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米8的车长+三联屏,星纪元E05是要“物理碾压”同级?为啥奇瑞这次要在尺寸和屏幕上下这么大功夫?

星纪元E05实车现身,长近4米8+三联屏,配1.5T增程+地平线HSD,是要硬刚理想L6还是跟风玩套路?

家人们,2025年7月底到8月初这俩月,车圈可太热闹了!各大车企都在憋大招冲销量,结果星纪元在7月底被拍到实车路测图,把"星纪元E05"的真容给扒出来了!

近4米8的车长+三联屏,星纪元E05是要“物理碾压”同级?为啥奇瑞这次要在尺寸和屏幕上下这么大功夫?-有驾

这车一露面,好家伙,网上炸锅——近4米8的车长,比宝马5系还修长;三联屏怼到眼前,科技感拉满;最狠的是动力配置,1.5T增程器+地平线HSD智驾方案,这组合把"性价比卷王"的帽子扣自己脑袋上。之前还有不少人吐槽星纪元"雷声大雨点小",这次实车一曝光,打脸那些唱衰的,问题是:它到底是来硬刚理想L6、问界M7这些爆款,还是又跟风玩"配置堆料"的老套路?

近4米8的车长+三联屏,星纪元E05是要"物理碾压"同级?

说到星纪元E05最让人眼前一亮的地方,那绝对是它的"身材管理"和"科技武装"。咱们先从车身尺寸说起,工信部申报的数据显示,这车长宽高分别是4780/1890/1725毫米,轴距2800毫米。

乍一看这数字可能没啥感觉,但放到实际场景里就明白了——这车长度跟零跑C11差不多,但比理想L6要短145毫米,轴距也短了120毫米。不过别小看这"短"的优势,城市里窄巷子掉头、老小区停车,那灵活度可是大车没法比的。

再对比一下市面上的热门车型就更清楚了。理想L6车长4925毫米,轴距2920毫米,妥妥的中大型SUV体格,开起来有面子但停车确实得找大车位。而星纪元E05把车长控制在4米78,这恰好是个"黄金尺寸"——既没小到显得寒酸,又没大到开着累赘。

尤其是对于那些每天在城市通勤、周末带家人郊游的年轻家庭来说,这个尺寸简直是为他们量身定制的。车内空间方面,奇瑞官方透露这车能轻松坐下三个成年人,后备箱深度超过1米,塞两个28寸行李箱加一辆婴儿车完全没问题。

说完尺寸咱们聊聊内饰,这才是星纪元E05真正的"杀手锏"。三联屏的设计现在虽然不算稀奇,但奇瑞这次玩出了新花样。主驾屏幕负责导航和车辆信息,开车的人看得清清楚楚;副驾屏幕可以独立看剧刷视频,坐副驾的人再也不用盯着主驾屏幕斜着脖子看;中间那块屏幕专门控制空调和车辆设置,想调啥功能手一伸就够着。

近4米8的车长+三联屏,星纪元E05是要“物理碾压”同级?为啥奇瑞这次要在尺寸和屏幕上下这么大功夫?-有驾

这种"分工明确"的设计理念,比起那些把所有功能都堆在一块大屏上的做法,实用性明显高了一个档次。

有人可能会说,问界M7不也有三联屏吗?

没错,但问界的三联屏更偏向"娱乐化",而星纪元E05的三联屏强调的是"驾驶者优先",这就是定位差异。

为啥奇瑞这次要在尺寸和屏幕上下这么大功夫?

说白了就是市场逼的。2025年上半年,20万级新能源SUV这块蛋糕被理想L6和问界M7瓜分得差不多了。理想L6靠着月销破2万辆的成绩稳坐第一梯队,虽然问界M7今年销量有所回落,月销在4000到6000辆之间波动,但人家背靠华为的品牌光环,产品力摆在那。

星纪元之前推的E03车长不到4米7,结果不少用户反馈后排空间局促,坐久了腿都伸不直。这次E05吸取教训,车长奔着4米8去了,轴距也给到2米8,空间问题算是彻底解决了。

星纪元E05的定位非常精准——它瞄准的就是那些想买理想L6但嫌贵、想买问界M7但觉得配置不够狠的消费者。这批人年龄大多在28到35岁之间,有一定经济基础但还没到可以随便挥霍的地步,对车的要求是"性价比高、配置够用、开着不丢人"。

近4米8的车长+三联屏,星纪元E05是要“物理碾压”同级?为啥奇瑞这次要在尺寸和屏幕上下这么大功夫?-有驾

星纪元E05用接近B级车的尺寸、新势力标准的智能配置,再配上预计20万出头的售价,这波"降维打击"确实有点意思。当然,光靠尺寸和屏幕还不够,真正的硬核实力还得看动力系统和智驾方案,这就要说到下一部分了。

1.5T增程+地平线HSD,到底是黑科技还是"凑数配置"?

