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氪001的后备箱空间实测显示储物格不值一提,拆除后底板深度增加,实际使用更灵活,成为真正的旅行车底蕴表现
我一开始还挺喜欢极氪001这个默认配置的小储物格。觉得能把一些平时碎碎念的小玩意装进去,避免上层空间乱成一锅粥。尤其是那个塑料格子,拿着挺顺手,小东西倒也整齐。但用不到多久,我就开始怀疑它的实际用处了。这次帮朋友搬家,才真心体会到这种储物格到底意义何在。
你知道吗?这个尾箱空间我动过不少心思。大体上,2500mm的长度(整车后备箱空间)是够用的,但问题在于你装的东西不是唯大小/长度问题。要放个稍微高点的箱子,或者个床垫,空间变得非常有限。朋友那次夹带一箱亚麻布料,原本以为极氪弄个挺高空间的旅行车用着挺方便,但碰到实际问题,那储物格的实用性就大打折扣了。
我查了点资料——极氪001的尾箱高度在2米左右,从纵深看,也就是说,放个床垫或竹子都不是问题。只是那个储物格把底板给限制住了。于是我干脆拆掉了格子,把后备箱底板拿出来。那一瞬间,深度一下子多出了10公分,能装进去的物品明显多了。比如说,放个180高的竹子书架,纯属轻松应付。对比同价位、同级别的车型,比如一辆吉优,空间利用率确实体现出了极氪的设计亮点。
其实这个储物格也就那样。之前看有人说,是国内某些厂家追求高颜值空间设计,比如装饰性的针脚和层板。但拆掉后,整车底层空间更像是纯粹空间了。除了那两块包绒布的隔板,用意也挺有限。拆掉那个隔板,比起像S9T(我知道那车的软隔板调节也方便),极氪的这个强硬塑料层就显得有点死板。我还在想:到底谁真的会用上面那个小储物格,除了存点充电线啥的?我朋友说:你会用吗?我回:就是平时偷懒用的,偶尔清理下。但其实它的作用非常有限。
明明,顺便一提,我前几天翻了下笔记,发现整体改装上那点空间的运用其实成本也不高。拆掉隔板和储物格,底板的加深只用几根螺丝就搞定了。问题在于——你在车内组织物品的时候,要么就地取材,要么破坏原有布局。我猜测,这个储物格设计可能也是出于外观需求多一些,毕竟它的收纳空间不能说很大。普通人用来存放纸巾、钥匙、充电宝,差不多就够了。真要装个野营帐篷,空间的利用率才是真考验。
你问我:拆掉储物格后,车会不会影响隔音或空调?我觉得没什么大问题。那两个包了绒布的隔板也就装饰作用,拆掉后车内平整,冷暖效果反倒会略有提升——毕竟,隔板会有一些阻隔,影响空气流通。顺便提一句,我还试着把后排放倒,发现空间一下子变成了两个米左右的深度。看着那整整的空间,突然觉得这才是真正的旅行车用空间。要是真去野营,几十个袋子、垫子都能整齐放进去。
也不知道为何,很多人对这个储物格对象印象很深。是不是觉得多一层隔间有点精致?拆了以后的空间,反而更实用。比如我那朋友,听我说了这个改装方案后,竟然还问:那我是不是也要拆掉我的?哈哈,真是见仁见智嘛。
我还得质疑一下那储物格的用意:它其实也没什么硬核功能,反而可能成为隐藏的空间垃圾陷阱。我有次在车里面随手一扔,不清理还真找不到。更别说,拆掉之后,空间利用效率提升了不少——尤其是那种根本装不进去多的东西场景。
小跑题,还是想问:你们会不会也动手拆那储物格试试?估计还是有人会觉得没必要,但我告诉你,拆了的底盘空间,确实变得实实在在。你要说真要玩极限空间利用,未来改装的话,可能还会拼出个自定义底托什么的,那个才真值得期待。
对了,我也一直在想,零配件厂商是不是总在设计这些软隔板和储物格,其实是让车看起来更丰富、层次更多?但实际用起来,骨子里还能调节空间的,只有一些软隔板,那硬的塑料层,真心感觉有点多余。也难怪:有个修理工跟我说过一句话,这车的设计其实很复杂,要兼顾颜值、容量和成本。没细想过,这句话还挺对的。
这也让我联想到:其实造车工厂在研发流程中,很多设计比如隔板、储物格,都属于成本控制的一环。要是成本压得紧,就不能每个细节都追求多用,无奈于是取舍。如我之前经验所说,一辆车的零部件,有多少是真正用得上的?这个得看车主自己怎么想。
留个问题:你觉得,未来汽车留给我们空间利用的可能会不会越来越个性化?还是说标准化才是大势所趋?毕竟我也觉得:每次拆掉东西,心里都多了点小满足感。说不定下一次,也许我会试着增加个可拆卸的底板呢,这样遇到变数多一点的户外场景,还是很方便的。
(这段先按下不表)
本作品为作者原创创作,内容由人工完成,部分内容在创作过程中借助了人工智能(AI)工具辅助生成。AI在资料整理、语言润色、表达优化或灵感拓展方面提供支持,核心观点与主要内容均由作者独立完成。
本文旨在信息与观点的交流分享,不含任何不良导向或违规内容。若需引用或转载,请注明出处与作者。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