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入局造车,首款多拉八方将上市

货拉拉造车了?首款“多拉八方”曝光,3座、侧滑门、7.8方大空间,这车到底冲着谁来的?

你没看错,那个叫“货拉拉”的平台,真的下场造车了。不是概念,不是PPT,而是实打实出现在工信部新车申报目录里的量产车型——多拉八方。更让人没想到的是,它借用了长安汽车的生产资质,名字还带点“魔性”,但设计一点不含糊。方盒子造型、封闭前脸、竖向大灯、侧滑门、对开尾门……这车一出来,我就觉得:这不是简单的工具车,这是要重新定义城市物流的“新物种”。

外观:简洁不简单,每一处都是“实用主义”的胜利

第一眼看到多拉八方的申报图,我脑子里蹦出两个字:克制。没有花里胡哨的灯语,没有夸张的进气格栅(毕竟电车也不需要),整个前脸大面积封闭,视觉上干净利落。但这不等于没设计。你看那对竖向四边形大灯,外侧是竖条形灯带,内侧上下两组光源,上部还是透镜结构——这可不是为了好看,而是为了在城市穿行时,提供更精准、穿透力更强的照明,尤其适合夜间装卸货场景。

中间那块与车身同色的封闭面板,乍一看像装饰,其实暗藏玄机。它把两侧大灯和上方Logo连成一体,形成一种“面罩感”,既提升了整体性,又减少了风阻。虽然官方没公布具体风阻系数,但这种简洁封闭的设计,明显是朝着降低能耗去的。要知道,对于一台主打城市配送的电动小卡来说,每0.01的风阻优化,都意味着续航能多跑几公里。

货拉拉入局造车,首款多拉八方将上市-有驾

侧面更是“工具属性”拉满。方方正正的轮廓,最大化内部空间利用率;贯穿头尾的折痕式腰线,不只是为了硬朗,更是为了增强车身刚性——装货可不讲情面。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单侧侧滑门设计。别小看这个细节,传统对开门在狭窄巷道里根本打不开,而侧滑门只需一条窄缝就能进出,特别适合老城区、小区门口这些“卡脖子”路段。我问过几个货拉拉司机,他们都说:“只要能少挪两次车,省下的时间就是钱。”

尾部对开式尾门支持270度外摆开启,简直是“地摊经济”福音。一边靠墙也能完全打开,装卸效率直接翻倍。尾灯方方正正,呼应整车调性,晚上辨识度极高——安全,才是最大的成本控制。

空间与定位:7.8立方容积,3人座,这不是“面包车”那么简单

尺寸给得非常实在:5095×1870×1990mm,轴距3300mm,车厢内尺寸3085×1705×1485mm,容积高达7.8立方米。什么概念?比市面上常见的五菱EV50、开瑞海豚还要大一圈。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你可以轻松塞下一张双人床、三台洗衣机,甚至小型家具家电批量运输——这已经不是“拉快递”了,这是在抢“搬家市场”的饭碗。

货拉拉入局造车,首款多拉八方将上市-有驾

更关键的是,驾驶室可坐3人。现在很多同城货运平台接单,副驾坐个帮手太常见了。以前很多电动微卡为了省空间,只设两座,司机只能让同伴挤在货厢里,既违法又危险。多拉八方直接标配三座,这是真正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的设计。我敢说,光这一条,就能赢得不少个体司机的好感。

动力与续航:94kW电机+三电可选,务实到骨子里

动力方面,搭载最大功率94千瓦的驱动电机。这个数据不算猛,但足够用。对比竞品:

五菱扬光:峰值功率60kW

开瑞海豚EV:最大功率60kW

货拉拉入局造车,首款多拉八方将上市-有驾

长安睿行EM80:最大功率60kW

多拉八方直接高出近50%,意味着爬坡、满载、频繁启停时更有底气。而且它支持三种电池品牌:亿纬、宁德时代、比亚迪弗迪。这操作太聪明了——不同地区、不同预算的客户可以按需选择,还能避免供应链单一风险。续航方面,CLTC工况下有300km和305km两个版本。说实话,这个数字不算顶尖,但对于日均行驶150-200公里的城市配送来说,完全够用。晚上回场充电,白天全力干活,节奏刚刚好。

这里我要强调一句:别总盯着“最长续航”,对于商用客户,稳定性和补能便利性更重要。多拉八方没搞虚高的宣传数字,反而显得更靠谱。

和谁竞争?一场“看不见硝烟”的城配大战

货拉拉入局造车,首款多拉八方将上市-有驾

多拉八方一出,明面上对手是五菱扬光、开瑞海豚、长安睿行这些老牌电动微卡。但我们得清醒:货拉拉造车,真正的目标不是卖车,而是构建生态闭环。

想象一下:未来货拉拉司机租用或购买“多拉八方”,车辆直接接入平台调度系统,电量、位置、载重实时监控,平台还能提供专属保险、维保、充电桩优先权……这不就是“硬件+软件+服务”一体化?就像当年特斯拉用Model 3教育市场,货拉拉可能想用“多拉汽车”重塑城配逻辑。

相比之下,传统车企更多是“卖车赚钱”,而货拉拉是“用车赚钱”。商业模式的本质差异,决定了多拉八方从出生就带着“运营基因”。

安全与智能化:商用属性决定“稳字当头”

目前申报信息中未提及L2级辅助驾驶或智能座舱功能,但我认为这反而是明智之举。对于日均工作10小时以上的司机来说,复杂的系统不如可靠的刹车和清晰的视野来得实在。不过我相信,后续版本一定会加入倒车影像、动态稳定控制系统(ESP)、胎压监测等基础安全配置——这些都是刚需。

货拉拉入局造车,首款多拉八方将上市-有驾

倒是电池可选三家头部供应商,本身就是一种“安全冗余”。万一某品牌出现批次问题,还有备选方案,这对车队用户至关重要。

我的看法:这不是“颠覆者”,而是“进化者”

说实话,我不认为多拉八方会立刻干掉五菱或长安。但它绝对是个“搅局者”。它的出现,标志着共享出行平台开始向下渗透到制造端,就像美团做自动配送车、滴滴推定制网约车一样,都是在强化对运力的掌控。

对消费者(尤其是个体司机或小型车队)来说,这意味着更多选择、更优价格、更贴合运营需求的产品。但也要警惕:如果平台过度绑定车辆与服务,会不会形成新的“垄断”?比如强制使用指定充电桩、维修点?这值得我们持续关注。

货拉拉入局造车,首款多拉八方将上市-有驾

结语:车还是那辆车,但玩法变了

多拉八方,名字有点“土味”,但设计很务实。3座、侧滑门、7.8方空间、三电可选——每一项都在回答一个问题:如何让司机多拉一趟货,少花一度电?

它或许不会成为街头最帅的车,但很可能成为最能赚钱的车。这才是真正的“人民需要什么,我们就造什么”。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一名货拉拉司机,你会愿意租一辆“自家平台”出品的多拉八方吗?还是更信任五菱、长安这些“老师傅”?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货拉拉入局造车,首款多拉八方将上市-有驾

(PS:我已经托朋友打听试驾车啥时候能上路,到时候一定第一时间带大家“沉浸式体验”一把城配司机的一天。想知道开这车钻胡同是种什么感觉?留言告诉我,咱们下次安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