劫失败一样,是不是有点夸张了?

不,一点也不。

因为所有车企,现在都在卷智能,卷安全,卷科技,卷冰箱彩电大沙发。

他们不务正业,整天搞这些花里胡哨的,试图用技术把人武装成一个不会犯错的驾驶机器。

但他们忽略了最根本的一点:科技,永远无法战胜人类自己想“作死”的决心。

你那个L2级别的辅助驾驶,算得过一个突然想弹烟灰的念头吗?

你那个AEB主动刹车,能预判一个因为低头点烟而完全没看路的人吗?

不能。

科技的尽头是玄学,安全的尽头是人。

所以,下次当你在车里,习惯性地摸出那根烟的时候,你最好想清楚。

你点的不是烟,你点的是一个随机事件的触发器。

你抽的也不是寂寞,你抽的是你和你家人未来生活的确定性。

这笔买卖,但凡脑子清醒一点,都知道划不来。

所以那些真正的老司机,早就悟了,他们比谁都清楚,在马路这条黑暗森林里,活下去,才是唯一的真理。

而那些还在坚持“赛博修仙”的,不过是在赌桌上,用自己和别人的命,当成筹码,去赌一个微不足道的、所谓“提神醒脑”的幻觉。

这他妈简直是疯了!

最终,你会发现,最顶级的安全配置,不是毫米波雷达,不是激光雷达,更不是什么智能座舱。

而是把烟和打火机,扔出车窗的那个决心。

加大加大加大。

就是这么简单。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