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逆转战 上汽44万夺回销冠 三驾马车破局
2025年9月。中国车市硝烟弥漫。上汽集团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销售整车44万辆,同比增长超四成,环比增长21%。这一数字让上汽自今年3月以来,首次反超比亚迪,重登国内车企月销量第一宝座。
这不是偶然。这是一场蓄谋已久的反击。
深秋捷报 王者归来
10月8日。产销快报发布。不仅单月数据亮眼,上汽已实现月销量同比“九连涨”。1-9月累计批售销量达319.3万辆,终端零售量更是高达337.8万辆。其在中国的领跑地位,进一步巩固。
而比亚迪。9月销量39.6万辆。同比下滑5.5%。这是其自2024年2月以来,常态销售月份的首次同比下滑。一增一减间,冠军易主。
三驾马车 驱动增长
上汽的胜利。源于其精心打造的“新三驾马车”——自主品牌、新能源、海外市场。它们已成为绝对的增长引擎。
自主品牌狂飙突进。9月销量高达29.4万辆,同比激增50.4%。前三季度,自主品牌累计销量已占集团总销量的64%。这意味着,上汽每卖出三辆车,就有近两辆是自主品牌。彻底告别了过往依赖合资板块的时代。
旗下品牌全面开花。上汽乘用车销量同比增长72.4%。上汽大通增长35.8%。上汽通用五菱增长43.9%。尤其亮眼的,是多个爆款新车的集中发力。新一代智己LS6上市27分钟订单破万。与华为联合开发的尚界H5,价格锁定15万-20万元区间,发布1小时订单同样破万。新MG4上市24天交付即达1万辆。产品力,得到了市场的直接验证。
新能源创下历史新高。9月,上汽新能源汽车销售近19万辆,同比大幅增长46.5%。累计前九个月,新能源销量已突破108万辆。技术路线上,纯电、增程、混动多线并举。例如智己LS6增程版以“增程2.0”的概念,将价格下探至20万元级。这显示了上汽在新能源领域的全面技术储备。
海外市场稳步推进。9月海外销量10.1万辆,同比增长12.2%。MG品牌在欧洲市场表现尤为突出,今年以来终端交付已突破22万辆,成为在欧洲最畅销的中国汽车品牌。上汽的全球化战略,有了坚实的支点。
改革深水区 涅槃重生
今天的销量逆转。根植于一年前开始的全面深化改革。2024年,上汽失去了守了18年的年度销冠,陷入低谷。但他们没有躺平。
组织架构大幅调整。成立大乘用车板块,整合荣威、名爵等多个自主板块资源,旨在集中力量,重振自主品牌。同时,合资业务被赋予新使命,成为整合全球技术、强化自主创新的纽带。与奥迪联合开发高端智能电动车,与大众将合资期限延长至2040年。合资合作,进入了技术共创的2.0时代。
管理层更替。新管理层呈现年轻化态势,强调资源整合与协同。在上海市政府的支持下,上汽的改革步伐正在加快。
冠军宝座 能坐多久?
重回第一。固然值得庆祝。但宝座并不稳固。
竞争已白热化。吉利、奇瑞、长安等传统车企加速转型。零跑单月突破6万的销量亦令人震惊。中国市场正从“一枝独秀”走向“百家争鸣”。
对于上汽。真正的考验在于能否将“月销冠军”转化为“年度冠军”。根据规划,其2025年销量目标为450万辆。前九个月已完成超过70%。第四季度仍需持续发力。
比亚迪虽暂时下滑,但其根基依然深厚。插混车型增长乏力是其主要挑战。一旦调整到位,反击必将更加猛烈。
启示录 变革的样本
上汽的9月。给整个行业上了一门“改革课”。它证明,传统造车巨头只要方向正确、改革彻底,完全可以在智能电动化的浪潮中找回自己的节奏。
它的成功。是战略聚焦的成功。是产品为王的成功。更是对市场深度理解后的精准出击。
金九已过。银十正酣。中国车市的这场马拉松,没有终点。唯一的胜利者,永远是那些敢于革新的奔跑者。上汽的回归,只是一个新的开始。好戏,还在后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