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泊车变‘智障’?南京女子遭遇车辆‘自由模式’

各位车友、泊车恐惧症患者、以及曾经把钥匙交给陌生人后心跳加速的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聊现代都市人的“信任考验”——代客泊车!南京一位女士首次尝试使用爱车的代客泊车功能,结果她的车仿佛突然有了自己的想法,毅然决然地开始了“离家出走”的冒险之旅,留主人在身后边追边喊:“干嘛去啊?!” 这哪是智能科技啊,这分明是《变形金刚》拍摄现场——只不过你的车不是“大黄蜂”,而是“大叛逆”!

📌 一、从“科技解放双手”到“人车赛跑”

南京一女子(让我们称她为“追车侠”)满怀期待地按下爱车的代客泊车功能键,本以为车辆会乖巧地停入车位,谁知它竟突然加速,头也不回地朝远处驶去。

女子在车后狂奔,惊呼“干嘛去啊?!”车辆则仿佛开启了“自由模式”,完全无视主人的召唤。

视频被上传至网络后,网友纷纷玩梗:“这车是不是听了《奔跑》?”“下次播放《回家的诱惑》试试”?

智能泊车变‘智障’?南京女子遭遇车辆‘自由模式’-有驾

😆 二、代客泊车的“魔幻现实”大赏

1. 智能泊车:“智障”还是“智能”?

车企宣传的自动泊车:精准识别、优雅入库、车主从容喝咖啡。

现实中的自动泊车:撞墙、剐蹭、甚至“离家出走”。

网友锐评:“这哪是自动泊车,这是自动碰碰车!”

2. 车主的“卑微瞬间”

传统代客泊车:把钥匙交给服务生,担心他无证驾驶撞人(南京曾发生类似案例,车主被判担责)。

智能代客泊车:把信任交给代码,结果代码送你一场“人车追逐赛”。

横竖都是心累,不如自己停车。

3. 车企的“甩锅艺术”

当车辆失控时,车企的经典回应三连:

“这是系统bug” → “我们会承担维修费用” → “建议您下次全程监控”。

(翻译:钱我赔,但锅您背!)

4. 法律界的“灵魂拷问”

智能汽车闯祸,责任算谁的?

车主:我按的按钮,但代码动的方向盘!

车企:我们写了“驾驶员需监控”的免责条款!

法官:根据现行法规,车主大概率仍是第一责任人。

智能泊车变‘智障’?南京女子遭遇车辆‘自由模式’-有驾
图文无关

🧐 三、技术狂欢下的安全隐忧

1. “L2级辅助驾驶”的认知陷阱

车企狂吹“L2.9999级”,消费者误以为“全自动驾驶”。然而一旦出事,车企立马搬出“用户需监控”的免责条款。理想汽车产品线负责人张骁曾比喻:“智能驾驶就像未成年的孩子,父母(驾驶员)仍是监护人”。营销话术与法律现实的割裂,成了事故后的甩锅源头。

2. 数据安全的“黑洞”

智能泊车需收集环境数据(车位、路线、障碍物),这些数据去了哪里?是否被合规使用?车主一无所知。**当你让车自己停车时,它可能也在“停”你的隐私。

3. 应急机制的缺失

车辆“离家出走”时,用户除了狂奔呐喊竟无计可施?远程急停、强制制动等安全冗余设计是否到位?科技赋予了车“自由”,却没给主人“缰绳”。

🎉 结语

代客泊车的“罗生门”远未结束——人工泊车怕遇“马路杀手”,智能泊车怕遇“系统智障”。南京女子的追车之旅,与其说是一场闹剧,不如是一则现代寓言:当我们渴望技术赋予自由时,切勿忘记,控制权永远该握在自己手中。

最后,致敬所有与爱车“斗智斗勇”的车主:愿你的车听话如猫,而非叛逆如哈士奇! 至于那辆“离家出走”的车?建议下次给它播放语音:“终点已到达,本次代驾服务结束,请付费!”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