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己LS6试驾谈底盘表现,四轮转向助灵活,数字技术提升舒适安全

一款车好不好开,跟底盘有多大关系?这个问题其实听起来简单,答案却挺复杂的。过去我们买车,习惯性会问发动机动力,配置有啥,底盘一般就一句话带过:“底盘还稳不稳?”可现实呢,底盘才是真正决定一辆车“开起来怎么样”的门面担当。这不最近智己LS6全国试驾刷屏,说的最多的就是底盘,尤其是它那套“灵蜥数字底盘”据说颠覆了很多人对大车灵活性的认知。

我去网上翻了不少试驾体验,发现无论老司机还是新司机,都被LS6这辆近5米的车在窄路“掉头”的操作给整不会了。你说一辆快5米长的SUV,居然转弯半径只有4.79米?什么概念,差不多等于小型两厢车的水平,城市里停车、掉头、入小区那叫一个从容,简直不像传统大车。我忍不住琢磨,这所谓的灵蜥数字底盘到底厉害在哪,凭啥让一辆大家伙能像小轿车那样调头?

四轮转向系统就是关键。以前只有豪车才有这个技术,现在LS6直接下放,前后轮都能智能角度调整,所以整车的灵活性、稳定性就拉满了。这让我想起一句老话:科技的进步,从不是东西硬件越来越多,而是原有的东西变聪明。智己这套数字底盘,核心就是一套很能算的“控制算法”——它不单调整悬挂,还能根据当前路况、驾驶习惯、加速度、侧向力随时自我调整。说白了,一脚油门下去,开起来的感觉是它通过数据提前帮你调好了,无需你担心“怎么又晃了”“刹车怎么点头那么大”这类常见烦恼。

这就引发一个问题:数字底盘跟传统底盘到底差在哪?很多人喜欢说底盘要扎实,好比老德系车那种,厚实得像一块板砖。可是扎实和智能,哪个更重要?在智己LS6这事上能看出来,底盘硬件本身已经不是限制体验的瓶颈,真正拉开差距的地方,是数字技术带来的“顺滑”“贴合”。比如它过弯,不老实的SUV一般是车身“甩出去一截”,而LS6通过前双叉臂+后五连杆,再加上智能算法调整,车辆根本不飘,想跑快点也没压力。

数据说明一切。湿地麋鹿测试达83km/h,这不是忽悠,这种成绩有点像性能轿车了,要知道通常麋鹿测试能上80就很强了,可LS6还是一台重SUV。还有云台车身控制技术,抑制刹车点头和加速抬头,不是纸面功夫,70km/h急刹体验之后,整车的姿态没有大幅度晃动,乘客脑袋基本不会“点点头”,坐车的人舒服多了,这是不是舒适和操控一举两得?

其实车辆舒适和操控向来是一对矛盾体。豪华品牌很多车,强调“舒适”就容易头重脚轻,强调“操控”又颠簸得人受不了。数字底盘解决了什么,解决的就是这种“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它通过多维度实时计算,不断给出最佳悬挂和车身控制方案,让驾控和乘坐不必割裂。以前得在悬挂软硬之间纠结半天,数字底盘直接让系统自己算,你懒得操心,车反而比你更懂自己什么时候该“硬”什么时候该“软”。

智己LS6试驾谈底盘表现,四轮转向助灵活,数字技术提升舒适安全-有驾

说到安全性,智己LS6底盘上的另一个黑科技是“灵蜥爆胎稳定控制”系统。谁都不想碰上高速爆胎这事儿,以前传统方案做得慢,爆胎后那一瞬间驾驶员只能靠经验“硬控”。现在LS6爆胎一瞬间,系统能在毫秒级别反应过来,快传统方案3倍,迅速调整车身状态,最大限度减少失控。这不是堆配置,是极限情况下用数字技术做“救命”加分项。主动防侧翻2.0系统同理,能自动感知车身侧倾风险并动态调整,降低45%侧翻风险,这样的技术,真的不是耍嘴皮子。

其实聊车聊到这个份儿上,大家不妨多问问自己:你到底想要什么样的驾驶体验?是喜欢那种纯机械快感,舍不得“电子化”带来的割裂感?还是期待数字底盘带来的省心顺滑?汽车行业发展这么多年,从燃油到电动,从传统机械到底盘数字化,一路上争议不断。但平心而论,数字技术不是和机械唱对台戏,而是帮它“超水平发挥”。很多人担心“以后车都交给电脑了,人啥也不需要干了”,其实奔驰、奥迪这些老司机品牌早就用智能底盘悄悄提升驾驶乐趣,区别只在于谁让用户先体验到而已。

我想说的是,没有哪个技术是万能药,但底盘数字化这种趋势,确实让普通人感受到了“以前只在专属性能车、豪车上才有”的操控底色。比如开LS6那种“大车身小车感”,以前必须有高超车技,现在有数字算法兜底,人人都能体会。城市驾驶场景变复杂,路窄车多,数字底盘带来的便利是“日常幸福感”的加分项,而不是什么玄学PPT。爆胎紧急安全保障、复杂路况稳定行驶等等,这些功能不是用来炫技,也是现实里“多一层保险”。

智己LS6试驾谈底盘表现,四轮转向助灵活,数字技术提升舒适安全-有驾

有人问,数字底盘会不会让驾驶乐趣变得无聊机械?我觉得乐趣不止一种定义,以前乐趣是“人定胜天”,现在可以是“智者无忧”。你开起LS6,电脑帮你把所有物理性能都“算明白了”,剩下就是专注享受路况、专注驾驶本身,这事儿难道不是一种升级?

当然也有人追求剥离一切电子辅助,回归纯粹机械直觉,没错,那种驾驶激情依然有市场。但现实中大部分人需要的,可能是“通勤平稳”、“家用安全”、“拐弯掉头从容”这些实际体验。数字底盘给到的,不是把驾驶乐趣抹平,而是让更多人都能参与到“好开、好坐、安稳”的体验里。毕竟不是谁都愿意天天跟机械较劲,不是谁都享受“苦练车技”才能驾驭一台大车。

这几年中国车企一直在比拼底盘技术,智己LS6这个案例挺有意思。它证明了底盘革新不是拼谁的硬件多大块头,也不是拼成本谁厚道,而是“拼谁的算法懂人”,谁能把机械和电子好好融合成“人性化体验”。未来汽车行业怎么发展,看似是电动化、智能化,实际还是要回到最基础的问题:车到底开起来爽不爽,坐起来安不安心。

我个人挺看好数字底盘的普及,不只是因为它新潮,更因为它有了“以人为本”的底子,既能满足“老司机”对操控的追求,也能让“新司机”不再畏惧大车身。毕竟技术进步的最终目标,还是让每个人都能感受到汽车带来的自由和乐趣。至于你看重驾驶乐趣还是乘坐舒适,其实用数字底盘不用纠结,因为它让你可以两样都兼得。

智己LS6试驾谈底盘表现,四轮转向助灵活,数字技术提升舒适安全-有驾
智己LS6试驾谈底盘表现,四轮转向助灵活,数字技术提升舒适安全-有驾

聊到这儿我也想问问大家,你怎么看数字底盘技术?你觉得开车是以操控为主,还是坐得舒服最重要?还是你认为这两者其实可以同时拥有?欢迎一起来分享观点,有啥看法都放出来讨论,谁说开车体验只有一种标准?

本新闻旨在弘扬社会正气,如发现表述不当或侵权情况,请及时反馈,我们将认真核实并处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