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的“价格战”真是越来越卷了,尤其是10万级的混动轿车市场,简直是神仙打架。前有比亚迪秦PLUS荣耀版把价格打到6.98万,后有荣威D7 DMH、长安启源A05等一众选手虎视眈眈。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吉利银河星耀6也公布了它的限时先享价——7.98万元起。听起来很香?别急,作为一位天天研究新车、帮朋友选车的“民间车评人”,我必须说,这价格背后藏着不少“猫腻”。它到底是真香还是“真套路”?星耀6的定价策略,真的能让消费者心动吗?今天,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
先说说大家最关心的价格和定位。星耀6的预售价是8.58万起,限时先享价直接降到7.98万,相当于优惠了6000块,看起来诚意满满。但别忘了,比亚迪秦PLUS二代的起步价已经杀到了6.98万,而且是128km的纯电续航。相比之下,星耀6的最低配车型纯电续航只有60km,电池容量也仅有8.5度电。多花1万块,却买一个续航更短的车,这买卖划算吗?显然不划算。更离谱的是,星耀6的中配车型“探索版”要8.78万,这个价格已经可以买到荣威D7 DMH 160km续航的高配车型了,甚至和自家兄弟银河A7 70km启航版的价格一模一样。消费者凭什么放弃更大、轴距更长(2756mm vs 2670mm)、空间更宽敞的A7,去选择这台轴距短了100mm的星耀6呢?这逻辑怎么也说不通。
再来看看产品力本身。外观上,星耀6确实有亮点,前脸设计神似AMG,运动感十足,开出去绝对有面子。内饰方面,全系标配14.6英寸大屏和LED大灯,科技感和氛围感拉满,这一点值得点赞。但当你坐进车里,细节就暴露了。最低配的“启航版”方向盘是塑料的,没有天窗,轮毂也只有16英寸的钢圈,甚至连主动刹车和定速巡航都没有。而想要L2级辅助驾驶,你得加钱到9.38万的“远航版”,价格直接跳涨1.4万。这配置梯度,简直是把“割韭菜”三个字写在了脸上。更关键的是,星耀6的后悬挂采用的是扭力梁,而同价位的秦PLUS、荣威D7,甚至是自家的银河A7,用的可都是多连杆独立悬挂。在舒适性上,星耀6天生就矮了一头,这可是关乎日常驾驶体验的核心硬伤。
动力和续航方面,星耀6提供了60km和125km两个纯电续航版本。60km版本对于日常通勤来说勉强够用,但125km版本才真正有竞争力。然而,问题又来了。长续航版搭载了17度电的电池,但供应商是瑞浦兰钧,而银河A7用的可是行业龙头宁德时代。更关键的是,星耀6的电池采用的是直冷技术,而A7用的是更先进、温控更精准的液冷技术。在电池的稳定性和寿命上,液冷无疑更胜一筹。可这两款车的价差只有4000元左右,你让我怎么选?顶配的“星舰版”倒是用上了地平线J6E芯片和“龍鹰一号”车机芯片,支持高速领航辅助,听起来很高级。但价格已经突破11万,这个价位你完全可以考虑比亚迪秦PLUS的高配,甚至是合资品牌的燃油车了,星耀6的高配版,竞争力同样堪忧。
说到竞品,就不得不提比亚迪秦PLUS二代。同样是7.98万的起步价,秦PLUS不仅续航更长(128km),还标配了快充口、定速巡航和皮质方向盘,配置直接碾压星耀6的低配。虽然秦PLUS的中控屏只有10.1英寸,轮毂也是16英寸钢圈,但综合来看,性价比更高。再看荣威D7 DMH,它的优势在于超低的馈电油耗和超长的纯电续航(160km),在节能和续航焦虑上做得更好。而吉利自家的银河A7,虽然定位稍高,但更大的空间、更好的悬挂和更可靠的电池技术,让它在同价位显得更“实在”。星耀6夹在这些强敌中间,定位非常尴尬,既不够便宜,产品力又不够突出。
写到这里,我也不禁要问:吉利到底凭什么认为,光靠一张“高仿AMG”的脸,就能让消费者多掏一万块?在如今这个“卷配置、卷价格、卷技术”的时代,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要的不是花里胡哨的设计,而是实实在在的性价比和可靠的品质。星耀6目前的定价策略,显然没有摸准消费者的脉。我大胆预测,如果正式上市价格不进一步下探,比如降到7万甚至6.58万,那它的市场前景恐怕不容乐观。毕竟,谁会愿意花同样的钱,买一台更小、悬挂更差、续航更短的车呢?星耀6的“惊喜”,恐怕还得等到正式上市那天才能揭晓。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你是消费者,你会为星耀6的这张“脸”买单,还是选择更务实的竞品呢?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