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的SUV降价风,吹得比农贸市场还狠。邻居老杨早上提着塑料袋过来,边拍着自行车边念叨:捷豹现在小E直接削了将近十三万,听他那口气,像是自己亲手把价格砍的。其实降价的事儿,车友群早炸了锅——奥迪Q3的骚白那款,群里自己测算,落地价比去年便宜快十万。大城市上海那边,一个销售朋友语气滑溜地讲,“你如今买合资SUV,白菜还要称斤,我们都论‘价’。”这句话听到心窝里,感觉比广告词都真实。
降价其实不止是英国猫头鹰——捷豹E-PACE在带头跳水,凯迪拉克那辆GT4和平常喊得响的XT4,也是在清库存。群友老蒋说他上月刚买XT4,结果不到一个礼拜就看见降价榜,“血亏”俩字一天要说三回。还有本田双子星HR-V与UR-V,四五万的售价直接被一刀两断。群里有个养车达人提及:“后面发动机隔音,去年我嫌吵今年赔了价钱还得忍着。”反倒是江淮那辆X8,人群里话不多,偶尔有人说有种“买白菜送菜刀”的味儿。
说到新能源,丰田bZ4X和造车新势力里那个乐道L60也混进了降价榜,电车冬天跑几趟京哈高速,掉电厉害,师傅说“你别看价钱便宜,冬天掉电跟喝水似的。”MINI的那个ACEMAN,群里有姑娘喜欢外观,降价也心动,但续航听说是“假续航”,我问了一下上海的维修技师老罗,他直言:“这车锂电池管理还不如长安那个UNI-K,便宜归便宜,卖出去还得自己踩坑。”艾睿雅ARIYA也是,说白了,降价后维修配件还是贵,去年有人撞了屁股,等配件等了俩月。
插一点冷门的糗事儿,中午在社区饭堂蹭饭,旁边有个小伙聊探岳,说“都说这车皮实,可降价以后,销售恨不得送导航和脚垫。”本田CR-V那茬老车主,嘴里经常挂着“买早了,亏大了”,一边骂,一边换了新轮胎。昂科威也跟着降幅,三万多也不算多,但买的人总觉得“便宜没好货”,家属说这年头,什么车都需要“问朋友,靠点运气”。前几天有个师傅闲聊,说这个行情修车也不敢多收,客户说你敢多收,我就去隔壁保养。
车内一点冷门装备吧,有些合资品牌便宜了,却还舍得留后排静音玻璃和真皮座椅。老江南那边一个车友在群里秀他的荣威RX5,真皮座椅下面藏了一瓶老雪碧,不小心压坏了座椅加热。师傅笑说“国产座椅加热线,断一次能修三回,合资修一次要三倍价。”这玩意一分钱一分货,降价淘宝也不见得全是好事。
一城一故事吧。哈尔滨今年夏天路烂得都敢漂移,新哈弗H6据说底盘降低不少,老周上个月压过去,前杠略微磨了点皮。街坊吐槽,“以后四驱要做加高,不然东北都不敢卖。”长安CS75也是,报修转向机眼看变多,听说降价后装配线换了零件规格。车友群聊得火热,有人说买了长安再买电动车,就像换了媳妇差点忘了带拖鞋——背后真事是假事谁说得明白。
二手车摊头也有新鲜事。上周去汽车城,二手捷豹E-PACE挂出新低价,老板私下说,“今年你买新车都赶不上旧车掉价快。”有个老客户去年买的探岳,拿去换标志5008,销售只多给一把钥匙,剩下啥都要掏钱。
养护这块说两句。降价后不少老车主扎堆跑4S店做免费检测,门口修理工喊累:“一到降价季,变速箱油又不换,等着出事儿。”群里有段子,便宜买回去,养车年年都要烧钱——“这一波能不能跳出天坑,看你胆子。”有的配置,比如主动刹车、雨量感应,省掉了,维修师傅说,看上去还好,其实少了零件之后事故率高了两把。钱花得明白,心里踏实;钱省得迷糊,回头等着爹妈骂人。
写到这儿天黑了,手机还显示群里有人发“今年降这鬼样子,隔壁楼说凯迪拉克GT4半年后连保险都不值钱。”实际用起来,升降趋势谁也说不全准。年底“跳水”行情之后,真正捡便宜的人也未必心里舒服。不定谁的那辆捷豹E-PACE最后会便宜到搬砖小伙子手里——这份答案,只能留到来年路边摊继续碎嘴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