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老周花 5 万元买了辆二手小车,过户时车商跟他说 “这车得每年年检,别忘了时间”。老周心里犯嘀咕:“我之前听人说新车 6 年不用年检,咋这二手车就得每年检?到底小车是不是每年都要年检啊?” 他翻出行驶证一看,车子是 2016 年出厂的,算下来已经 7 年了。后来他去车管所办过户手续,特意问了工作人员,才弄明白不同车龄的小车,年检频率不一样,不是所有车都要每年检。其实很多车主都和老周一样,不清楚小车年检的频率,今天咱就把这事掰扯清楚,免得大家走弯路。
先明确:不是所有小车都每年检,分 3 个车龄阶段
首先得说清楚,小车要不要每年年检,主要看车龄,目前分 3 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年检频率完全不同,别一概而论。第一个阶段是6 年以内的非营运小型、微型载客汽车(9 座及以下),不用每年检,每 2 年申领一次电子合格标志就行,不用上线检测;第二个阶段是6-10 年的非营运小型、微型载客汽车,也不用每年检,每 2 年上线检测一次;第三个阶段是10 年以上的非营运小型、微型载客汽车,需要每年上线检测一次;要是车龄超过 15 年,就得每 6 个月上线检测一次,这个频率就比较高了。
老周的车是 2016 年的,到 2024 年刚好 8 年,属于 6-10 年的阶段,所以每 2 年上线检一次,不是每年都检。他说:“早知道分阶段,就不用被车商忽悠了,还以为得每年跑检测站,白担心半天。” 我邻居小王的车是 2021 年买的,才 3 年,属于 6 年以内的阶段,每年只用在 “交管 12123” 上申领电子合格标志,不用跑检测站。小王说:“现在 6 年内的车太省心了,几分钟就能搞定年检,不用排队等检测。” 不过要注意,就算是不用上线的车,也得在年检有效期到期前3 个月内办理,不然算漏检,上路会被罚款。
为啥不同车龄年检频率不一样?3 个关键原因
可能有人会问,为啥车龄越长年检频率越高?主要是 3 个关键原因,都和车辆安全有关。第一个原因是车龄越长,部件越容易老化,6 年以内的新车,车况较好,不容易出问题,所以不用频繁检测;10 年以上的老车,刹车、轮胎、发动机等部件容易老化,每年检测能及时排查安全隐患,比如刹车失灵、轮胎鼓包,这些问题不及时发现,上路很危险。
老周的朋友有辆 12 年的老车,去年年检时查出刹车偏软,换了刹车片后才合格。朋友说:“幸好每年都检,不然刹车有问题自己都不知道,高速上肯定出大事。” 第二个原因是排放容易不达标,车龄越长,发动机的排放系统越容易出问题,比如三元催化器堵塞、氧传感器故障,导致尾气排放超标,每年检测能督促车主维修,减少对环境的污染;第三个原因是减少报废车上路,车龄超过 15 年的车,很多已经接近报废标准,每 6 个月检测一次,能及时发现不适合上路的车辆,强制报废,保障道路安全。
我同事小李的车是 2008 年的,已经 16 年了,每 6 个月就得去检一次,他说:“虽然麻烦点,但每次检测都能查出点小问题,修好了开着也放心,总比在路上抛锚强。”
这些情况,就算在 6 年内也得上线检,别漏了
虽然 6 年内的小车不用每年检,也不用上线,但有 2 种情况,就算在 6 年内,也得上线检测,别以为能省事。第一种情况是发生过造成人员伤亡的交通事故,不管车龄多久,只要发生过人员伤亡事故,下次年检就得上线检测,不能只申领电子合格标志;第二种情况是车辆被改装过,比如私自改变车身颜色、加装行李架超过规定高度,就算在 6 年内,也得上线检测,确认改装符合规定,不然没法通过年检。
老周的邻居有辆 5 年的车,因为出过一次人员轻伤的事故,去年年检时就被要求上线检测,花了 200 多元检测费。邻居说:“早知道出过事故要上线,就该提前准备,不然到了车管所才知道,白跑一趟。” 我同事小张的车才 2 年,因为加装了超过规定高度的行李架,年检时被要求拆除,重新上线检测才合格。小张说:“早知道改装要上线,就不瞎折腾了,拆了装装了拆,太麻烦。” 另外,营运车辆(比如出租车、网约车)不管车龄多久,都得每年上线检测,和非营运车辆的规则不一样,别混淆了。
年检前做好 3 件事,一次通过不返工
不管是上线检测还是申领电子合格标志,年检前做好 3 件事,能避免返工,节省时间。第一件事是处理完所有违章,在 “交管 12123” APP 上查一下车子有没有未处理的违章,不管是闯红灯还是违停,都得先交罚款处理掉,不然没法办理年检;第二件事是自查车辆状况,要是需要上线检测,提前检查灯光(尤其是转向灯、刹车灯)、刹车、轮胎,比如刹车灯不亮,换个灯泡才 10 元,别等检测时被指出来;第三件事是带齐材料,申领电子合格标志需要行驶证和交强险电子保单,上线检测需要行驶证、交强险保单、车主身份证,提前准备好,别到了检测站才发现漏带。
老周去年陪朋友去上线检测,朋友忘了处理违章,到了检测站才发现,又回家处理,耽误了半天。老周说:“现在我每次帮别人提醒,年检前先查违章,省得白跑。” 我邻居张大爷上线检测前,自己检查灯光,发现左转向灯不亮,花 15 元换了灯泡,检测时一次通过。张大爷说:“自己先查一遍,比到检测站被卡着强,省时又省心。”
这些误区要避开,别踩坑
很多人在小车年检时,会犯 3 个误区,导致年检不顺利,得避开。第一个误区是以为 “6 年免检” 就是 “6 年不用管”,其实 “6 年免检” 只是不用上线检测,每 2 年还得申领电子合格标志,不然算漏检;第二个误区是车龄计算错,车龄是从车辆注册登记日期开始算,不是从买车日期算,比如你 2023 年买的 2022 年出厂的库存车,车龄从 2022 年开始算,不是 2023 年;第三个误区是异地年检麻烦,现在异地年检和本地年检一样方便,不用开委托书,直接在当地的检测站办理就行,不管是上线还是申领标志,都能异地办。
小王的朋友买了辆库存车,以为车龄从买车日期算,结果错过了年检时间,被罚款 200 元。小王说:“现在买车前都会查车辆注册日期,别再算错车龄了。” 我同事小李在外地工作,去年在工作城市给老家的车办了年检,不用回户籍地,很方便。小李说:“异地年检太方便了,不用像以前一样来回跑,省下的路费都能加两箱油。”
你们家的小车是几年的?是每 2 年检一次还是每年检一次?有没有在年检时遇到过问题?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聊聊,让大伙也能避避坑。下期咱们就来讲讲 “小车年检没过怎么办?这些整改方法很实用”,准备去年检的朋友记得关注哦!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