聊完外在,咱们得深入看看星纪元E05的"内功"。动力系统方面,这车搭载的是1.5T涡轮增压增程器配双电机的组合,最大功率115千瓦。

这个配置在增程车型里算是主流水准,但奇瑞这次玩了点不一样的——大部分同级车用的是1.5L自然吸气增程器,而星纪元E05用的是1.5T涡轮增压。别小看这个"T",在高速行驶或者爬坡的时候,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发电效率能比自吸高出一截,尤其是在高原地区,涡轮增压不会像自吸那样明显衰减。

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星纪元E05的CLTC纯电续航是165公里,满油满电综合续航超过1300公里。

这个数字意味着什么?

咱们做个简单计算:假设你每天通勤来回30公里,一周充一次电完全够用,一个月的用车成本可能就100多块钱电费。周末带家人出趟远门,满油满电跑个来回武汉到长沙(大约350公里)都不用中途加油充电。

对比一下理想L6,人家WLTC纯电续航182公里,综合续航1160公里,看起来差别不大。但是馈电状态下的油耗表现,理想L6的WLTC馈电油耗是6.9升每百公里,这个成绩在双电机四驱车型里已经很优秀了。星纪元E05虽然官方还没公布具体馈电油耗,但考虑到它的1.5T增程器和车重,预计应该能控制在7升左右。

近4米8的车长+三联屏,星纪元E05是要“物理碾压”同级?为啥奇瑞这次要在尺寸和屏幕上下这么大功夫?-有驾

真正让人意外的是智驾方案。现在市面上主流的智驾芯片无非就是华为、英伟达、高通这几家,结果星纪元E05选了个"冷门选手"——地平线的HSD系统,用的是征程6P芯片。

很多人可能对地平线不太熟悉,这家公司是国内自动驾驶芯片领域的后起之秀,2024年4月发布了征程6系列芯片,算力覆盖从10TOPS到560TOPS。星纪元E05用的征程6P就是旗舰版本,单芯片算力高达560TOPS。

这个数字什么概念?

英伟达的Orin-X单芯片算力是254TOPS,理想L6的Max版本用两颗Orin-X才凑到508TOPS的总算力。从账面数据看,星纪元E05的智驾硬件规格其实不低。

当然,芯片算力高不代表智驾就一定好用,看软件优化和实际表现。地平线的HSD系统主打"城区智驾",官方宣称能实现高速领航、城市记忆行车和代客泊车全场景覆盖。

这套系统最大的优势是成本控制,相比华为ADS或者英伟达方案,地平线HSD的成本能低以上。这也是为什么越来越多车企开始尝试地平线方案——既能满足高阶智驾需求,又能有效控制整车成本,最终让利给消费者。

不过话说回来,地平线的智驾技术毕竟还在爬坡阶段,市场验证还不如华为和英伟达那么充分。华为的ADS已经在问界、智界等多款车型上量产应用,用户反馈普遍不错;英伟达的Orin芯片被小鹏、蔚来、理想等一众新势力采用,稳定性有目共睹。地平线虽然在长安UNI-K等车型上有过应用,但覆盖车型和用户规模还相对有限。

星纪元E05选择地平线HSD,某种程度上是一场"技术豪赌"——赌对了,可以凭借成本优势和不错的体验杀出一条血路;赌错了,可能会因为智驾体验不佳被消费者诟病。

从整体动力和智驾配置来看,星纪元E05的策略很明确:不追求账面上的极致参数,而是追求"够用、实用、好用"。1.5T增程器保证了高速和高原工况下的发电效率,165公里的纯电续航能覆盖大部分城市通勤场景,560TOPS的智驾算力也够支撑起高阶辅助驾驶功能。

这套组合拳打下来,理论上确实能跟理想L6掰掰手腕。但能不能真正赢得市场认可,还得看实际上市后的表现,毕竟消费者买车不是买PPT。

近4米8的车长+三联屏,星纪元E05是要“物理碾压”同级?为啥奇瑞这次要在尺寸和屏幕上下这么大功夫?-有驾

星纪元E05凭啥敢挑战理想L6?是真有实力还是跟风内卷?

说了这么多配置和参数,现在该回答最的问题了:星纪元E05到底有没有实力挑战理想L6这样的销量冠军?

咱们从几个维度来分析。

先看价格。理想L6目前的售价是24.98万到27.98万,问界M7的旧款起售价是24.98万,但2025年9月上市的新款起售价跳到27.98万。而星纪元E05根据业内人士透露,预计售价区间在20万到23万之间。

这意味着什么?

