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汽车圈,要说这些年变化快,还得看新能源这趟快车。有的人拼了命卷价格,有的人闷头升级技术,可真正把握住风口、顺着大势做成大事的,还真没几个。最近最热闹的莫过于赛力斯了。过去一说豪华新能源,大家就想奔驰、宝马、奥迪,甚至特斯拉。现在不一样了,问界崛起,重庆人都笑了,整个中国车市的风向都隐隐有点要变。
大家可能纳闷,重庆不是老牌车城么,长安、力帆都有一摊老底子,怎么突然就让赛力斯这么一家“后来者”火了起来?背后这人就是张兴海。张兴海不爱抛头露面,也不玩什么大主播那一套,踏踏实实就是个实业家,可人家从不起眼的小厂一路做到现在,比不少嘴上喊口号的“企业家”强太多。
很多人认为,做企业要讲机会,其实更得讲认知。你看张兴海整天提的,不是什么孤胆英雄的故事,而是“光靠一个人或者一家企业,成不了大气候”。这一点,很多同行就不如他看的深。造车不是盖一座楼、卷一口锅,是整条产业链一起扛大事,你得调动起上下游资源,做协同,组织起“集团作战”。张兴海明白这一点,所以赛力斯愿意跟华为搞联手,敢打豪华市场。一场漂亮的协同,让老外都得挪挪地儿。
别说赛力斯以前名气不大,仅凭这几年“问界”系列销量跳跃,已经够让奔驰宝马天天警惕,甚至还把重庆这一老汽车城的牌面再一次打起来。这种局面,不是简单堆钱能出来的,更不是光靠噱头;是对行业、对市场、对中国消费升级大潮的把握。你懂车、懂产业、还得懂“人”——大众想要啥,豪华车不再只有大沙发和大标志,而是智能化和体验感。赛力斯抓到了高端智能新能源的核心,这就是张兴海厉害的地方。
你可能要问了,为什么自主品牌有的拼价拼血拼销量,赛力斯反倒偏要走难度最大路子,直面奔驰、宝马?其实就是一句话:要想品牌有地位,你不能老挤在人堆里搞性价比,你得站到山顶。张兴海很早就明白了硬刚高端,做自主高价,不仅是面子问题,更是给国产品牌开一条新路——用“科技+服务+体验”打破旧有局面。华为那一套智能化、智驾、鸿蒙,刚好成了帮手,让问界的体验感直接满分,还把新车送上全国最牛的销售网络。
你说赛力斯是卖车,倒不如说是和华为一起搭了个大生态圈。有研发,有制造,有渠道,有服务,每个环节都不拉。别人还在喊“软件定义汽车”,赛力斯已经做到“AI定义一切”了。
最让我服的是,不论外界说什么,张兴海看问题就是扎实。他在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说了句大实话:“AI是必答题,不是选择题。”这句话感觉很普通,但其实很击中行业本质。很多人以为AI就是噱头,过几年又成笑柄;可在张兴海看来,将来没有AI加持,你车子就是“老年机”,智能社会门票都进不去。
以往汽车是什么概念?就是代步工具。张兴海早就说,车以后不光载人载货,还得听懂人话,陪主人聊天,甚至“读懂”车主的性格和习惯。你心情不好,它能给你讲笑话;你想安静,它自动帮你关掉提示音。你说这种体验感,宝马奔驰十年都追不上。以前车厂是“流水线+批量造”,未来是“AI+大数据精准下单”,一颗螺丝钉都能跟全局联动。
联想到现在社会多讲“降本增效”,AI带来的,不光是提升生产效率,更是管理模式的大变革。以前大公司人浮于事,老板一指挥,层层转到车间,信息掉价一半;AI来了,什么信息孤岛、扯皮推诿,一下子暴露无遗。你高效,别人效率就得提升,不然早晚被淘汰。
有个词最近特别火,叫做“产业大脑”。赛力斯第一个提出要搞汽车产业大脑,谁还以为这只是个噱头,那可能真是没看懂。传统主机厂,小打小闹各管各,供应商各顾各,信息靠经验、靠电话,预判全靠猜。赛力斯就是要把这“信息天窗”直接打开:供应链上下游、资金流、人才流、创新力,全打通。这样一变,大家都能按需生产、智能排产,减少呆滞库存,效率自然飞起。
你可能觉得,产业大脑这种东西普通人感知不强,其实老百姓受益最大。以前一出什么缺芯、断供,整条链熄火;现在数据共享,赛力斯知道缺啥提前调货,零部件厂也不怕压库,大家都跟着受益。这就不光是企业好,整个重庆车圈,甚至供应链的小厂、创业者,都活得更有底气。
细究一步,张兴海为什么一心扑在这件事上?不仅是为了企业挣钱,也是看重城市荣光。重庆以前牛气冲天,“中国第一汽车城”桂冠戴得稳稳的,后来上海、广州、合肥都砸钱追赶,重庆一度有点被边缘化。赛力斯崛起,重庆人底气又硬回来了。
你再看张兴海,不是外地空降、不是资本运作,人家就是土生土长重庆人。某种意义上说,他带给赛力斯的,不光是企业家胆识,更是对家乡的责任感。重庆要想再牛一把,只有两条路:要么等机遇,要么拼命自己创造新机遇。很显然,新能源+AI,就是这波“历史选材题”。
讲这么多,回头看,张兴海的布局其实给所有做实业的人提了个醒:中国制造过去靠体力,现在要靠脑力。车企不能只攒产能、堆工厂,要学会牵头整个产业链,做大生态、搞大协同。你光想着赚快钱,可能风口变化分分钟被拍死。只有全链路整合、服务好、体验强,加上科技护航,才能在车圈展现新一季“豪华”。
也别说问界是不是偶然黑马,其实这只马早就站好了起跑线。中国车厂不是缺眼界,而是要多几个张兴海,敢想、敢干、能联合、愿做难但对的事。未来几年,新能源豪华的牌局还在洗,只要赛力斯别飘,始终踏踏实实搞创新,带着“产业大脑”拔高行业水准,奔驰宝马那一套老路未必就再有市场。
最后我就想问一句:咱中国造车人,敢不敢和张兴海一样,把产业、城市、人,都绑在一条绳上一起冲?站在现在再看未来,是长安、比亚迪、还是赛力斯带头,还真说不准。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产业大脑和协同创新,已经是中国汽车必走的路。谁能带动一群人、带活一座城,才最有资格“定义下一个豪华”。剩下的,我们等等看。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