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赚468亿到半年亏掉192亿,全球第四大车企Stellantis只用了一年半!当欧系电动车集体迟到、北美皮卡被高利率“团灭”,143年的汽车老钱突然发现自己站在悬崖边——这不是简单的业绩滑坡,而是传统巨头在电动化铁幕下的第一次大规模“失血”。
23亿欧元亏损背后,藏着碳排罚款、库存堰塞、品牌互殴的三重绞杀,更藏着14个明星品牌可能一夜消失的残酷未来。现在,CEO已被董事会“送走”,大裁员和关厂名单正悄悄拟定——Stellantis的生死倒计时,或许也是整个燃油车时代崩塌的倒计时。
…
Stellantis 的“塌方”不是需求侧偶发事件,而是战略、治理与宏观环境三重压力在同一时点爆裂的结果。
(提示:Stellantis集团目前没有官方中文名称,对外统一使用“Stellantis”。)
…
先看数字:2025 上半年营收 743 亿欧元,同比下滑 13%;净利润由去年同期的 58 亿欧元转为亏损 23 亿欧元,合 192 亿元人民币,跌幅 140%。这是全球大型汽车集团近年罕见的“半年级”亏损,且发生在欧洲名义利率下降、能源价格已大幅回落的“温和”宏观背景下,说明问题主要来自企业内部。
…
一、战略误判:电动化“迟到”与北美高利润依赖症
Stellantis 的前身是 PSA 与 FCA 合并,原本指望用共享平台在 2022-2024 年释放 80 亿欧元协同效应。现实是:
1. 电动平台 STLA 大规模量产推迟 9-12 个月,导致去年欧系主销车型(标致 308、欧宝 Astra)在 WLTP 碳排罚款面前失去竞争力,单车罚款最高 3500 欧元,直接侵蚀 4 个百分点毛利率。
2. 集团 46% 利润曾靠北美大排量皮卡/Jeep 支撑,对“高油价+高利率”敏感度极高。2024 下半年起美国市场平均贷款利率突破 7.5%,Jeep 销量下滑 18%,而固定成本却按产能设计摊销,利润杠杆瞬间反噬。
…
二、治理失序:库存堰塞与价格体系崩塌
2024 年报显示,集团全球渠道库存 120 万辆,高于行业上限 30 天周转量。
为清库,北美 2025 年一季度折扣达平均 6500 美元/辆,同比翻倍;欧洲对经销商批售价暗降 8%-10%,却未及时下调官方指导价,导致残值骤降,租赁业务(占欧洲销量 38%)的残值担保损失一次性计提 18 亿欧元,成为亏损主因之一。简言之,销量下滑 11%,但收入下滑 13%,说明“以价换量”并未换来量,只换来利润蒸发。
…
三、宏观与政策:碳排罚款+原材料错位
尽管碳酸锂价格较 2022 年峰值下跌 70%,但 Stellantis 因电池长单锁价,2025 年采购成本仍比现货高 12%-15%;同时欧盟 2025 年碳排上限再降 15%,未达标部分每辆罚款 95 欧元/g·km,集团为此预提 7 亿欧元或有负债。
原材料与法规两头挤压,使“卖电车不赚钱,卖油车被罚款”的剪刀差愈发锋利。
…
四、结构性伏笔:品牌重叠、产能冗余
Stellantis 旗下 14 个品牌横跨超豪华(玛莎拉蒂)、主流(标致、雪铁龙)、越野(Jeep)、皮卡(RAM),但平台实际只浓缩到 4 个。
品牌区隔度不足导致内部互相压价:意大利 Melfi 工厂(产 Jeep Compass 与标致 3008)产能利用率仅 55%,而法国 Sochaux 工厂(标致 5008)却需加班生产,跨品牌排产协同失效。机构测算,若 2026 年前不关闭 3-4 座工厂、削减 2 个品牌,固定成本无法降到盈亏平衡线。
…
五、现金流与债务:盈利衰退的“加速器”
汽车业是高度杠杆行业,EBITDA 每减少 1 欧元,运营现金流会放大 2-2.5 倍下滑。Stellantis 2024 年自由现金流 88 亿欧元,2025 上半年已转为 -29 亿欧元;净现金头寸从 253 亿欧元降至 181 亿欧元,若下半年继续亏损,2026 年或面临 60 亿欧元再融资需求。评级机构已将展望调至“负面”,一旦跌至 BBB,债券利差将抬高 120-150bp,每年新增利息支出 4 亿欧元,形成“亏损—评级下调—财务费用上升—更亏损”的死亡螺旋。
…
六、管理层更迭与战略再评估
2025 年 4 月,CEO 唐唯实(Carlos Tavares)提前终止合同,董事会任命临时委员会。新战略将在 9 月资本市场日公布,市场普遍预期:
1. 关停意大利 Termoli、英国 Ellesmere Port 两座整车厂,裁员 1.2 万人;
2. 把 STLA Medium 平台电池外包给宁德时代欧洲工厂,资本开支削减 25%;
3. 考虑出售玛莎拉蒂或阿尔法·罗密欧,回笼 40-50 亿欧元现金。然而,任何重组都需与欧洲工会博弈,遣散费+提前退休一次性支出可能高达 25 亿欧元,意味着 2025 全年亏损或扩大至 50 亿欧元,短期“止血”代价高昂。
…
七、投资者视角:破产风险有限,估值模型需重置
Stellantis 仍持有 181 亿欧元净现金,加上 110 亿欧元未动用授信, liquidity runway 可覆盖 18 个月亏损,破产概率极低。但传统“市盈率”估值已失效:市场开始用“净现金/亏损”测算生存周期,并假设 2027 年 EBIT Margin 回不到 5%(2023 年为 11.4%)。
按 EV/Normalized EBITDA = 4 倍重估,股价隐含还有 15%-20% 下行空间;若重组方案力度超预期,或北美皮卡需求随降息复苏,2026 年或迎来亏损收窄的拐点,但“V 型”反弹已不现实,更可能是“L 型”磨底。
…
结语
Stellantis 的半年报像一面镜子,照出传统车企在电动化、法规与金融杠杆三重挤压下的系统性脆弱。
它提醒行业:规模不等于安全,利润区的地理与产品结构一旦过于集中,宏观逆风就会迅速放大成生存危机。
能否在 12-18 个月内完成品牌瘦身、产能出清与电池成本下探,将决定这家全球第四大车企是“战略转型”还是“利润崩盘”的教科书级案例。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