如果E05真能把起售价压到20万左右,那它跟理想L6之间就有将近5万块钱的价差。5万块钱对于购车预算在20多万的消费者来说,绝对不是个小数目——这笔钱够加两年油,或者给孩子报个好点的培训班,或者全家来次说走就走的旅行。单从价格竞争力来说,星纪元E05确实握着一张好牌。

近4米8的车长+三联屏,星纪元E05是要“物理碾压”同级?为啥奇瑞这次要在尺寸和屏幕上下这么大功夫?-有驾

再看用户画像和需求匹配。理想L6主打的是"奶爸车"市场,目标客户是30到40岁的已婚男性,有孩子,注重家庭出行的舒适性和安全性。这类用户通常有一定经济实力,愿意为品质和品牌多花点钱。

但市场上还有另一批潜在客户——25到35岁的年轻家庭,可能刚结婚不久或者孩子还小,手头预算没那么宽裕,但对车的智能化和科技感要求不低。这批人看理想L6会觉得贵,看传统品牌的燃油SUV又觉得不够潮,正好处在一个"夹心层"。

星纪元E05瞄准的就是这个夹心层市场——用接近理想L6的配置和体验,配上便宜4到5万的价格,击年轻家庭的痛点。

从产品定位来看,星纪元E05和理想L6其实不完全是正面竞争关系,像是"错位竞争"。理想L6车长4925毫米,轴距2920毫米,标准的中大型SUV体格,强调的是"大空间、高舒适";星纪元E05车长4780毫米,轴距2800毫米,尺寸稍小一圈,强调的是"够用不浪费、灵活好开"。

理想L6全系标配双电机四驱,百公里加速5.4秒,注重性能体验;星纪元E05虽然也是双电机,但动力调校可能偏向经济性和日常驾驶舒适度。理想L6用的是双Orin-X芯片,智驾系统已经迭代多个版本,用户口碑积累起来了;星纪元E05用的是地平线HSD,算力账面数据不错,但实际体验还得市场检验。

技术趋势方面,2025年确实是增程式电动车的一个转折点。过去几年大家比的是电池容量和纯电续航,动不动就是700公里、800公里的CLTC续航,但实际用车场景中很多人根本用不到这么长的续航。

现在市场开始回归理性,消费者关注的是"实用续航"和"能源成本"。星纪元E05的165公里纯电续航恰好卡在一个甜蜜点——既能覆盖大部分城市通勤需求,又不会因为堆大电池导致车重增加、成本上升。这种"够用就好"的产品理念,反而符合当下市场的主流需求。

近4米8的车长+三联屏,星纪元E05是要“物理碾压”同级?为啥奇瑞这次要在尺寸和屏幕上下这么大功夫?-有驾

智驾方面的竞争也越来越白热化。华为的ADS虽然强,但成本也高;英伟达的Orin虽然稳,但价格摆在那;地平线的HSD作为国产方案,在成本控制上有天然优势。

随着智驾技术的快速迭代,芯片算力已经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算法优化、数据积累、OTA升级能力同样。星纪元E05选择地平线HSD,背后其实是奇瑞对"技术自主可控"和"成本可控"的双重考量。如果地平线能在软件端持续优化,E05的智驾体验未必会输给用Orin芯片的竞品。

当然,星纪元E05也不是没有挑战。最大的挑战来自品牌力。理想汽车经过这几年的市场教育,已经在消费者心中建立起"靠谱、高端、值得信赖"的品牌形象,尤其是在30到40岁的目标客户群体中,理想的品牌认可度很高。

星纪元作为奇瑞旗下的高端新能源品牌,虽然背靠奇瑞这个老牌车企,但品牌独立性和高端形象还在建立过程中。

很多消费者可能会有疑问:星纪元跟奇瑞到底啥关系?

质量靠不靠谱?

售后服务能不能跟上?

这些都需要时间和市场表现来证明。

另一个挑战是产品成熟度。理想L6已经上市一年多,各问题和BUG基本都修得差不多了,用户口碑也积累起来了。星纪元E05作为新车,上市初期难免会有一些小毛病,这是所有新车都要面对的"成长阵痛"。

近4米8的车长+三联屏,星纪元E05是要“物理碾压”同级?为啥奇瑞这次要在尺寸和屏幕上下这么大功夫?-有驾

如果E05上市后出现一些质量问题或者智驾系统表现不稳定,可能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信心。所以奇瑞必须在上市前把产品打磨到位,上市后快速响应用户反馈,通过OTA升级不断优化体验,才能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网友吵翻了!这车到底值不值得买?

