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近整了个大活儿,在美国搞了个丐版Model Y。
这操作吧,讲真,有点不务正业的意思。你以为是降价,其实是马斯克老师不装了,摊牌了,直接告诉你,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这是一种掀桌子式的竞争,最好的防御不是做个更好的蛋糕,而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你问这车丐到什么程度?
这车的嫁妆,我跟你讲,连以抠门闻名于世的日系车看了都得递根烟,说一句大哥你比我还会。
首先,三电,特斯拉的龙兴之地,直接给你一刀。电池给你缩到50度左右,零百加速7.2秒,这性能梦回十年前的新能源试水产品,主打一个够用就行。续航?516公里,听着还行,但这是CLTC还是EPA,你猜?打个折,冬天开个空调,三百公里出头,就问你怕不怕?
外观上,更是刀刀见血。Model Y之前那个标志性的贯穿灯带,没了。这就像雷神没了锤子,钢铁侠没了战甲,多少有点精神萎靡。
最典中典的是,全景天幕,也没了。
好消息是,以后特斯拉车主终于不用担心自己的天灵盖被太阳晒出舍利子了,再也不用花几百块买遮阳帘了,可喜可贺。
坏消息是,你怎么跟别人证明你开的不是丐版?哦对,丐版连证明的机会都不给你,它直接给你换了个18寸的小脚轮胎。这个尺寸,配合高胎压,电耗肯定低得一批,到时候又是一堆人吹“特斯拉三电技术牛逼”,但你要是把这轮子安在任何一台国产车上,网友能把它喷到设计师连夜绣花圈。
进了车里,那才叫一个精彩。
后排中央触控屏,再见。方向盘手动调节,后视镜手动调节,我差点以为买车送了个摇把。说起来我小时候家里那台黑白电视机,换台还得用钳子拧,一个道理。AM/FM收音机,再见。座椅加热?只有前排有,后排乘客在冬天只能靠一身正气和抖动取暖。
中控台那个储物箱,也给你变没了,就剩个杯架和无线充电板。哦对了,无线充电功率从15W降到了7.5W。没事,这叫精准用户画像,马斯克老师深知他的核心用户都是用iPhone的,反正7.5W也够用了,主打一个“饿不死就行”。
这他妈简直是疯了!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看到这个配置单,第一反应是坏了菜了,马斯克老师是不是最近精神状态不太稳定?这已经不是减配了,这是在对工业文明进行一次行为艺术式的解构。除了那块大屏幕,这台车上几乎没有什么耗电的非必要设备。
你问国产车为啥不这么干?国产车要是敢这么干,第二天公司大门都能被用户的口水淹了。
但最骚的操作,还是自动驾驶。
哥们儿,人家是把你引以为傲的Autopilot,那个被信徒们吹成“天外科技”、“遥遥领先”的玩意儿,直接给阉了。
不是FSD没了,是连最基础的自动转向,车道保持,都没了。就剩个ACC跟车和AEB自动紧急刹车。
怎么理解?
就是说,这台特斯拉的智驾水平,可能还不如一台十万块的丰田。你敢信?丰田啊!那个被我们嘲笑万年车机老旧、内饰沉闷的丰田,现在在智驾上都能骑在丐版特斯拉脸上了。太阳都要一个趔趄。三体人看了都气活了。
这下好了,特斯拉两大信仰支柱,三电和智驾,一个被砍了腿,一个直接被摘了脑子。剩下的,就是一个顶着特斯拉logo的电动车壳子,一个会跑的大号鼠标。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特斯拉比作日系车,可能有点侮辱日系车了。至少人家是真的在琢磨怎么省油,而不是在琢磨怎么省零件。
那么问题来了,这么一台要啥没啥的车,引入中国,会有人买吗?
我告诉你,不但有人买,甚至可能卖爆。
为什么?
因为你不能用产品经理的思维去理解宗教信徒的行为。这就是“品牌玄学”的终极体现。
会买特斯拉的人,就是喜欢特斯拉本身。他们买的不是续航,不是智驾,不是舒适性,他们买的是一个身份,一个社交货币,一个通往“未来感”的任意门。
你跟他聊减配,他跟你聊马斯克是人类之光,要带我们上火星。
你跟他说手动调节方向盘,他跟你聊特斯拉的软件生态和极简主义美学。
你跟他说智驾不如丰田,他会告诉你真正的老司机根本不需要辅助驾驶,那是对驾驶乐趣的亵渎。
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他们的核心需求不是拥有一台好车,而是维护自己“特斯拉车主”这个信仰的纯洁性。这台丐版车的出现,恰恰给了他们一个更低的入教门槛。
所以,你看,马斯克老师这一手,看似荒诞,实则精准。他知道,只要那个T标还在,只要那块大屏幕还在,只要还能OTA,这台车就依然是很多人的精神图腾。
它减掉的不是配置,而是那些摇摆不定的、还在乎性价比的“伪信徒”。
它提纯了。
就问你气不气?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