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全新ES8正式上市,搭载全域900V高压架构与智能配置,售价从29.88万元起,体现品牌合理定价和科技创新的双重优势

我刚开过一辆ES8,还是那台旧款,那个在市区摇摇晃晃、满座的样子,有点像老朋友穿了一身新衣。别误会,是说我其实都在行业里干了这么久,知道车辆技术密集到一个点,很多新鲜玩意其实都是贴标签后,装装样。

不过这次新车发布会,倒让我觉得信息量多了不少。你知道的,蔚来一直在硬拼科技旗舰,但其实看那全域900V高压架构,让我想到:这满大街都在强调快充,900V算是把快充效率折算到极致了吗?我估算一下,如果市面普通快充是350V左右(体感),900V就相当于普通快充的两倍还多点。实际充电时间,理论上能缩短一半,省下的时间你能干点啥?大概也就能多喝一杯咖啡。

蔚来全新ES8正式上市,搭载全域900V高压架构与智能配置,售价从29.88万元起,体现品牌合理定价和科技创新的双重优势-有驾

我记得之前试过一款奥迪Q7,那个车的充电系统就觉得像老式燃气灶,看着火旺但用起来繁琐。现在蔚来的新架构,似乎要走易充快享的路子了。可是呢,问题是:是不是在供应链合理性上遇到了挑战?我曾问过供货商,说到900V的电芯和高压线束,他们就顿了一下,面露为难。毕竟,零部件供应链的压力,远不像拼拼朋友圈拼车那么容易。你觉得服役期内,这套架构会不会像金庸小说的人物一样,表面风光,内里藏刀?(这段先按下不表)

说到配置,102度电池,官方标称635公里,估计实际也就500多公里的实际续航。这个加满油的钱,粗算一下,大概在两百块左右(心算:70%满,百公里8元油费,差不多6.4元/公里算,算成电费的话,电价估算0.5元/度,百公里大概花3.5度,约1.75元,大概比油略便宜,但实际中电费账单要考虑峰谷)。这让我觉得,未来纯电的油费算账会成为常态。

蔚来全新ES8正式上市,搭载全域900V高压架构与智能配置,售价从29.88万元起,体现品牌合理定价和科技创新的双重优势-有驾

你知道的,造车其实很像盖房子——开发、供应链、制造,环环相扣。新的智能配置倒是给人一种生活大爆炸的感觉,就像我旁边那位销售,一边讲新车多智能,一边皱眉说:智能化带来的人机交互,还不能太复杂,不然客户学个半天,只为开个空调。对啊,过去的老式车,只要转个旋钮就行,省事。这个智能,现在变成了看手机才能调车,不嫌麻烦么?

我刚才翻了下自己那个科技相册,里面全是车友在车里拍的天窗全景和中控屏拼接的图片。光是这个21.4英寸mini-LED天空屏,就让我觉得还算惊艳,可又想到:这屏幕的耐用度、光线反射、秋冬的佩戴眼镜体验,是不是都被忽略去了?(这段坦白,实际体验还没验证)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它真的比老款好到啥程度?其实要说,更新的底盘调校、空气悬挂的反应,倒是让我觉得加点码能带来舒服感,但价格也明显不一样。贵了不少,起步从40万起,合资那些六座SUV也差不多这个价了。难道我会觉得,一款真能带来差异化体验的车,喷气机式的科技炫耀就够了?还是便宜点可能更走量?(这里确实好奇,品牌未来走哪条路?)

蔚来全新ES8正式上市,搭载全域900V高压架构与智能配置,售价从29.88万元起,体现品牌合理定价和科技创新的双重优势-有驾

有时候我在想,这颜值和技术的背后,是不是也有点泡沫?你知道的,那个品牌溢价比技术溢价更让人心动。像我那修理工朋友,他就说:新车技术再牛,修个刹车都得预约,墨迹半天。我心想:是不是技术再好,也得考虑到未来维护成本?这是不是个买车容易修车难的新问题?又或者我想得太玄了。

说到合理定价,李斌说,他们能保持毛利,其实我猜,背后还是靠规模在撕扯。大规模采购,给供应商谈价,才是关键。还是,那个谁,没细想过的:是不是所有品牌都在靠同一个规模效应压价?这东西,像做菜,靠的是火候厚薄。你见过哪个品牌自己投大量资金买原料,还亏本卖?我看,套路全在这里。

蔚来全新ES8正式上市,搭载全域900V高压架构与智能配置,售价从29.88万元起,体现品牌合理定价和科技创新的双重优势-有驾

觉得汽车这东西,就是生活的变化场。比如你知道的,我家隔壁开了个快递点,虽然忙,但一辆跑得快的电车,能跑得远一点,快一些,就是解决了等待的问题。未来真变成瞬间调度的时代时,谁还能稳稳站队?我比较迷糊:是不是所有车,都得有点科技网格化才能存活?还是这只是技术玩概念的江湖一场?

也许,人的心理还真是个难题。我们其实都在等待那条超长续航+快充线索,结果车变成了移动的家,里头那些小细节,才是真正打动我们的部分。就像我前几天看见一辆新车,车内的香薰味突然让我觉得,车不止是工具,还像个香氛空间。

蔚来全新ES8正式上市,搭载全域900V高压架构与智能配置,售价从29.88万元起,体现品牌合理定价和科技创新的双重优势-有驾

未来这些科技到底会不会走心?还是只是看着灯光一闪一闪玩炫酷?我还真是糊涂。可我知道,无论怎么说,最后都是那一秒钟的踩油门。你说,还能不能碰到一辆真正让你想去出门的车?这个问题,我得回头问问自己,也许下次再试试新车时,能多留意那些不经意的小细节。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