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电续航430km,12分钟充至80%:“新一代的增程车”是否成主流?

长期以来,增程式汽车的市场定位都显得颇为尴尬。

要是依靠电力驱动,续航里程的担忧依旧存在;

而使用燃油驱动的话,能源消耗也并不低,简直就像是“画蛇添足”,做了多余的事。

因此,从专业人士的视角出发,增程式汽车一直不被看好。

甚至有不少人肯定地表示,一旦电池续航技术取得提升,增程式汽车就必然会被市场淘汰。

然而,事情的发展似乎出现了转变的迹象。

因为在今年年末,小鹏计划推出一款增程式汽车,其纯电续航能力达到430公里,并且仅需12分钟就能将电量充至80%。

依据这些数据来推断,难道增程式汽车即将成为汽车领域的主流吗?

纯电续航430km,12分钟充至80%:“新一代的增程车”是否成主流?-有驾

一提起这个话题,许多人或许并不以为然,认为这种车型纯粹是资源的浪费。

毕竟,有研发增程式汽车的精力,倒不如直接推出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

直白地说,当汽车的续航里程达到这个程度,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基本不存在长途行驶时的续航焦虑了。

即便在高速公路上行驶时,续航里程打个七折,一口气行驶600多公里也是可行的。

到了这个时候,就算汽车不需要停歇,驾驶者也会感到疲惫了,正好可以停下来给汽车充电,这难道不是很理想的状态吗?

更不用说如今的800V快充技术,差不多15分钟就能让汽车充入80%的电量。

按照这样的能量补充速度和续航里程来考量,还有什么必要存在这种“特殊”的增程式汽车呢?

如此思考下来,增程式汽车似乎确实有些多此一举。

但问题在于,现实情况真的如此理想化吗?

恐怕并非如此!

纯电续航430km,12分钟充至80%:“新一代的增程车”是否成主流?-有驾

一方面,将汽车的续航里程提升到1000公里,听起来很美好,可实际上操作起来并没有那么简单。

从理论上来说,与目前主流纯电动汽车700公里的续航里程相比,不过是多增加20到30度的电池容量而已。

然而关键在于,电池的配置并非简单的“无限量添加”,电池的体积、重量以及成本等因素都必须综合考虑清楚。

你仔细想想,现在很多主流的纯电动汽车,所使用的电池包容量大概在100度左右。

如果直接将电池容量增加到130多度,汽车的重量至少会增加两百公斤左右。

其结果就是,汽车的加速性能会变慢,就连刹车性能也会受到影响。

关键的是,这笔账不能仅仅这么计算!

因为当汽车重量增加之后,能源消耗也会随之上升,续航里程反而会有所减少。

也就是说,130度容量的电池,根本无法实现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或许需要140度甚至更大容量的电池才行。

纯电续航430km,12分钟充至80%:“新一代的增程车”是否成主流?-有驾

可是,如此大容量的电池并非价格低廉,仅仅成本就至少会增加两三万,这还只是最基础的费用。

说到底,虽然可以为消费者提供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但如果汽车的价格因此贵上五万甚至十万,消费者能够接受吗?

毫无疑问,这是非常困难的。

而且,电池容量越大,充电的速度就越慢。

即便拥有800V的快充技术,一次性要充入140度的电量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如果想要保持充电速度,配套的充电桩功率至少要达到300kW以上。

但问题是,目前大部分的充电桩功率大概在120kW上下,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不仅车主会感到焦急,就连电网也会承受较大的压力。

这样看来,续航里程达到10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距离我们的实际生活似乎还有一段距离。

纯电续航430km,12分钟充至80%:“新一代的增程车”是否成主流?-有驾

另一方面,这样的操作方式也并不经济划算。

毕竟,多出来的电池成本,倒不如用来投入到更实际的配置上,这样消费者也会更加青睐。

直白地讲,与其花费大量成本去研发140度容量的电池,实现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

倒不如脚踏实地地采用60度容量的电池,实现430公里的续航里程。

你仔细想想,大多数人日常的通勤距离,往返不过几十公里,430公里的纯电续航里程,基本可以满足一周的使用需求后再进行充电。

只要不是超过500公里的长途行驶,依靠纯电模式完全没有问题。

即便偶尔行驶里程超过了500公里,不是还有油箱作为备用能源吗?

而且说句实在话,一年之中又能有几次超过500公里的长途驾驶呢?

仔细算下来,可能行驶的次数还比不上家里的扫地机器人运行的次数多。

所以,对于一年也使用不了几次的1000公里续航里程,真的没有必要花费那么多的资金去追求。

纯电续航430km,12分钟充至80%:“新一代的增程车”是否成主流?-有驾

更为关键的是,节省下来的80度电池成本,完全可以用来提升汽车的配置!

比如说,为增程式汽车标配空气悬挂系统、标配CDC减震系统、标配全时四驱系统,甚至连“冰箱、彩电、大沙发”这样的舒适配置也不在话下。

最厉害的是,即便将这些配置都添加进去,汽车的售价可能还会比续航10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低很多。

这样一对比,选择超长续航的纯电动汽车还有什么优势呢?

说到底,只要增程式汽车的充电速度足够快,能够满足95%的日常用车场景,那么多出来的续航里程真的不如换成更实用的配置。

这可不是随便说说,举个例子,有两辆车进行对比:

一辆车的售价为40万,纯电续航里程为1000公里,不过只是后驱车型(如果是四驱车型,续航里程会降低)。

另一辆车的售价为35万,纯电续航里程为500公里,具备5c充电技术、全时四驱系统、空气悬挂、CDC减震等高端配置一应俱全。

你猜猜,大多数消费者会选择哪一辆车呢?

肯定会选择后者,难道不是吗?

纯电续航430km,12分钟充至80%:“新一代的增程车”是否成主流?-有驾

总体而言,除非电池成本大幅降低,否则我更看好增程式汽车的这种方案。

因为续航里程10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并不会比续航700公里的纯电动汽车在实际使用中表现得更好,但是价格的提升却非常显著。

相反,纯电续航里程400公里甚至500公里的增程式汽车,在实际使用中一定会非常实用。

再结合5c超充等先进技术,并且配备更多更好的配置……

从短期来看,这无疑是目前最好的方案,也将会成为市场的主流选择,难道不是这样吗?

#图文打卡计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