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河车展展开,电混车型扎堆亮相,技术内卷成新看点

灯光还没调好,展台脚底的地毯已经踩出了细微的折痕。郑州国际会展中心大河车展的大厅里,空气带着点新车塑料的味道,还有工程师们手机屏幕反光下的焦虑。现场不乏西装革履的营销精英,也有蹲在车胎边谈论参数的发烧友。每一辆新车闪着流线型设计和反复打磨的喷漆,仿佛天生就带着“请把我搬回家”的自信。此刻,如果你手里有一把尺子,最好能量一量大家的底盘高度,再问问:电混神仙打架,技术内卷到什么程度才算“卷”到尽头?

今年车展,场面挺有点儿戏剧性。自主品牌电混阵营集体端出了家底——四驱电混、超高压平台、智能座舱、超级增程,还有各种传说中的组合拳:零百加速,电池快充,馈电油耗。新一轮的技术华容道,应该说是“谁都缺点啥,但谁也不想认输”。

最抢眼的,长城魏牌高山7,简单噱头是“家庭MPV”,实则把Hi4+智能四驱电混系统叠上身,综合功率337kW,这个数值对油耗控制还真有点儿“魔法”——馈电油耗仅7L/100km,即便开到亏电状态也不至于“喝西北风”。四挡调速技术,全速域发动机直驱,这配置摆明了想解决“不论高速还是泥地都别掉链子”的老汽车病。技术人员边演示边补充一句:“我们想让你,不管堵车还是自驾,都有底气。”——听起来像老中医卖枸杞,实际参数比枸杞靠谱。

极氪9X上来就是大招,直接堆900V高压混动架构,2.0T+三电机,不满足于让你省油,还让你飙车不心疼电量。数据显示:零百加速3.1秒,纯电续航380公里,400kW快充。这些数字的组合,已经不是单纯的节能,而是直接冲击电混“性能天花板”的自信宣言。如果再加上吉利自己的豪言壮语,倒像是电混圈的华山论剑——谁也不说自己天下第一,但都憋着不服气。

至于荣威M7 DMH,则走起了性价比路线。9.78万起售,DMH 6.0混动系统,WLTC馈电油耗低至3.95L/100km,纯电续航160公里,综合续航2,000公里。这么多“综合”,一度让人怀疑是不是把所有参数都打包进了价格“拼多多”风格。如果你是工薪族,看到这表格,说不定会产生念头:“从明天起,开电混车,做一个幸福的人。”

转到高端阵营,智己LS9、至境L7、岚图追光L、广汽昊铂A800各自拉高门槛。智己LS9,自带800V恒星超级增程系统,纯电续航450公里,低电量也能掏出275.5kW。这种“不管你怎么浪都不给你断片”的劲头,直接用硬指标回答了买家关于“电车里程焦虑”的一句吐槽。

至境L7很有意思,通用系的高端、别克“逍遥”架构、前1.5T增程器,后桥252kW电机组合。驱动方式兼容前驱、后驱、四驱、分布式,这种“全家桶”配置让人很难挑毛病。问题也很现实:续航不给数据,每场发布会像开谜题大会。作为旁观者,喜欢用“证据链”思路琢磨个事:一个厂家撑起“全场景适用”,肯定是长了点儿心眼。续航多少公里?“敬请期待”,全场撒一地悬念。

大河车展展开,电混车型扎堆亮相,技术内卷成新看点-有驾
大河车展展开,电混车型扎堆亮相,技术内卷成新看点-有驾
大河车展展开,电混车型扎堆亮相,技术内卷成新看点-有驾

广汽昊铂A800,星源增程技术,增程热效率超46%,纯电续航350公里,310kW快充。技术参数一行行往外蹦,看的我有点怀疑热效率是不是直接跟豆浆机挂钩了。

大河车展展开,电混车型扎堆亮相,技术内卷成新看点-有驾

东风阵营也没闲着。风神L8主打马赫电混,限时权益价11.39万--13.39万,岚图追光L挂800V平台+鸿蒙座舱+华为ADS 4.0智驾,综合功率490kW,纯电续航350公里,摆明就是要把“高端电混轿车”半壁江山搬了个新主人。

大河车展展开,电混车型扎堆亮相,技术内卷成新看点-有驾
大河车展展开,电混车型扎堆亮相,技术内卷成新看点-有驾
大河车展展开,电混车型扎堆亮相,技术内卷成新看点-有驾
大河车展展开,电混车型扎堆亮相,技术内卷成新看点-有驾

别忘了北京越野BJ40增程版。硬派造型加增程系统,无声亮相。新能源越野市场终于不再只有“假SUV真城市”那么一种选择。站在车边我忽然觉得,铁皮就是铁皮,电动化无非是换了个动力心脏,而越野魂其实一直都没丢。

再扯点“职业病”。这些车展上,各厂家都用自己独家的混动技术做噱头。实际问题是,“独家”究竟独在哪儿?你给我一个四驱电混,我拿电池包堆性能,你拼高压快充,我压油耗数据。结果还是在参数拉锯战里转圈。自己调侃一句:工程师们拼的是脑细胞,销售们拼的是嗓子,用户大多拼的是钱包厚度和对技术的理解力。

大河车展展开,电混车型扎堆亮相,技术内卷成新看点-有驾
大河车展展开,电混车型扎堆亮相,技术内卷成新看点-有驾

说到这,电混内卷的现状就像刑侦现场勘查:脚印很多,指纹一片,线索交叉,案情复杂。每家厂商都深信自己的那套混动方案才是“最佳解”,“全场景”几成流量新关键词。可对于消费者,似乎答案才刚开始变成问题:电混到底选择谁?存亡决断,最终不是参数说了算,而是你的实际使用场景,把你的钱包打开到最大,然后问:技术是追得上生活还是生活被技术反卷?

审视大河车展这一轮“电混神仙打架”,我其实有点职业上的冷峻无奈。技术内卷的尽头,是不是“卷成了消费者的选择困难症”?是不是明明已经有了好多好方案,反而没人能拍板,因为选择太多,期待太高,赛道太宽?谁都想在新时代拔得头筹,但千军万马扎堆的结果是,“头槌”成了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资源。

你觉得,工业技术究竟该卷什么?是卷到让每一项指标都比别人高级一点,还是卷到让一辆车真正成为你的伙伴——有智能,有性能,更有暖意?参数的背后,人性与需求,其实才是每一场技术盛宴里最被忽略的证据。如果你刚好也站在展厅脚下,面对琳琅满目的“神仙汽车”,不妨问一句:这些技术究竟能不能帮你解决最真的痛点?亦或只是一次漂亮的新瓶装旧酒——观众越多,掌声越响,但每个人终归都是各自的侦探。

大河车展展开,电混车型扎堆亮相,技术内卷成新看点-有驾
大河车展展开,电混车型扎堆亮相,技术内卷成新看点-有驾
大河车展展开,电混车型扎堆亮相,技术内卷成新看点-有驾
大河车展展开,电混车型扎堆亮相,技术内卷成新看点-有驾
大河车展展开,电混车型扎堆亮相,技术内卷成新看点-有驾

本报道严格遵守新闻伦理,倡导积极向上的社会风尚。如有内容争议,请依法提供证据以便核查。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