星纪元E05的消息一出,网上的讨论就没停过。支持的人说这车性价比高,配置够狠,20万出头能买到这么多东西简直血赚;质疑的人说地平线的智驾不成熟,新品牌不保值,买了可能当小白鼠。

这两种声音其实都有道理,咱们客观分析一下。

支持派的逻辑很简单:看配置看价格。近4米8的车长,2米8的轴距,三联屏智能座舱,560TOPS的智驾芯片,165公里的纯电续航,1300公里的综合续航,这一套拉下来,如果售价真能控制在20到23万,那性价比确实没得说。

尤其是跟理想L6对比,星纪元E05在尺寸上只是稍小一点,但智驾芯片的算力账面数据还高,价格却便宜了好几万。对于预算有限但又想体验智能电动车的年轻家庭来说,这车的吸引力是实打实的。

质疑派的担忧也不是没道理。是品牌认知度的问题。星纪元虽然背靠奇瑞,但毕竟是新品牌,市场认可度和保值率都是未知数。

买车不像买手机,换个两三年就淘汰,大部分人买车都得开五到八年,甚至长。

如果几年后想卖车,星纪元E05的保值率能到多少?

这是个现实问题。

其次是技术成熟度的问题。地平线的HSD智驾系统虽然算力够高,但实际应用案例还不够多,用户反馈也不够充分。万一上市后发现智驾系统经常误判、识别不准,那再高的算力也是白搭。

近4米8的车长+三联屏,星纪元E05是要“物理碾压”同级?为啥奇瑞这次要在尺寸和屏幕上下这么大功夫?-有驾

还有就是售后服务网络的覆盖问题。奇瑞的传统燃油车售后网络遍布全国,但星纪元作为独立品牌,售后服务体系能不能快速铺开,这关系到用户的用车体验。

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星纪元E05面对的不仅仅是理想L6这一个对手。在20到25万这个价格区间,还有零跑C11增程版、深蓝S7增程版、哪吒L等一众竞品。

零跑C11增程版起售价14.98万,纯电续航300公里,价格优势明显;深蓝S7增程版起售价15.99万,背靠长安这个大树,品牌力也不弱。星纪元E05想要从这么多竞品中杀出来,光靠配置堆料是不够的,还得在驾驶体验、智驾好用程度、售后服务这些软实力上下功夫。

理性来看,星纪元E05其实是一款"机会型"产品。它抓住了当前市场的几个痛点:是价格,20到25万这个区间正好是年轻家庭的主流购车预算;是尺寸,接近4米8的车长兼顾了空间和灵活性;是智能化,三联屏加高算力智驾芯片满足了年轻人对科技感的追求;是能源经济性,165公里纯电续航日常通勤基本用电,长途出行不用担心续航焦虑。

这几个点都踩对了,理论上应该能赢得一部分市场份额。

但能不能真正成功,还得看执行层面。

产品质量能不能稳定?

智驾系统实际体验能不能达到预期?

售后服务网络能不能快速铺开?

OTA升级能不能持续优化用户体验?

这些都是决定一款车能不能长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的因素。奇瑞作为传统车企,在制造质量控制上有积累,但在智能化软件和用户运营上,跟理想、蔚来这些新势力相比还有差距。

星纪元E05能不能把传统车企的制造优势和新势力的智能化思维结合起来,这是个很大的考验。

给想买这车的朋友几个建议:,不要着急在上市首月就下单,等等首批车主的反馈,看看有没有明显的质量问题或者设计缺陷;,如果所在城市有星纪元的体验店,一定要去试驾,重点体验智驾系统和座舱交互,看看是不是真的好用;,关注奇瑞官方的售后,尤其是质保期限和三电系统的质保条款;,算清楚自己的用车场景,如果每天通勤距离超过80公里,165公里的纯电续航可能不够用,需要考虑清楚;,如果预算充足,建议在星纪元E05和理想L6之间多做对比,毕竟理想L6的产品成熟度和品牌力确实胜一筹。

结语:星纪元E05是"黑马"还是"炮灰"?2025年车圈大战见分晓!

说到底,星纪元E05的出现,本质上是20万级新能源SUV市场的"内卷升级"——以前比的是"有没有",现在拼的是"好不好还便宜"。它用近4米8的车长、三联屏的科技感和1.5T增程加地平线HSD的组合拳,硬生生挤进了理想L6、问界M7的腹地。

能不能成功?

就看它能不能把"性价比"转化成"用户口碑"。如果上市后真能做到"价格低、质量稳、体验好",那绝对是一匹黑马;要是翻车了,那就只能怪自己太着急"硬刚"巨头了。

2025年的新能源车市场已经从"拼概念"进入了"拼实力"的阶段。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不再为华而不实的配置买单,看重实际使用体验和长期用车成本。

星纪元E05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入场,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在于市场还没完全固化,还有足够的空间给新品牌;挑战在于竞争对手都不是善茬,想分一杯羹必须拿出真本事。

家人们,你们觉得星纪元E05能火吗?

是选它还是继续等理想L7降价?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