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每次看到这种乌泱泱的供应商名单,我脑子里就浮现出一幅画:一个古代的大户人家,院子里站满了各路江湖郎中,都说自己有祖传秘方。户主老爷呢,满脸焦虑,今天请张郎中开两副药,明天又找李道士画几道符,看上去是多方求索、集思广益,本质上是什么?本质上是他自己心里一点底都没有,病急乱投医。
你看这新能源车的牌桌上,除了那个自己种地、自己磨面、自己做馒头的比亚迪,其他人,尤其是那几家新势力,他们的电池供应商名单拉出来,比我的购物车还长。蔚来、零跑、小鹏,恨不得把市面上能叫出名字的二线电池厂都合作一遍。表面上,这叫“供应链风险管理”,叫“战略多元化”,说得一套一套的,听上去特别拉风,显得自己长袖善舞,能整合各路资源。
但我们得“祛魅”,得把这层“战略大师”的人设给撕下来看看。这哪是什么运筹帷幄,这分明就是一种深刻的战略焦虑。说白了,就是怕被“宁王”——宁德时代,一巴掌拍死。理想汽车对宁德时代超过94%的依赖,赛力斯和北汽蓝谷那种近乎100%的“独家宠爱”,在旁人看来,那不是爱情,那是把自己的脖子伸过去,让别人决定你什么时候呼吸。所以,那些搞“多元化”的,本质上是在进行一场声势浩大的“自救运动”,一场现代版的“洋务运动”。
晚清的洋务派,心里也苦啊。他们知道洋人的船坚炮利是硬通货,自己造不出来,怎么办?买!跟英国买,跟德国买,只要能搞到手,不管三七二十一。结果呢?北洋水师的军舰,产自不同国家,火炮口径五花八门,连炮弹都不能通用。听上去是不是很耳熟?你今天用宁德的电池,明天用中创的,后天再搭个蜂巢的,每家的电芯能量密度、循环寿命、热管理特性都不一样。你的BMS(电池管理系统)工程师得哭,得为每一款电池做一套独立的标定和适配。这就像一支军队,士兵们高矮胖瘦不一,手里的武器口径各异,后勤官每天都在为该准备哪种子弹而头秃。这样的队伍,能有多少战斗力?
这背后是一种深刻的权力转移。在燃油车时代,发动机、变速箱是车企的命根子,是“祖传手艺”,是核心竞争力。车企是那个发号施令的“王”。但在电动车时代,这个“王位”正在被架空。电池,这个占了整车成本三到四成的玩意儿,成了新的“心脏”。而绝大多数车企,自己不会“造心”,只能去外面买。于是,宁得时代这样的巨头,就成了新的“权力中心”。它不是一个简单的供应商,它成了决定各大“诸侯”(车企)生死的“盐铁专卖官”。
所以,你看车企们这些操作,就很容易懂了。他们扶持中创新航、亿纬锂能、国轩高科这些“二线势力”,不是因为他们有多爱这些小弟,而是想用他们来制衡“宁王”的霸权。这在权谋里叫“掺沙子”,在商业上叫“引入Bitch C”,目的就是为了在谈判桌上能多一点点议价的底气,不至于被对方一口价怼死。这是一种典型的弱者心态,一种“凑合”的智慧。有和没有的区别,不在于那百分之几的装机量,而在于“我不是非你不可”的姿态。哪怕只是姿态。
这个局面,哭笑不得的地方就在于,大家都知道这是在饮鸩止渴。扶持起来的“二线”长大了,会不会成为新的“宁王”?当然会。人性嘛,屠龙的少年终将长出鳞片。但对于今天的车企CEO们来说,他们顾不了那么远。别看这些大佬们在发布会上人设拉满,说着星辰大海,回到办公室里,他们就是个催货的采购经理,盯着下个季度的电池排产,比谁都焦虑。能活过今天,就是最大的战略。
我们再把视角拉高一点,这本质上是一场地缘政治的微缩模型。一个绝对的霸主(宁德时代),和一群试图“多极化”的挑战者(各路车企)。车企们搞的“电池联盟”,就像是现实世界里的各种“朋友圈”,目的都是为了抱团取暖,对抗那个最靓的仔。但这种联盟,往往是脆弱的,内部充满猜忌和利益算计,一旦霸主抛出一点甜头,分分钟就可能土崩瓦解。
真正看透这个局的,只有比亚迪。它从一开始就没参与这场“买心”的游戏,而是选择了最苦、最难的一条路:自己“修心”。从电池材料到电芯制造,再到整车集成,全部攥在自己手里。这在早期被很多人嘲笑,说是模式太重,不懂开放合作。但现在回头看,这才是真正的“硬通货”,是唯一的“免死金牌”。在这个牌桌上,只有两种玩家:一种是给别人提供“心脏”的,一种是求着别人给“心脏”的。比亚迪是前者,也是唯一一个同时扮演两种角色的。它的终极护城河,不是某款飞天了的车型,而是这种“我的命,我做主”的从容。
所以,那个所谓的供应商名单,根本不是一张成绩单,而是一张“依赖度”的体检报告。名单越长,说明你的“基础病”越多,你的“免疫力”越差。特斯拉算是聪明人,搞了个宁德+LG的双保险,但本质上还是“寄人篱下”。真正实现了“电池自由”的,放眼望去,几乎没有。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道理:核心的东西,必须是自己的。无论是技术、粮食,还是那个决定你能不能开工的电池。历史的玩笑,总是在不经意间上演。一百多年前,我们学着造船造炮,如今,我们在学着造电芯。场景变了,但那种被关键技术卡住脖子的窒息感,从未走远。
当然了,我们这些每天挤地铁、吃着预制菜外卖的兄弟,操着中南海的心,其实也没啥用。毕竟能决定我们命运的,可能只是下个月的房租账单。
本报(台/网)坚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核实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