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号那天,追觅突然官宣成立“追觅汽车”,正式进军造车领域。这消息刚落地10天,创始人俞浩就带着团队飞德国选工厂地址,据说每天围着柏林周边的工业区转,手里攥着标注着供应链点位的地图,一会儿跟园区负责人掰扯基础设施细节,一会儿又蹲在待选地块旁观察交通动线,就为了找个既能借德国制造口碑,又能控住物流成本的好地方。更绝的是,才过14天,公司又扔出个好消息:首轮融资搞定了,投资方还是法国巴黎银行这种国际大机构,签字那天团队成员手机里全是互相传的庆祝截图,连空气里都飘着股干劲儿。这次追觅可不是小打小闹,直接把目标对准布加迪这类超豪华品牌,单车售价500万欧元,换算成人民币得好几千万,妥妥的“豪车中的顶流”。
他们的算盘打得也挺精:中国这边出研发实力,比如三电系统这种电动车核心技术,这些年在这领域的积累可不是盖的,专利拿了一箩筐;德国那边靠精密制造和本土工程师,毕竟“德国制造”四个字往那儿一放,就是质量的硬招牌;再加上追觅原本在全球有6000家门店,还有3000万高端家电用户,里头42%的家庭净资产都超100万欧元,正好能把买家电的高端客户,顺理成章转化成潜在车主。想想看,家里用着追觅的高端吸尘器、扫地机器人,突然发现这牌子造了豪车,对品质有要求的人,说不定真会多留意两眼。
说实话,看到中国企业敢这么闯超豪华汽车圈,心里还真有点佩服。以前提到百万级以上的豪车,大家脑子里全是欧美那些百年老品牌,没人觉得中国企业能插得上手。但追觅偏不按常理出牌,把中国的技术、德国的制造、法国的资本捏到一起,这种“全球资源为我所用”的思路,简直是把跨界玩出了新花样。而且他们不是光说不练,10天敲定选址方向,14天搞定融资,执行力强得让人咋舌,这种雷厉风行的劲儿,换谁看了不得说句“够胆、够狠”?
不过热闹背后也有质疑声。有人说,超豪华品牌讲究的是历史沉淀,人家布加迪都有上百年的事可讲,追觅一个新玩家,怎么让有钱人相信它值500万欧元?还有人担心,造车是出了名的“烧钱窟窿”,前期投入只是开始,后续研发、生产、营销哪样不要钱,资金能不能跟得上都是个问号。这些问题确实戳中了要害,但话说回来,哪个新品牌起步的时候没被质疑过?要是因为怕失败就不敢尝试,那永远也别想打破欧美品牌在超豪华领域的垄断。
其实追觅这事儿,不只是一家企业的冒险,更像是中国智造向高端市场发起的一次冲锋。以前我们总说“中国制造”,拼的是性价比,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追求“中国智造”,想靠技术和创新在高端领域站稳脚跟。追觅的“中国研发+德国制造”模式,说不定能给其他想走高端路线的中国企业打个样——只要手里有真技术,能把全球资源整合明白,就有机会在别人的“一亩三分地”里闯出一片天。
30来岁的人,不管是在公司打拼还是自己做事,不也常遇到这种“跳出舒适圈”的选择吗?有的时候,敢闯不一定能成,但不闯肯定没机会。你觉得追觅这500万欧元的豪车,能打动那些手握重金的高端用户吗?要是以后在路上看到挂着追觅标的超豪华电动车,你会不会停下来多看两眼,琢磨琢磨这中国品牌的“豪车梦”到底能不能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