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车这事儿,现在已经不像以前了。谁还记得那会儿,国内厂商都在追着合资品牌的屁股跑,对外观设计、小零件用料,能省则省,简直“长得像”就够了。但眼下的汽车市场,你说是“百花齐放”还是“卷无止境”,都不过分。五菱和华为这回一拍即合,推出了这款叫做宝骏华境S的SUV,直接给人干出了点新意思。那这里就得问了:这些年合纵连横联手造车到底意味着啥?智能出行是不是已经成了国内汽车抢夺用户的最狠钩子?华为参与的车型真能颠覆我们的出行体验吗?
大家先一起来瞅瞅这新车,不得不说,外观设计还真有两把刷子。前脸贯穿式灯带,一看就有点儿问界M7那味道,下面还搁着大尺寸进气格栅、导流槽,整个造型又大又有辨识度,宽体气场拉满。尾部也是呼应前脸来的,贯穿式尾灯,晚上开在路上识别度也够。其实现在各家的设计都越来越大胆,搞得有点科技、带点霸气,既想吸引年轻用户,也得兼顾“奶爸奶妈”们的审美。可问题来了,光靠外观吸睛,这事儿能走多远?你是谁你就用略有不同的“大灯腔体,贯穿式线条”,最后也还不是一堆豪车仿出来的“既视感”。中国车市卷到现在,比的已经不是设计先不先进,而是谁对用户需求更敏感。
这时候车企们跟科技公司抱团,标配华为ADS 4.0纯视觉方案的自动驾驶,这就是一颗大棋。说到这,咱们不能光让宣传片糊弄过去。辅助驾驶到底安不安全?现在又不是无人驾驶,说白了就是能不能在日常的城市道路上减少点麻烦,缓解遥遥无期的油门和刹车,帮你避开点鬼探头和加塞党。问题是,市面上辅助驾驶还远远没到“脑袋一歪就能把车开到家”的程度。华为这套视觉感知的路子,技术当然厉害,但中国道路环境复杂,摄像头加AI算法怎么解决擦碰、突发行人问题?你信不信完全交给机器?咱们应该深思的是,这次华为和五菱共同推进智能座舱、辅助驾驶背后,更想给我们一种“全新体验”,还是只是在产品宣传里拉高溢价?
再来看看智能座舱,搭载鸿蒙HarmonySpace 5系统。说实话,鸿蒙这两年的势头有目共睹,家里小到耳机大到电视都能互联,那车里用起来会咋样?现在车机系统追求的是流畅、交互、互联,不再是以前那种“按键松散还死卡顿”的智障导航。车企都说,这套座舱能让你的驾驶变轻松,还能让家人一路上娱乐、办公两不误。问题是,这些功能真的为用户带来实质上的提升吗?还是说用掉一堆流量,塞进无数App,最后把车变成另一个手机?再加上全维防碰撞CAS 4.0,咱们不得不问,这安全感到底是在技术上做到了百分百保障,还是说让大家开车时有点心理暗示上的“放心”?安全这玩意儿绝对不能一味追捧黑科技,而是得落脚到实际体验是否有效。
扯完这些新鲜玩意儿,再说说动力系统。华境S用上了五菱自研的“神炼电池”,高性能电池据说安全可靠、能量密度高。电池好固然重要,但电车领域如今最让人关心的问题还有续航焦虑。宣传里说怎么怎么牛,但你开出去是不是能安心做一场长途旅行,不怕夏天开空调续航骤降?再加上国内的充电设施都在快速铺开,但到郊区或者省道上,咱们都知道发现快充点其实还不容易。消费者最现实的考量永远是:这个新车买回来,和我用一年以后,实际体验到底值不值票价?
那说到价格,还得逗逗大家。看到现在,咱们都知道宝骏品牌一直主打“性价比和国民普及”。目前最贵的宝骏享境也就顶到快19万,这回六座SUV要是真的标配华为ADS、鸿蒙座舱、神炼电池,一堆黑科技加身,要是还把主力价位压在20万以内,是不是在割地求利润?可能有人要说,这是五菱靠自己的制造基础加上华为的技术,把技术普及做到底,是中国新能源汽车最强卷王。但回头看,大家买车是在看技术堆料吗?还是实打实地要每一分价格都能带来价值?中国消费者其实在意的还是你胆敢给出什么样的“性价比”。
其实,换个角度讲,五菱和华为这次联手打造华境S,是不是彻底打破了“传统车企造车就是靠生产线、科技公司只做算法”的刻板印象?这几年,各路玩家都看透了,传统车厂不和科技公司搞个“牵手”,一来智能化落地慢,二来挣不下年轻用户的钱。华为把自己的自动驾驶、智能座舱打包落地,五菱用自己擅长的制造和成本管控,再加上宝骏品牌在三四线城市的认知度,极有可能把“高科技智能电动SUV”变成真正能卖得动的爆款。当年五菱宏光为啥火?不就是因为便宜好用皮实耐造吗?这回华境S会不会又带来一个“中国老百姓能用得起的科技座驾”?
不过,大家还得冷静想一想。中国车市这些年一边疯狂技术升级,一边价格也都在飙。主打智能化一定是好事吗?咱是不是太容易相信“科技一来,车就会变得更安全更好开”?路上还是有不少人觉得,辅助驾驶偶尔失灵就麻烦,语音识别太鸡肋反而影响安全。买车归买车,到底是买一份“黑科技的体验”,还是买一份“真实可靠的日常使用”?你说那动辄二十万的车型,现在满大街都是,华境S能不能靠一堆黑科技砍价走进普罗大众家里?是不是会像之前的某些“概念车”,宣传得天花乱坠,落地却难掩一地鸡毛?
再梳一下这事儿,五菱和华为的组合说明,造车现在已经不是各玩各的,未来“造车新范式”就是跨界实力一起上。智能辅助、安全体验、座舱互联、电池续航,这些都是给用户加分的点,但最终还是看你落地后能不能解决一家人出行的困扰。如果技术真做踏实了,普及价格做到了,买回来每一天都能用得不心慌,这才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真正的胜利。而不是只靠噱头和参数拉满,最后“买家秀”变成“卖家秀”,大家依旧是开着普通电车还被各种小毛病烦得够呛。
所以说,华境S这件事,你可以把它当作“智能化汽车国产化”又一次新尝试。咱们倒要看看,这次合作的底气到底有多强,能否让用户真正在日常用车中享受到智能座舱、辅助驾驶带来的便利,而不是光在小视频里吹牛。华为和五菱都说要让汽车回归出行本质,让科技服务于人,而不是让价格变成天花板。那咱们是不是还要追问下去:这种智能化趋势,最后到底是圆了谁的梦?是造车厂商的利润,还是每一个普通消费者的期待?
你愿意为一辆主打科技智能的国产SUV买单吗?你觉得辅助驾驶系统会有多大的实际意义,能真正帮我们解决出行难题吗?国产座舱系统和电池技术已经能和国际大牌掰手腕了吗?你期待价格还能保持“国民水准”,科技真正普及到每个老百姓家里吗?
现在就等着华境S真实落地,看产品体验,听用户反馈。到那时候,咱们再看是“国民智能车”的又一次成功,还是智能化加身后的价格狂飙,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新尴尬。大家不妨先把这些问题揣进兜里,等它上市后一起验证,别被一时新鲜给迷了眼。聪明的消费者,最终还得用自己的体验去投票。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传播符合主流价值观的新闻内容。如有侵权投诉,将依法依规核查并回应。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